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00年前中國良渚遺址驚現上古都市文明!

20世紀20年代,浙江省博物館新招聘進了一個叫施昕梗的年輕人,小施到工作機關一看,有一種被當做重要考古發現的黑陶器,看着很眼熟,在定睛一看,這不就是他家鄉發現的一種黑陶嗎?

5000年前中國良渚遺址驚現上古都市文明!

20世紀20年代,浙江省博物館新招聘進了一個叫施昕梗的年輕人,小施到工作機關一看,有一種被當做重要考古發現的黑陶器,看着很眼熟,在定睛一看,這不就是他家鄉發現的一種黑陶嗎?

小施本人不是學考古的,但是他非常有天分,他立刻就敏銳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浙江省餘杭縣良渚鎮,當時還叫餘杭縣,現在是杭州市餘杭區了,他立刻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是蘊藏着重大的考古資源。于是他回到了家鄉,他用手鏟試着發掘了大概13個地點,發掘出了大量的黑色陶器遺址,就被命名為良渚遺址。

5000年前中國良渚遺址驚現上古都市文明!

20世紀20年代,浙江省博物館新招聘進了一個叫施昕梗的年輕人,小施到工作機關一看,有一種被當做重要考古發現的黑陶器,看着很眼熟,在定睛一看,這不就是他家鄉發現的一種黑陶嗎?

小施本人不是學考古的,但是他非常有天分,他立刻就敏銳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浙江省餘杭縣良渚鎮,當時還叫餘杭縣,現在是杭州市餘杭區了,他立刻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是蘊藏着重大的考古資源。于是他回到了家鄉,他用手鏟試着發掘了大概13個地點,發掘出了大量的黑色陶器遺址,就被命名為良渚遺址。

但是不久日軍入侵戰争爆發,考古工作被迫就了這一擱就擱置了将近半個世紀。直到20世紀80年代,考古學家才又重新回頭來認真發掘良渚遺址,這一挖就不可收拾了。

良渚古國

在一座叫做反山的山丘上,考古隊用儀器一測,居然發現這是一個人工堆出來的土台,再一挖居然挖到了一座王族規格的墓地,裡面有精美的玉器,還有祭祀台,天文觀測台。

5000年前中國良渚遺址驚現上古都市文明!

20世紀20年代,浙江省博物館新招聘進了一個叫施昕梗的年輕人,小施到工作機關一看,有一種被當做重要考古發現的黑陶器,看着很眼熟,在定睛一看,這不就是他家鄉發現的一種黑陶嗎?

小施本人不是學考古的,但是他非常有天分,他立刻就敏銳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浙江省餘杭縣良渚鎮,當時還叫餘杭縣,現在是杭州市餘杭區了,他立刻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是蘊藏着重大的考古資源。于是他回到了家鄉,他用手鏟試着發掘了大概13個地點,發掘出了大量的黑色陶器遺址,就被命名為良渚遺址。

但是不久日軍入侵戰争爆發,考古工作被迫就了這一擱就擱置了将近半個世紀。直到20世紀80年代,考古學家才又重新回頭來認真發掘良渚遺址,這一挖就不可收拾了。

良渚古國

在一座叫做反山的山丘上,考古隊用儀器一測,居然發現這是一個人工堆出來的土台,再一挖居然挖到了一座王族規格的墓地,裡面有精美的玉器,還有祭祀台,天文觀測台。

原來這裡是連5300年至4300年前的一座巨大城市,可以容納3萬多人,而且以這個城市為中心,輻射出去36,000多平方公裡的範圍,都有人類活動的遺迹面積和現在的歐洲國家比利時差不多,難道這是我們了解的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的部落聚居區嗎?良渚城的城市規劃完善,這塊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高9米的高台上面就是良渚王城。它的面積大于北京紫禁城的一半一圈6公裡長的城牆,把城市分為了内城和外城。城裡有等級明确的貴族居住區,還有普通市民居住區,不僅活人住的地方分等級,連墓地也是等級分明的。有王公貴族的墓地,也有中産階層的墓地,還有普通市民的低檔公墓。

5000年前中國良渚遺址驚現上古都市文明!

20世紀20年代,浙江省博物館新招聘進了一個叫施昕梗的年輕人,小施到工作機關一看,有一種被當做重要考古發現的黑陶器,看着很眼熟,在定睛一看,這不就是他家鄉發現的一種黑陶嗎?

