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作者:咖啡平方

哈喽,大家好,我是愛咖啡的老林,從2019年7月23日成為少數派的一員至今快三年了。在少數派也寫了一些關于咖啡的文章,得到了一些朋友的關注與肯定,也有朋友說學到了一些咖啡知識,這我就滿足了。

2021年對我來說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裡隻産出了12個咖啡相關的視訊;15篇咖啡相關的圖文内容。這些内容除了在少數派平台釋出,還釋出在了我的微信公衆号「咖啡平方」中。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B站頻道:老林還年少

對于這一年的産出,我個人是很不滿意的,但因為一些其他因素确實幹擾了我的節奏,讓我無法集中精力去産出更多的内容,這是我很遺憾的事。但新的一年已經開始,還是要擡頭向前看,希望新的一年可以繼續學習咖啡知識,輸出更多淺顯易懂的咖啡内容,繼續讓更多人認識咖啡,了解咖啡,愛上咖啡。

2021年經曆了很多事,這些事讓我印象深刻,也深有所感,真正意義上的體會到了咖啡就是我的生活,通過咖啡讓我的生活更有意思,也更有意義。

這是一篇我的2021年生活總結,希望讀到這裡的朋友能夠找到咖啡在你心裡的一抹悸動。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咖啡對于我來說,是生活,也是興趣所在。如果有一天沒喝到一杯咖啡,那這一天味同嚼蠟,一點也不開心。喝了這麼多年咖啡,總是想把好喝的咖啡分享給更多的人,但又看到很多介紹咖啡的文章和視訊,不成體系,甚至還有錯誤,就想着能不能通過線下,與消費者面對面的聊咖啡,甚至開設一些興趣班讓更多對咖啡感興趣,想要在家做一杯好喝的咖啡的朋友了解正确的咖啡知識,沖煮方法。

本着這個目的,開始尋找合作的夥伴,直到2021年3月才找到了合作夥伴。慶幸的是我不需要投入什麼資金,隻需重新設計菜單、選品、選好咖啡豆就可以營業了。

弄好了這些,我的線下經營就開始了。

開咖啡館就是一場社交

可能很多人心裡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咖啡館夢。覺得擁有一家咖啡館就可以“躺平”了。其實不然,咖啡館賣的不是咖啡,而是人情世故。如果你是“社恐”,想鍛煉出“社交牛x症”其實開店是很好的選擇。

合作的這家店在北京的村兒裡,村兒裡有公司,有住戶,可以稱為“社群店”。在這短短的九個月時間裡,接觸到了各式各樣的人,記憶中也多了不同的故事。

演員的生活

村兒裡的特色就是有很多影視公司,MCN組織,廣告公司等等文娛産業。是以在春夏交替之際很多影視公司、劇組,在頻繁的面試演員。而這些演員經常會在面試前來到店裡,喝上一杯咖啡,拿出試戲的劇本,開始默默的複習。有的跟幾個朋友一起面試,互相讨論。有些則是面試後來到店裡,隻要看到眉眼上翹,面含微笑的,多半是面試成功了;而面無表情,或對你愛答不理的,證明多半是失敗了。

這些人有個共性,大部分都是95後,00後的女孩子,面試的大學上都是一些有幾句台詞,能露個臉的龍套。每個人都是獨自前來,甚至有的人為了能夠去不同的劇組試戲,自己還要拉着一個行李箱,裡邊帶上試戲可能用的衣服、妝造等等。在我這裡點個咖啡,就借用衛生間去換衣服,之後再走向新的試戲現場。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有幸跟這之中的一些人聊過。絕大部分不是表演系大學畢業的。基本都屬于散兵遊勇,有想成名的願望,是以自己來北京闖蕩,每次都是自己接戲,如果能接到,那麼最起碼幾個月的時間裡,住宿、吃飯不用發愁,還能賺一些錢。

她們大部分跟幾個小姐妹一起合租,然後資訊共享,大家組團一起去跑劇組面試,能面上一個是一個。如果沒有機會,那就需要找其他的工作維持生計,而模特類的工作是她們做的比較多的。

總之,任何行當想從最底層做起來,都是十分困難的。在這個需要各種“運作”的大環境下,除非你有逆天的命運,否則真的是艱難地生活着。

有意思的是,這些女孩子更喜歡喝美式。拿鐵在我接觸的這部分群體中比較少見,可能覺得喝牛奶會胖吧。

廣告公司的冰山一角

村兒裡的另一個比較多的就是傳媒公司或者廣告公司。随着自媒體短視訊平台的發展,廣告形式也變的多種多樣,B端投放的短視訊小廣告成了去年的拍攝熱門,尤其以保險行業為最。

