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山滑雪綜述:“雪飛燕”首秀亮眼 中國重新整理曆史、歐洲霸主穩固

高山滑雪綜述:“雪飛燕”首秀亮眼 中國重新整理曆史、歐洲霸主穩固

直播吧2月20日訊 20日,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項目完賽。在“雪飛燕”,這一雪上基礎大項的賽事高水準對決和戲劇性場面疊出,中國選手屢創曆史最好成績。而新場館帶來的視覺震撼與良好參賽體驗,也給項目未來帶來了更多想象空間。

瑞士稱雄高水準對決

本屆比賽,瑞士終于在和老對手奧地利的對決中占據上風,他們豪取5金1銀3銅,金牌和獎牌數力壓獲得3金3銀1銅的奧地利。個人項目中,瑞士拿走了一半的金牌。不過,奧地利還是在收官項目混合團體中笑到最後,衛冕冠軍瑞士則早早出局。整體上,高山滑雪的頂尖對決仍是歐洲傳統強隊争霸,美國僅獲1銀,加拿大僅獲1銅。

“雪飛燕”見證了曆史。41歲的法國老将約翰·克拉雷在堪稱“雪上飛人大戰”的男子滑降中摘銀,成為高山滑雪年紀最大的冬奧獎牌獲得者。奧地利名将馬蒂亞斯·邁爾則連續三屆冬奧會都有金牌入賬。而瑞士女将米歇爾·吉辛成功衛冕女子全能,成為高山滑雪冬奧史上第六位達成這一成就的人。

斯洛伐克名将、26歲的世錦賽銀牌得主佩特拉·弗洛娃則在女子回轉中摘金,為斯洛伐克赢得史上首枚冬奧高山滑雪金牌。賽前,她與美國人米凱拉·希弗林的 “回轉女王”之争備受關注。同為26歲的希弗林則創造了個人冬奧參賽最差成績。這位冬奧兩金得主在主項——女子回轉、大回轉以及全能的回轉輪次中都沒能完賽,本屆最好成績僅為混合團體中與隊友取得的第四名。

戲劇性的意外是幾乎每一次高山滑雪比賽的“标配”。除了希弗林的“滑鐵盧”,另一項意外則稱得上是驚喜。女子滑降衛冕冠軍、意大利選手索菲亞·戈吉亞上演“不可能的複出”。她在膝蓋韌帶受傷、腓骨輕微骨裂20多天後就出現在北京冬奧會賽場,并在女子滑降中拼得一枚銀牌。

中國高山滑雪創造曆史

中國隊此次在高山滑雪中創造了曆史最佳戰績。本屆冬奧會,中國隊獲得史上最多的4個名額,首次實作全項目參賽。孔凡影、張洋銘、徐銘甫每人均參加6個項目。其中,男、女滑降,男子超級大回轉,男、女全能和混合團體項目,中國隊均為首次參賽。孔凡影在6個項目中全部完賽。

2月7日,徐銘甫在男子滑降中完賽,為男子速度項目實作突破。該項目因賽道落差最大、賽道最長、選手滑行速度最快而被稱為高山滑雪“頂級項目”。徐銘甫成功完賽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還向其贈送簽名手表以示鼓勵。

2月10日,張洋銘在男子全能中獲第16名,重新整理中國隊在冬奧會高山滑雪比賽中的曆史最佳排名。此前的紀錄是王桂珍在1980年取得的第18名。

而張洋銘的這一紀錄很快就被孔凡影再次重新整理,她在17日的女子全能中獲得了第15名。

此外,孔凡影在女子滑降項目中完賽,同樣創造了女子速度項目的曆史。

雖與世界頂尖選手還有不小差距,但北京冬奧會已是中國高山滑雪的裡程碑。中國高山滑雪隊領隊劉祯說:“我們在北京冬奧會賽場取得了良好開局,堅定了一往無前的信心。我們要一場一場地幹,一場一場地拼。為了國家榮譽,我們全力以赴!”

“雪飛燕”經受考驗期待未來

北京冬奧會是“雪飛燕”首次舉辦世界級大賽。賽事組織和保障經受住了天氣變化、運動員受傷等突發狀況的考驗,各支隊伍的運動員和國際雪聯多次表達了對場館未來的期許。

由于雪道長、海拔落差大,高山滑雪賽程極易受天氣影響。本屆比賽第一個項目男子滑降和最後一項混合團體比賽均因大風推遲一天。全部11項比賽有7個較開幕前制定的時間表有所調整。

中國氣象服務團隊經受住了考驗。在冬奧山地賽場核心區域,百米分辨率、逐10分鐘快速更新的“北京睿圖”數值預報模式體系已投入實戰。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氣象服務團隊經過多年實地預報訓練,成功在比賽中應對兩次大風和一次降雪天氣。尤其在混合團體項目因大風不得不延期至閉幕日舉行的情況下,氣象部門精準預測天氣視窗,确定20日上午9時開賽,確定項目順利完賽。

此外,救援、醫療、賽道、技術、造雪等部門,也在冬奧“大考”中交出亮眼答卷。中國攻克冰狀雪制作技術,研發了冰狀雪賽道專業監測裝置以及高效儲雪技術;中國第一支高山雪上運動空中救援隊亮相冬奧,北醫三院延慶醫院成功對受傷運動員進行手術;賽道從業人員不懼風雪嚴寒,在坡度極大的冰狀雪賽道上日日堅守……

國際雪聯主席約翰·埃利亞施表示,“雪飛燕”的建設方式是創新性的,期待今年12月将世界杯分站賽再次帶到中國。

(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