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成立于2016年11月,是北京與天津兩地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類中關村的創新創業生态體系和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的示範區。2021年,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新增項目年度超過1000家,确定了以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務業為主的“3+1”産業體系。然而,從成立之初到2021年,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雖然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問題也凸顯出來。
2021年以前,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的商務樓宇統籌由四家産權主體管理,這導緻了很多項目在準備落戶科技園創業時出現“一對多”的窘境。持續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激發發展活力。在天津市濱海新區的推動下,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四個樓宇産權主體全部退出營運,重組北塘灣(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新公司負責園區統一規劃建設、招商引智和營運管理。

2月24日拍攝的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一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新局在市場、金融等多領域拓展職能,整建制搬遷入駐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政府職能部門和企業做“鄰居”,加大走訪力度,及時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同時,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還為園區入駐企業提供了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讓創新人才心無旁骛地工作。
一方面優化營商環境,另一方面天津還以産業園區為平台,打通産業鍊上下遊企業市場資訊“堵點”,變創新個體為創新體系,提升區域核心競争力。
2月24日,在位于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的天津慧智百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内,從業人員正在做實驗。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在天津精達裡亞特種漆包線有限公司,不久前,一款新型扁平漆包線實作了規模化生産,相比傳統圓形漆包線制成的電機,新型扁平漆包線可以降低30%的使用成本,做功效率提高30%。
與此同時,同在天津東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天津電裝電機有限公司擴産擴能,投資建立汽車電機生産項目,正在國内尋找新一代漆包線生産供應商。天津東麗經濟技術開發區常态化組織企業産業供需對接會,幫助園區企業在産業與投資、商務和貿易等領域開展合作。近在咫尺卻從未謀面的精達裡亞和電裝電機建立起産品供求關系,也為兩家企業節約了大量生産和物流成本。
2月24日,在位于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的天津中天翔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内,從業人員在測試飛行模拟器産品。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打通産業鍊上下遊堵點,天津東麗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醫藥和醫療器械、檢驗檢測等産業叢集,開發區内200多家企業建立了産業合作關系,輸出技術成果3000多項,天津東麗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總量達到200億元,比5年前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