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今天是著名藝術家、藝術教育家、中國水彩畫一代宗師、東南大學建築系教授李劍晨先生(1900-2002)逝世20周年。

作為一名享有盛譽藝術家,李劍晨先生不僅留下了為數衆多的水彩畫傑作,同時創立了一整套水彩畫創作與研究的理論體系,推動了一個時代的水彩畫群體的形成。他親自組建和上司了中國第一個水彩畫研究會——江蘇水彩畫研究會,并促成了各省水彩畫研究會的成立及中國水彩畫學會的成立。他積極推動中國水彩畫界在世界範圍内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建立“國際水彩畫聯盟”,促進了中國水彩畫以自己的面貌進入國際水彩畫壇。

李劍晨先生超過一個世紀的漫長人生,“光明透徹”,無愧“中國水彩畫之父”的贊譽。

李劍晨先生光明透徹的一生

1900年2月,李汝骅(字劍晨,後以字行)出生于河南省内黃縣北溝村。1917年考上河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3年考入北京國立藝專,與李苦禅、王雪濤等同班。在國立藝專,李劍晨兼學中西,師從捷克畫家齊提爾研習水彩畫,師承陳半丁、王夢白研習中國畫,同時受教于林風眠、聞一多諸先生,中西繪畫均打下堅實基礎。

1926年畢業後回河南任教,受聘于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藝術科。1937年油畫作品入選第二屆全國美展而為社會所知。同年,公派赴英國倫敦大學院學習,主修水彩畫和油畫。兩年後去巴黎庫拉西美術學院研習油畫和雕塑。在盧浮宮和各美術館學習考察,廣收博覽。

抗戰期間,李劍晨回國任重慶國立藝專教務長兼西畫系主任,後又到中央大學任建築系教授。解放後任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建築系教授及江蘇省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分會副主席,江蘇省水彩畫研究會會長,中國水彩畫家協會名譽會長,國際水彩畫聯盟理事等。

李劍晨藝術碩果累累,出版畫集、論著十餘種,先後在北京、上海、南京、鄭州、西安、武漢、香港、台灣等地多次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多次參加國際水彩畫展,大量作品被海内外美術館、博物館及個人珍藏。

1995年,為感謝故鄉的培育,李劍晨将75幅精品捐獻給河南省政府,受到家鄉政府表彰,河南省政府在河南博物院專辟“李劍晨大師藝術陳列廳”永久珍藏這批作品,并設立了“李劍晨藝術基金”,獎勵有志于美術事業的青年。

2000年百歲華誕之際,李劍晨再次将凝聚了畢生心血的藝術珍品一百二十幅捐獻給江蘇省人民政府,江蘇省政府設立“李劍晨水彩畫基金”,并在江蘇省美術館特設“李劍晨大師藝術陳列廳”。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2004年12月26日,根據先生生前願望,其家人又向南京市政府捐贈李劍晨佳作80幅,并設立“李劍晨藝術基金”。同時,南京市政府在清涼山公園為其修建“李劍晨藝術館”作為中國水彩畫和各類美術研究、展示和普及的基地。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在近一個世紀的藝術耕耘曆程中,李劍晨始終不渝地探索着一條融會中外、貫通古今的藝術道路,他的中西繪畫作品,雖然形式不同,畫法有異,卻都洋溢着鮮明的時代氣息,濃郁的中國民族情韻,強烈的個人風格。這一切來源于他的愛國豪情和人格昧力,得益于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的濡染,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融。展現出一個真正立足于中華大地而又面向世界的藝術家的廣闊胸襟。

李劍晨的水彩畫以娴熟的西畫技法,優美的東方色彩情調,描繪中華民族的風土人情,形成了獨特的藝術語言。他講究意境隽永,用筆灑脫,用色渾厚而清新,構圖穩健而有變化,題材廣泛而有深度。

李劍晨的中國畫也别具一格。他以傳統筆墨的精髓為基礎,融合西畫的色彩與結構,追求章法的變化與意境的深遂。他遵循“繼承不泥于古,創新不離于源”的原則。認為在藝術創作中色彩就是力量。他在中國畫的色彩運用方面進行了突破性的探索,達到富麗中見典雅,豐富中顯單純的境界。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李劍晨先生也是是一位傑出的藝術教育家,他培養成才的高徒遍及海内外,吳冠中、朱德群、趙無極、戴念慈、陳其寬、吳良镛、齊康、鐘訓正、潘谷西、李霖燦、吳承硯、修澤蘭等均是他得意門生。

李劍晨大師在五十年代所著《水彩畫技法》一書中,創造性的提出水彩畫的水份、時間、色彩三要素和幹畫法、濕畫法兩種基本方法有效地解決了學習水彩畫的基本問題,成為幾代人的美術範本,暢銷海内外。1978年《李劍晨水彩畫技法》教學錄像帶和作品觀摩幻燈片在國内各文教部門及藝術院校發行,80年代又完成了《水彩畫創作技法》。他的理論體系為獨具特色的中國水彩畫技法奠定了基礎,為推動大陸水彩畫的發展作出了曆史性貢獻。1996年五月,中國美術全集現代編委會、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上司工作委員會聘請李劍晨為《中國美術全集·現代編·水彩卷》主編。李劍晨還主持撰寫了《中國水彩畫史》,填補了美術史上的這一空白。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李劍晨分别于1979年全國文代會和1980年江蘇省第四屆文代會上發出“重視水彩畫創作,解救和發展水彩畫”的呼籲,得到了熱情支援。1980年9月,他在全國率先成立了“江蘇省水彩畫學會”(現名“江蘇省水彩畫研究會”),進而全國各省市水彩畫組織相繼成立,最終促成了“中國水彩畫協會”的成立,并與全世界20多個國家的水彩畫會共同建立了“國際水彩畫聯盟”,使中國水彩畫在國際水彩畫壇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2001年6月,101歲的李劍晨榮獲中國文聯、中國美協授予的國家級美術最高獎——首屆中國美術“金彩成就獎”。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2002年2月20日,李劍晨先生走完了他“光明透徹”的一生,享年102歲。他對中國水彩畫的豐功偉業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将永遠載入史冊,留在我們的心中。

李劍晨作品欣賞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故宮秋色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壯麗的天壇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長江大橋建設工地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藝術欣賞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碧透秦淮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漁家女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蔥郁的河谷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蒸蒸日上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霧籠太湖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披星戴月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牧場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甯靜的小巷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前程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晚霞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象鼻山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龍門吊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換班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築路先鋒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斜陽秋色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金陵造船廠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修船廠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佛子嶺水庫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夜以繼日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晨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開封西門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沿江一瞥

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逝世20周年

■ 産量統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