小施本人不是學考古的,但是他非常有天分,他立刻就敏銳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浙江省餘杭縣良渚鎮,當時還叫餘杭縣,現在是杭州市餘杭區了,他立刻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是蘊藏着重大的考古資源。于是他回到了家鄉,他用手鏟試着發掘了大概13個地點,發掘出了大量的黑色陶器遺址,就被命名為良渚遺址。

但是不久日軍入侵戰争爆發,考古工作被迫就了這一擱就擱置了将近半個世紀。直到20世紀80年代,考古學家才又重新回頭來認真發掘良渚遺址,這一挖就不可收拾了。

良渚古國

在一座叫做反山的山丘上,考古隊用儀器一測,居然發現這是一個人工堆出來的土台,再一挖居然挖到了一座王族規格的墓地,裡面有精美的玉器,還有祭祀台,天文觀測台。

原來這裡是連5300年至4300年前的一座巨大城市,可以容納3萬多人,而且以這個城市為中心,輻射出去36,000多平方公裡的範圍,都有人類活動的遺迹面積和現在的歐洲國家比利時差不多,難道這是我們了解的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的部落聚居區嗎?良渚城的城市規劃完善,這塊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高9米的高台上面就是良渚王城。它的面積大于北京紫禁城的一半一圈6公裡長的城牆,把城市分為了内城和外城。城裡有等級明确的貴族居住區,還有普通市民居住區,不僅活人住的地方分等級,連墓地也是等級分明的。有王公貴族的墓地,也有中産階層的墓地,還有普通市民的低檔公墓。

這顯然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有嚴密的分工和階級,它就不是一個什麼新石器時代,所謂原始共産主義的土著人社群了。

在發現諸城市遺址的同時,考古學家還發現了一個龐大的水利工程網絡,水壩就多達11個,有谷口、高壩、平原堤壩和山前長堤等等,這些水壩在良渚城的外圍和山谷地帶構成了高壩庫區,在低窪的地方又構成了堤壩庫區。

5000年前中國良渚遺址驚現上古都市文明!

20世紀20年代,浙江省博物館新招聘進了一個叫施昕梗的年輕人,小施到工作機關一看,有一種被當做重要考古發現的黑陶器,看着很眼熟,在定睛一看,這不就是他家鄉發現的一種黑陶嗎?

小施本人不是學考古的,但是他非常有天分,他立刻就敏銳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浙江省餘杭縣良渚鎮,當時還叫餘杭縣,現在是杭州市餘杭區了,他立刻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是蘊藏着重大的考古資源。于是他回到了家鄉,他用手鏟試着發掘了大概13個地點,發掘出了大量的黑色陶器遺址,就被命名為良渚遺址。

但是不久日軍入侵戰争爆發,考古工作被迫就了這一擱就擱置了将近半個世紀。直到20世紀80年代,考古學家才又重新回頭來認真發掘良渚遺址,這一挖就不可收拾了。

良渚古國

在一座叫做反山的山丘上,考古隊用儀器一測,居然發現這是一個人工堆出來的土台,再一挖居然挖到了一座王族規格的墓地,裡面有精美的玉器,還有祭祀台,天文觀測台。

原來這裡是連5300年至4300年前的一座巨大城市,可以容納3萬多人,而且以這個城市為中心,輻射出去36,000多平方公裡的範圍,都有人類活動的遺迹面積和現在的歐洲國家比利時差不多,難道這是我們了解的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的部落聚居區嗎?良渚城的城市規劃完善,這塊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高9米的高台上面就是良渚王城。它的面積大于北京紫禁城的一半一圈6公裡長的城牆,把城市分為了内城和外城。城裡有等級明确的貴族居住區,還有普通市民居住區,不僅活人住的地方分等級,連墓地也是等級分明的。有王公貴族的墓地,也有中産階層的墓地,還有普通市民的低檔公墓。

這顯然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有嚴密的分工和階級,它就不是一個什麼新石器時代,所謂原始共産主義的土著人社群了。

在發現諸城市遺址的同時,考古學家還發現了一個龐大的水利工程網絡,水壩就多達11個,有谷口、高壩、平原堤壩和山前長堤等等,這些水壩在良渚城的外圍和山谷地帶構成了高壩庫區,在低窪的地方又構成了堤壩庫區。

這兩個水庫區能夠很好的應付來自城市北面山區,也就是大遮山的山洪,即使連續降雨870毫米都能夠輕輕松松的應付,他們的蓄水能力是杭州西湖的4倍。

除了城市外圍的防洪工程,兩主人還在城市裡修建了和威尼斯一樣的運河網絡,城市水路四通八達,9個城門當中有8個是水門,隻有一個是走陸路的城裡還有碼頭和棧橋,城市裡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考古團隊,還真的找到了5000多年前的室内交通小艇是長成這樣的獨木舟。

5000年前中國良渚遺址驚現上古都市文明!

