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孩子逛超市先喝水再付款還是先付款再喝水,70萬網友吵翻了天

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孩子口渴,是先付款再讓孩子喝水,還是先喝水,拿着包裝瓶去付款。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

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媽媽帶兒子逛超市,孩子因為口渴,急不可耐,媽媽隻好拿瓶水讓孩子先喝,喝完後才去結賬。

這位媽媽的行為引來了70萬網友的關注,更有兩千多位網友留言,網友們的評論更是兩極分化。

帶孩子逛超市先喝水再付款還是先付款再喝水,70萬網友吵翻了天

01

先喝水還是先付款網友看法不一。

一部分網友表示可以了解,孩子小,誰還沒有個特殊情況,隻要媽媽能自覺地結賬就可以。

網友1: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超市一逛就是一個多小時,孩子口渴,需要先喝水,完全可以了解。

帶孩子逛超市先喝水再付款還是先付款再喝水,70萬網友吵翻了天

網友2:兒子實在饑渴難耐自己也不會阻止,出超市用包裝袋付款就行。不要上綱上線。

帶孩子逛超市先喝水再付款還是先付款再喝水,70萬網友吵翻了天

網友3:在超市沒有付款,完全不犯法,但是在素質上就有一點點欠缺。極端條件下還是可以了解的。再說了,飯店吃飯都是先吃再結賬,隻要不違法,不傷害他人,這樣做沒有問題。

帶孩子逛超市先喝水再付款還是先付款再喝水,70萬網友吵翻了天

網友4:作為成年人,我也幹過,因為排隊時間太長了,不過先打了招呼。

帶孩子逛超市先喝水再付款還是先付款再喝水,70萬網友吵翻了天

還有一些網友持反對意見,覺得這樣做,完全是不遵守規則。大人沒有給孩子立出規矩,這樣的行為會起到反面作用。

網友A:帶兩個外孫去超市,反複和孩子強調,一定要等外婆結完了賬才能打開吃。

帶孩子逛超市先喝水再付款還是先付款再喝水,70萬網友吵翻了天

網友B:先吃喝後付款的方法絕對是錯誤的。這樣做會給超市管理帶來混亂。你說你素質高,什麼時候會付款,但是不能保證别人一樣素質高,你的行為旁人看見了學會了,你能為别人的行為負責嗎?

帶孩子逛超市先喝水再付款還是先付款再喝水,70萬網友吵翻了天

帶孩子去超市購物,沒有付款前究竟能不能吃喝。這看着是一件小事,實則展現了家長的個人素質。

一個人的素質高低不是看我們有沒有傷害到别人的利益,而是要去看我們的行為是否傳遞出了正能量。

02

有這樣一個故事,德國化學家在高校向學生展示一種揮發性液體,教授對學生說:我現在研究出了一種揮發性液體,現在需要進行實驗,看需要多長時間能夠從講台揮發到全教室,凡聞到一點味道的請舉手,我要計算時間。說完他打開瓶塞,讓液體開始揮發,不到一會就有同學開始舉手,很快中排、後排的同學依次舉起手來,不到2分鐘,全體同學都舉起了手。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從衆效應,一種追随别人的行為的常見的心理效應。

帶孩子逛超市先喝水再付款還是先付款再喝水,70萬網友吵翻了天

這種行為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

如果有人在超市購物恰好先打開了包裝袋,而旁邊的人看到了他的這個行為,卻沒有看到他自覺付款的行為,可能會進行效仿。

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孩子會覺得大人都這樣做,他會覺得這是一種正常的行為,自己也會進行模仿,而我們自身的行為對别人或者孩子造成的影響,甚至我們都不知道。

堂哥家的小侄子,一直是奶奶帶大的,老人帶孩子,每次去超市都是先打開包裝袋讓孩子吃,吃完之後再去付賬,幼稚園的孩子也養成了進超市直接拿起東西就吃的習慣,家長隻好跟在身後去付款。

帶孩子逛超市先喝水再付款還是先付款再喝水,70萬網友吵翻了天

這樣沒有限制的行為,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在家長眼裡,孩子并沒有做違法犯規的事情,但是孩子随意拿東西吃的行為可能會遷移到随意拿别人家的東西。

回到這件事情本身,孩子小,因為口渴而哭鬧,父母可以先給孩子拿瓶水喝,再去付款。這件事情的根本點在于這個行為是偶然性的,還是經常性的。

就像一位網友說的,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孩子口渴哭鬧,因為天熱中暑,這些特殊情況都是情有可原的。

畢竟,這樣的事情都是偶爾出現。

是以說,這件事情讨論的根本點不在于能不能做,而在于是偶爾的,還是習慣性地。

有人說,我吃了、喝了,但是結賬了,又沒有犯法。羅翔老師曾說過:法律是人性的最低底線。

帶孩子逛超市先喝水再付款還是先付款再喝水,70萬網友吵翻了天

我們不能用有沒有觸犯法律來要求自己的行為,作為一個成年人,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孩子,聰明的父母都會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父母們考慮的不僅僅是有沒有傷害到别人的利益,而是我們的行為是否傳遞出了正能量,這行為是否會引起更多的人去效仿,這影響力是否會讓社會變得更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