之是以能接到包場拍攝的活兒,其實還要歸功于來買咖啡的小姐姐,她是他們公司做拍攝項目的人,覺得店裡的風格非常Fashion,相比于他們在村兒裡找的其他拍攝場景,簡直是王炸。是以就直接合作了8個場次的拍攝,有手機廣告,保險廣告,還有一些情景劇類的廣告。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這種小制作,1個助理,1個燈光,1個攝像,1個項目負責人就組成了這樣的拍攝團隊。男、女演員也都是兼職,根據相關不同甚至還有台本,這種商單拍攝非常快速,場景切換、燈光布置、服裝變化一氣呵成,2-3個小時就能搞定。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我也是非常佩服他們的整套流程與默契程度的。為了創造項目小組的效益,甚至一天要拍2、3組完全不同的商單項目,也是蠻不容易的。但是作為一個喜歡拍視訊的人來說,卻看的津津有味,讓我學習到很多拍攝技巧,燈光布置技巧等等。

這些廣告人非常喜歡喝拿鐵,有的攝影非常喜歡喝美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飲用偏好。

音樂人的生活與打勞工的避暑政策

在夏之初,我接觸到2個人,起初是因為他們每天上午10點左右來到店裡,點上2杯冰美式,喝到中午,然後再來2杯冰美式,聊開心了就走。每天如此,這勾起了我的好奇。

是以等他們再次來店裡的時候,我就帶着準備好的手沖咖啡,跟他們搭了個讪聊了起來。因而得知,他們2個都是獨立音樂人,有自己的工作室和公司,承接一些錄歌、唱片制作的工作。他們就在村兒裡租下了整個小樓作為工作室與住宿之地,就好喝個咖啡什麼的,每次都用喝咖啡的時間出來放風、找靈感,之前周圍沒什麼像樣的咖啡館,咖啡也不好喝,直到來了我這裡,就覺得咖啡很好喝,是以才會每天都來。就這樣熟悉了之後,每次來都能聊聊閑天,互相問候,也變得很随便,每次都像朋友相見一樣随和,偶爾也會聊聊家長裡短,每次都能聊的很開心。而聊開心的結果就是他們每次與人約談,或者想要跟朋友一起出來喝一杯,肯定都會想到我,有時候店裡忙,顧不上他們,他們也都采用自助形式,自給自足。是以維護好你的客戶,你的客戶就會給你帶來驚喜,我想這就是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吧。

另一個好玩的事兒,就是一家裝飾公司把整棟樓租了下來,但入駐很匆忙,夏天很熱,空調還沒裝,一堆做裝修設計的員工被熱的受不了,跑來我們這裡蹭空調,辦公、約談客戶。後來跟幾個設計師聊熟了,有一天,他們一個部門的上司說,能不能下午過來辦公。因為空調在修太熱了。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我答應了(主要是那幾天生意也不好),他們的加入明顯提升了營業額。就這麼着,連續來了3天,這3天的營業額就非常的美麗。

我隻想說,互幫互助,遠親不如近鄰。

做咖啡也能為社會做貢獻

老話常說:“達則兼濟天下”。我雖然還沒這能力,也沒到這境界,但也想通過自己的學識給社會帶來一些什麼,可惜一直沒成功,沒想到轉做咖啡這行之後,機會就這麼悄然的出現在你的面前。

這次的機會,也是因為我當時報名參加SCA烘焙師課程認識的同學。她本身有咖啡館和公司,也對接着一些政府方面的業務。每年北京市殘聯會給各區殘聯一筆活動經費,就是為了讓殘障人士可以學習一門手藝,給他們提供一個能夠就業的機會或者是一種社會關愛的行動吧,是以總會尋找各個行業的老師來給授課。

2021年同時開課的地方有點多,她自己的人不夠了,是以想起了我,我一聽這完全符合我做咖啡的初衷嘛,是以就答應了下來。一共8天時間的課程,有實操,有理論,有體驗。我還很認真的準備了課程大綱以及授課PPT。就這樣開啟了我8天的課程。