20世紀20年代,浙江省博物館新招聘進了一個叫施昕梗的年輕人,小施到工作機關一看,有一種被當做重要考古發現的黑陶器,看着很眼熟,在定睛一看,這不就是他家鄉發現的一種黑陶嗎?

小施本人不是學考古的,但是他非常有天分,他立刻就敏銳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浙江省餘杭縣良渚鎮,當時還叫餘杭縣,現在是杭州市餘杭區了,他立刻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是蘊藏着重大的考古資源。于是他回到了家鄉,他用手鏟試着發掘了大概13個地點,發掘出了大量的黑色陶器遺址,就被命名為良渚遺址。

但是不久日軍入侵戰争爆發,考古工作被迫就了這一擱就擱置了将近半個世紀。直到20世紀80年代,考古學家才又重新回頭來認真發掘良渚遺址,這一挖就不可收拾了。

良渚古國

在一座叫做反山的山丘上,考古隊用儀器一測,居然發現這是一個人工堆出來的土台,再一挖居然挖到了一座王族規格的墓地,裡面有精美的玉器,還有祭祀台,天文觀測台。

原來這裡是連5300年至4300年前的一座巨大城市,可以容納3萬多人,而且以這個城市為中心,輻射出去36,000多平方公裡的範圍,都有人類活動的遺迹面積和現在的歐洲國家比利時差不多,難道這是我們了解的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的部落聚居區嗎?良渚城的城市規劃完善,這塊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高9米的高台上面就是良渚王城。它的面積大于北京紫禁城的一半一圈6公裡長的城牆,把城市分為了内城和外城。城裡有等級明确的貴族居住區,還有普通市民居住區,不僅活人住的地方分等級,連墓地也是等級分明的。有王公貴族的墓地,也有中産階層的墓地,還有普通市民的低檔公墓。

這顯然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有嚴密的分工和階級,它就不是一個什麼新石器時代,所謂原始共産主義的土著人社群了。

在發現諸城市遺址的同時,考古學家還發現了一個龐大的水利工程網絡,水壩就多達11個,有谷口、高壩、平原堤壩和山前長堤等等,這些水壩在良渚城的外圍和山谷地帶構成了高壩庫區,在低窪的地方又構成了堤壩庫區。

這兩個水庫區能夠很好的應付來自城市北面山區,也就是大遮山的山洪,即使連續降雨870毫米都能夠輕輕松松的應付,他們的蓄水能力是杭州西湖的4倍。

除了城市外圍的防洪工程,兩主人還在城市裡修建了和威尼斯一樣的運河網絡,城市水路四通八達,9個城門當中有8個是水門,隻有一個是走陸路的城裡還有碼頭和棧橋,城市裡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考古團隊,還真的找到了5000多年前的室内交通小艇是長成這樣的獨木舟。

美國考古學家斯卡伯勒在看到這個規模宏大的遺址之後,他認為良渚是亞洲東部最古老的國家型社會,它的基礎設施還超過了同時代北非的埃及和中東的蘇美爾,尤其良渚的水利工程,在5000多年前那絕對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同時,在蘇美爾文明的烏魯克城,雖然也會挖掘水區引水灌溉農田,但是它這些工程的複雜程度遠遠低于低于良渚,而且良渚工程比中國傳說中的大禹治水還早了1000年。

玉文化老祖

良渚人不僅建築水準高超,審美也是一流。從良諸王族墓地出土了各式各樣的玉器,包括玉璧、玉皇玉叢和玉樂。其中玉從代表神權,玉樂代表王權和君權。考古學家劉斌認為,良渚的玉制禮器系統是中國玉文化的始祖,它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玉文化體系的代表,後來的夏商周都是繼承了這套禮器系統,周禮當中所說的以艙壁禮,天以以蝗蟲裡地,就是對這個系統的技術,良渚人的玉石工藝水準也非常高超,玉石的硬度比較高,但是良渚人能在一個3~4厘米見方的玉器上刻下這種圖案,在寬一毫米的細小空間就能刻出5~6條花紋。

5000年前中國良渚遺址驚現上古都市文明!

