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冬奧會讓我明白,家庭教育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一)

2022年北京冬奧會,2月20日正式閉幕了。過去16天,工作之餘,我帶孩子們觀看北京冬奧會各場比賽。

北京冬奧會讓我明白,家庭教育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最讓我難以忘記的是那個18歲,叫谷愛淩的中國隊選手,在前兩跳靠後的成績下,第三跳挑戰從未做出的超高難度動作成功,上演超級大逆轉,奇迹般奪冠,谷愛淩的三跳,逆轉取勝,跌宕起伏,驚心動魄。

這一瞬間,讓多少人,

感動不已,激情澎湃,熱血沸騰。

再次回望過去的比賽曆程,曆曆在目,隻争朝夕。一場場精彩較量,動人心弦;一聲聲加油喝彩,催人奮進;一幕幕奪金時刻,激動人心。

谷愛淩以及無數的運動健兒共同奮力拼搏、挑戰極限、超越自我,奏響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華彩樂章。

北京冬奧會讓我明白,家庭教育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二)

北京冬奧會結束了,可是奧運精神卻在我心中生根發芽。一個個光彩奪目的運動健兒所呈現出的拼搏精神,在怎麼來的?他們的父母又是如何教育他們的?

夜深人靜,我在想:我的這一生,還有什麼閃光時刻,我的人生使命是什麼?為人子女,為人姐妹,為人妻子,為人媳婦,為人妯娌,為人下屬,為人母親……

不可懷疑,作為母親,才是我當下甚至餘生的重要使命。

2008年7月份我剛大學畢業,8月8日,在廣州某學校任教的教室裡,我觀看了北京奧運會,憑着那股不服輸的奧運精神,我努力工作,奮力拼搏,走上了更加合适我的工作崗位。

後來的2012年結婚,2014年生兒子,2018年生下女兒,一路都較為順利。

北京冬奧會讓我明白,家庭教育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但是,生育孩子的艱辛卻在我心裡烙下印痕。

十月懷胎,開膛破肚,産下兒女,從此之後,我是母親。襁褓稚兒,初為人母,手忙腳亂,作為母親,我将無我。

吃飯隻能囫囵吞棗,隻求果腹。一夜無眠,隻因兒女發燒。洗澡,随便搞定,隻要花灑的水灑滿全身。上廁所,抱娃蹲坑,兒不放手。

一幅幅畫面感的育兒日常,是我不敢想象的過往。

北京冬奧會讓我明白,家庭教育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三)

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會走,會走能跑,蹦蹦跳跳,能說會道。終于進了幼稚園,幼小銜接,從我是誰,到十萬個為什麼。

感覺自己終于熬出了頭,無數父母的案例告訴我,其實,一切才是剛剛開始。

上國小,陪讀之路開始。做作業拖拉,專注力不夠,不愛閱讀,作文不會。

小升初,青春叛逆期随之而來。沉迷遊戲,親子關系一再惡化。

高中繼續叛逆,聯考随之而來。網絡遊戲,抑郁不合群,心理承受能力差。

北京冬奧會讓我明白,家庭教育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好不容易到了大學,每月定期彙款,想管卻管不住管不着。

畢業了,找不到理想工作,待家裡安心啃老,又得求爺爺告奶奶幫忙找工作。

工作終于有了,又得催着結婚抱孫子,相親之路一再曲折,有了房子還找不到媳婦女婿。

為人父母,熬不完的夜,操碎了的心。

(四)

北京冬奧會讓我明白,家庭教育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我能允許自己成為這樣焦慮的父母嗎?不行!我得科學育兒,陪伴着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我也能借助孩子成為健康快樂的父母,享受養育兒女的樂趣。

電影《摔跤吧!爸爸。》裡面的父親,《銀河補習班》裡的父親,還有谷愛淩的母親谷燕,那個天才孩子的背後不是有教導有方的父母呢?

2022年2月19日上午,我參加家庭教育指導師證件教育訓練考試。2月24日,我将獲得正式證書。正視家庭教育的位置,讓孩子在正确的家庭教育中健康成長。

我是母親,我将無我,不負兒女。家長有規劃,孩子有未來。我和我的孩子們,一起向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