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8歲青年生物學者周傳去世,饒毅悼念“指導過老師的學生”

這兩天,關于青年生物學者周傳去世的消息和懷念文章在國内生物學界流傳開來。

澎湃新聞記者從周傳多位友人處獲悉,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導、昆蟲行為與神經調節研究組組長周傳于2022年2月10日去世,享年38歲。

38歲青年生物學者周傳去世,饒毅悼念“指導過老師的學生”

周傳在北生所饒實驗室

公開資料顯示,周傳,男,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昆蟲行為與神經調節研究組組長。2005年在清華大學生物系獲得學士學位。2005-2010年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進行博士研究。2011-2015年在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詹甯斯研究校園進行博士後研究。

38歲青年生物學者周傳去世,饒毅悼念“指導過老師的學生”

在美國做博士後期間的周傳

周傳自2005年始一直研究以果蠅為模型研究社會行為的神經機制,主要集中在果蠅争鬥和失戀行為的分子和神經機制,果蠅求偶行為中資訊素和求偶歌感受的神經環路機制等。

他申請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euron、Nature Neuroscience、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著名期刊發表研究論文。受到衆多科學期刊如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等的專題評論和衆多媒體如Science News、The Scientist、The Verge、redOrbit等廣泛報道。曾獲得首屆吳瑞獎和NIBS優秀研究所學生獎。

2月20日,知名生物學家饒毅在其個人公衆号發悼文《悼念周傳:指導過老師的學生》悼念周傳,稱“周傳雖然曾經是我的研究所學生,但他當時就指導過我”。

饒毅在文章中寫道:“我實驗室有過果蠅打架的研究,是周傳帶動建立的。我實驗室後來有近十年研究的内容之一是社會行為的分子機理,周傳的想法是這些研究的起點。而且,社會行為的機理研究有幾年是我實驗室的主要研究領域。是以,周傳等于是指導了我,帶動了全實驗室”。

2月21日,饒毅在個人公衆号又釋出了多篇周傳在生物學界的師友撰寫的悼念文章。

其中,與周傳一同在饒毅門下讀博的王立銘寫道:“回想起和傳兄相識的這些年,他給我最深刻的感覺,就是這種特别的單純,讓他能在人群中一眼被人識别和記住。他對艱難科學問題不計成敗的嘗試,對橘子和綜藝節目的喜愛,對學習小提琴的堅持(盡管學的并不怎麼好),在談天說地中對世間俗務驚人的無感,都是如此。二十年過去,我能感覺到自己的蛻變和退變,從一個眼中隻有科學問題的少年變成了處處牽挂處處熱衷的油膩中年,但傳兄好像還是那個傳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