20世紀20年代,浙江省博物館新招聘進了一個叫施昕梗的年輕人,小施到工作機關一看,有一種被當做重要考古發現的黑陶器,看着很眼熟,在定睛一看,這不就是他家鄉發現的一種黑陶嗎?

小施本人不是學考古的,但是他非常有天分,他立刻就敏銳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浙江省餘杭縣良渚鎮,當時還叫餘杭縣,現在是杭州市餘杭區了,他立刻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是蘊藏着重大的考古資源。于是他回到了家鄉,他用手鏟試着發掘了大概13個地點,發掘出了大量的黑色陶器遺址,就被命名為良渚遺址。

但是不久日軍入侵戰争爆發,考古工作被迫就了這一擱就擱置了将近半個世紀。直到20世紀80年代,考古學家才又重新回頭來認真發掘良渚遺址,這一挖就不可收拾了。

良渚古國

在一座叫做反山的山丘上,考古隊用儀器一測,居然發現這是一個人工堆出來的土台,再一挖居然挖到了一座王族規格的墓地,裡面有精美的玉器,還有祭祀台,天文觀測台。

原來這裡是連5300年至4300年前的一座巨大城市,可以容納3萬多人,而且以這個城市為中心,輻射出去36,000多平方公裡的範圍,都有人類活動的遺迹面積和現在的歐洲國家比利時差不多,難道這是我們了解的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的部落聚居區嗎?良渚城的城市規劃完善,這塊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高9米的高台上面就是良渚王城。它的面積大于北京紫禁城的一半一圈6公裡長的城牆,把城市分為了内城和外城。城裡有等級明确的貴族居住區,還有普通市民居住區,不僅活人住的地方分等級,連墓地也是等級分明的。有王公貴族的墓地,也有中産階層的墓地,還有普通市民的低檔公墓。

這顯然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有嚴密的分工和階級,它就不是一個什麼新石器時代,所謂原始共産主義的土著人社群了。

在發現諸城市遺址的同時,考古學家還發現了一個龐大的水利工程網絡,水壩就多達11個,有谷口、高壩、平原堤壩和山前長堤等等,這些水壩在良渚城的外圍和山谷地帶構成了高壩庫區,在低窪的地方又構成了堤壩庫區。

這兩個水庫區能夠很好的應付來自城市北面山區,也就是大遮山的山洪,即使連續降雨870毫米都能夠輕輕松松的應付,他們的蓄水能力是杭州西湖的4倍。

除了城市外圍的防洪工程,兩主人還在城市裡修建了和威尼斯一樣的運河網絡,城市水路四通八達,9個城門當中有8個是水門,隻有一個是走陸路的城裡還有碼頭和棧橋,城市裡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考古團隊,還真的找到了5000多年前的室内交通小艇是長成這樣的獨木舟。

美國考古學家斯卡伯勒在看到這個規模宏大的遺址之後,他認為良渚是亞洲東部最古老的國家型社會,它的基礎設施還超過了同時代北非的埃及和中東的蘇美爾,尤其良渚的水利工程,在5000多年前那絕對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同時,在蘇美爾文明的烏魯克城,雖然也會挖掘水區引水灌溉農田,但是它這些工程的複雜程度遠遠低于低于良渚,而且良渚工程比中國傳說中的大禹治水還早了1000年。

玉文化老祖

良渚人不僅建築水準高超,審美也是一流。從良諸王族墓地出土了各式各樣的玉器,包括玉璧、玉皇玉叢和玉樂。其中玉從代表神權,玉樂代表王權和君權。考古學家劉斌認為,良渚的玉制禮器系統是中國玉文化的始祖,它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玉文化體系的代表,後來的夏商周都是繼承了這套禮器系統,周禮當中所說的以艙壁禮,天以以蝗蟲裡地,就是對這個系統的技術,良渚人的玉石工藝水準也非常高超,玉石的硬度比較高,但是良渚人能在一個3~4厘米見方的玉器上刻下這種圖案,在寬一毫米的細小空間就能刻出5~6條花紋。

這個圖案在良渚玉器當中非常常見,這是山海經當中記載的一種神獸叫狍鸮(piaoxiao),其實就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饕餮(taoti)。

是以這個圖案徽章其實是一個饕餮紋,到一千年以後的商代和西周,這種饕餮紋就一躍成了最夯的流行元素,在各種青銅器上都能看到。

5000年前中國良渚遺址驚現上古都市文明!

