天天看點

冬奧的幕後英雄,中國企業的聯想時刻

冬奧的幕後英雄,中國企業的聯想時刻

文丨華商韬略 澤良

2018年,平昌冬奧會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賽場上,一陣不小的風壓突然從正俯身下滑的徐夢桃耳旁刮過,可離弦之箭已發,隻能縱身一躍。

第一周360度轉體,完成!第二周轉身,完成!第三周360度轉體,完成!此時,隻要徐夢桃安穩落地,獎牌便近在眼前。

現場和電視前觀衆的心被提到了嗓子眼。可那股不好的預感還是照進了現實,在落地的一刹,僅差一點就調整好落地動作的徐夢桃栽了跟頭,所差時間以微秒記。

第一天拿到99.37高分的徐夢桃,因為這一跳注定與冠軍無緣。離場的徐夢桃口中隻默默的抿出一句:太慢了、太慢了......

冬奧的幕後英雄,中國企業的聯想時刻

是什麼太慢了?在高空自由滑雪技巧賽中,起跳速度的把控至關重要,徐夢桃這次選的“三周跳”更是如此,可那陣突如其來的強風卻打亂了節奏,勝負也就僅在那幾微秒内。

這種遺憾,讓人最難平息。

四年後,北京冬奧會如期舉行,備受矚目的天才少女谷愛淩正準備參加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技巧資格賽時,卻被組委會告知賽事将延期至明日,給出的理由是:根據精準預測技術,比賽場地可能會産生天氣變化,為了避免運動員受幹擾,是以推遲。

冬奧的幕後英雄,中國企業的聯想時刻

冬季嚴酷多變的天氣,對體育競技的影響巨大。在北京冬奧此前的23屆冬奧會中,隻有4屆冬奧會沒有因天氣原因推遲或取消賽事,各種狀況頻發,是以造成的遺憾,對于運動員來說更是如鲠在喉。

但随着科技能力的演進,奧運會上的“遺憾”也随之減少。本次的北京冬奧會上,更是創造了零差錯、零故障的奇迹,而這背後,是衆多中國科技企業的傾力付出。

就拿這次精準預測比賽場地天氣變化來說,聯想技術團隊協助北京冬奧建立的氣象保障系統在其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氣象預測曆屆都有,但為了保障被全球輿論密切關注的北京冬奧萬無一失,就必須把預測精度提升到極緻。

為此,北京市氣象局冬奧會氣象保障團隊與聯想高性能計算團隊合作,在賽場内和周邊,尤其是出發點、起跳點、結束點等重要位置布置了一系列可以實時采集、定時傳輸資料的自動氣象站,用來監測各個重點位置的氣象資訊,适應山區等複雜環境的多元度觀測。

冬奧的幕後英雄,中國企業的聯想時刻

這種遠超正常氣象監測的要求,對計算機算力和硬體都是極大的考驗。但在聯想超級計算機的幫助下,奧運氣象部門不僅實作了7x24小時午休工作,更是提前24實作了分鐘級、百米級的精準預測,達到冬奧會賽事服務史上的最高标準。

可這樣還遠遠不夠,創造奇迹的北京冬奧會對中國科技企業的要求還要更加“苛刻”。

在本次的短道速滑、跳台滑雪比賽中,讓犯規無所遁形的“獵豹”錄影機、360°旋轉全程記錄運動員“飛翔”過程的“飛貓”索道攝像系統紛紛火出圈,再加上場内外密集的高科技裝置,一個能保障這些“黑科技”平穩運作的IT體系至關重要。

這個重擔,也落到了聯想身上。

但對于曾高度參與過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聯想來說,并不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任務。

冬奧的幕後英雄,中國企業的聯想時刻

為了這次北京冬奧會,聯想設定了現場工程師、呼叫中心、TOC專家以及聯想各環節後端支援在内的4級技術保障體系。

遠在首鋼園區冬奧會技術運維中心(TOC)裡的專家團隊,組成了冬奧技術維護運作的大腦。再由大腦延伸而出的智能化網絡,覆寫在每一個場館的每一台裝置上,在配合現場工程師落地執行。

冬奧的幕後英雄,中國企業的聯想時刻

實時AI分析的環境監測系統、變被動為主動的關聯監控系統平台......TOC像一隻大手,掌控并守護着分散于兩座城市40個場館的所有裝置和網絡。

這一整套智能運維體系的背後,是24小時不間斷運作的聯想裝置。即便如此,在長達半月的冬奧程序中,聯想也守住了着零故障的承諾。

冬奧的幕後英雄,中國企業的聯想時刻

2018年平昌冬奧會的1金,到如今北京冬奧會的9金,中國冰雪運動騰飛的背後,是運動員和中國企業共同的拼搏與進步。

賽場之内選手角逐、風馳電掣,賽場之外企業助力、萬無一失。基于此,以聯想為代表的中國科企鑄就了零失誤成績,中國隊選手們也一次次創下奪金奇迹。

冬奧會的閉幕式上,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金牌得主高亭宇扛着拿下一金一銀兩枚獎牌的徐夢桃入場,她手中揮舞的五星紅旗被高高舉起後,冬奧會也在“長亭外、古道邊”的送别聲中,完美落幕。

冬奧的幕後英雄,中國企業的聯想時刻

但對于本次在冬奧程序中,衆多像聯想一樣力求實幹、務求創新的企業而言,通往下一個階段的大門,正在緩緩拉開。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韬略】,識風雲人物,讀韬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