20世紀20年代,浙江省博物館新招聘進了一個叫施昕梗的年輕人,小施到工作機關一看,有一種被當做重要考古發現的黑陶器,看着很眼熟,在定睛一看,這不就是他家鄉發現的一種黑陶嗎?

小施本人不是學考古的,但是他非常有天分,他立刻就敏銳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浙江省餘杭縣良渚鎮,當時還叫餘杭縣,現在是杭州市餘杭區了,他立刻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是蘊藏着重大的考古資源。于是他回到了家鄉,他用手鏟試着發掘了大概13個地點,發掘出了大量的黑色陶器遺址,就被命名為良渚遺址。

但是不久日軍入侵戰争爆發,考古工作被迫就了這一擱就擱置了将近半個世紀。直到20世紀80年代,考古學家才又重新回頭來認真發掘良渚遺址,這一挖就不可收拾了。

良渚古國

在一座叫做反山的山丘上,考古隊用儀器一測,居然發現這是一個人工堆出來的土台,再一挖居然挖到了一座王族規格的墓地,裡面有精美的玉器,還有祭祀台,天文觀測台。

原來這裡是連5300年至4300年前的一座巨大城市,可以容納3萬多人,而且以這個城市為中心,輻射出去36,000多平方公裡的範圍,都有人類活動的遺迹面積和現在的歐洲國家比利時差不多,難道這是我們了解的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的部落聚居區嗎?良渚城的城市規劃完善,這塊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高9米的高台上面就是良渚王城。它的面積大于北京紫禁城的一半一圈6公裡長的城牆,把城市分為了内城和外城。城裡有等級明确的貴族居住區,還有普通市民居住區,不僅活人住的地方分等級,連墓地也是等級分明的。有王公貴族的墓地,也有中産階層的墓地,還有普通市民的低檔公墓。

這顯然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有嚴密的分工和階級,它就不是一個什麼新石器時代,所謂原始共産主義的土著人社群了。

在發現諸城市遺址的同時,考古學家還發現了一個龐大的水利工程網絡,水壩就多達11個,有谷口、高壩、平原堤壩和山前長堤等等,這些水壩在良渚城的外圍和山谷地帶構成了高壩庫區,在低窪的地方又構成了堤壩庫區。

這兩個水庫區能夠很好的應付來自城市北面山區,也就是大遮山的山洪,即使連續降雨870毫米都能夠輕輕松松的應付,他們的蓄水能力是杭州西湖的4倍。

除了城市外圍的防洪工程,兩主人還在城市裡修建了和威尼斯一樣的運河網絡,城市水路四通八達,9個城門當中有8個是水門,隻有一個是走陸路的城裡還有碼頭和棧橋,城市裡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考古團隊,還真的找到了5000多年前的室内交通小艇是長成這樣的獨木舟。

美國考古學家斯卡伯勒在看到這個規模宏大的遺址之後,他認為良渚是亞洲東部最古老的國家型社會,它的基礎設施還超過了同時代北非的埃及和中東的蘇美爾,尤其良渚的水利工程,在5000多年前那絕對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同時,在蘇美爾文明的烏魯克城,雖然也會挖掘水區引水灌溉農田,但是它這些工程的複雜程度遠遠低于低于良渚,而且良渚工程比中國傳說中的大禹治水還早了1000年。

玉文化老祖

良渚人不僅建築水準高超,審美也是一流。從良諸王族墓地出土了各式各樣的玉器,包括玉璧、玉皇玉叢和玉樂。其中玉從代表神權,玉樂代表王權和君權。考古學家劉斌認為,良渚的玉制禮器系統是中國玉文化的始祖,它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玉文化體系的代表,後來的夏商周都是繼承了這套禮器系統,周禮當中所說的以艙壁禮,天以以蝗蟲裡地,就是對這個系統的技術,良渚人的玉石工藝水準也非常高超,玉石的硬度比較高,但是良渚人能在一個3~4厘米見方的玉器上刻下這種圖案,在寬一毫米的細小空間就能刻出5~6條花紋。

這個圖案在良渚玉器當中非常常見,這是山海經當中記載的一種神獸叫狍鸮(piaoxiao),其實就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饕餮(taoti)。

是以這個圖案徽章其實是一個饕餮紋,到一千年以後的商代和西周,這種饕餮紋就一躍成了最夯的流行元素,在各種青銅器上都能看到。

考古學家們不禁問,發達的良渚文明難道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嗎?它的源頭又在哪?現在還沒有人能夠明确地回答這個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