項目方已經幫助備好了物料和裝置。從咖啡機、磨豆機、咖啡豆、牛奶、虹吸壺、手沖、法壓壺等裝置一應俱全。我隻需要按照自己的節奏準備就好了。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第一天的授課仍然讓我大受震撼,來了30多人,其中有2個是街道辦的從業人員和老師。參與課程的殘障人士中有盲人、智力略微不足的、肢體有些殘疾的、有耳朵不太好的,總之各不相同,也讓我對這種授課形式有了更深層的認知。

我把課程基本分為了2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精品咖啡,第二部分是意式咖啡。

精品咖啡部分是從種子到杯子的過程,系統分享了從種植到沖煮的全部環節,以及常用的沖泡器具。

理論講完,就穿插着手沖咖啡的示範,讓他們圍觀學習,然後進行分組體驗。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3天左右的時間,讓學員見識了虹吸壺、法壓壺、手沖咖啡等精品咖啡的制作工具及制作方法,也普及了咖啡知識,讓大家認識到了咖啡中的酸、甜、苦。也糾正了大家在之前聽到的不準确或錯誤的知識點。

總之學員們收獲頗豐,也覺得挺好玩的樣子。而街道的輔導老師跟我溝通,讓我講的東西再少點,不要讓他們太累,多一些互動,試喝。是以第四天意式咖啡的講解就做了一些調整,要掌握意式濃縮、美式咖啡、牛奶咖啡、抹茶拿鐵4款咖啡和飲品的制作方法。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因為意式機操作有高溫蒸汽,是以相對比較危險,一直在強調安全相關事宜。

很多學員在授課過程中表現得都很積極,也有求知欲望,每次都會給他們詳細講解,為了更友善他們了解,我還給他們放了一些産地視訊、咖啡綜藝節目,甚至比賽視訊,在看視訊的時候給他們重點講解,寓教于樂是給這些特殊學員上課的關鍵。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2017年 WBrC世界冠軍 王策

理論課程很快就學完了,剩下的就是學員自行練習,我在旁邊指導,因為3天後,會有區殘聯的上司來視察,并且有一場成果展示。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我主要是給區裡上司做一個簡單的教育訓練總結和彙報,然後就到了學員們進行成果展示。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這次成果彙報完畢,就到結業的時候了,在這8天的教學生活中也認識到了一個新的群體,他們雖然各有各的不便,但從來沒有放棄生活,也沒有放棄自己,都在盡可能的學習對他們有用的知識,不論是變成愛好,還是有心想要當做今後的就業方向,我都希望,我幫他們打開了一扇窗。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結業合照

其實除了講課外,我還與這些學員閑聊了一下,他們基本在30-60+之間,跨度比較大。這些人裡隻有3、4個人經常喝咖啡,其他大部分基本上以喝茶或飲料為主。

管中窺豹,中國咖啡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消費者也有待挖掘。從這些個例中也發現,很多人對咖啡的了解有些偏差,多半是市場營銷導緻的。

而我的目的,是希望更多人,糾正錯誤觀念,傳遞正确咖啡知識。引導大家喝上一杯好喝的咖啡。

我的咖啡生活

我的生活、工作中都是圍繞咖啡展開的。每天早上雷打不動一杯咖啡,才能喚醒我一天的精神核心。作為一個咖啡烘焙師,以及村兒裡的咖啡主理人,為了能給更多的人帶來有意思的、好喝的咖啡。我也在不斷尋找咖啡生豆,春夏季是每年咖啡豆新産季,進口豆子到港的日子,很多生豆商都會組織杯測會。算了算2021年一共跑了8場杯測會,喝了包含非洲、中南美洲、亞洲等地上百款豆子,從中選出了目前我在售的和店内使用的咖啡生豆。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為了了解市場和同行的狀态,每年的北京咖啡展我都會去,從去年的狀況來看,北京的咖啡展,更加趨向于獨立咖啡館+咖啡生豆的環節。一些老牌的咖啡品牌逐漸退出展覽,咖啡裝置代理商比品牌商自身出現在展覽的等過,感覺北京的展覽逐漸退去專業性,保留更多商業性,個人認為不如上海展。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但是在展覽上也能進行杯測,我也參與了三輪杯測,一直沒有喝到心儀的豆子,但是在另一個生豆商那裡找到了不錯的豆子,我問的時候告知沒貨了,當時還是挺遺憾的。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不過在12月底的時候新貨到了,我就買了點準備試試看,希望能讓更多的人喝到這款吧。

另一點,是要關注北京同行的動态,是以把出展會的咖啡館喝了一遍,發現特殊處理法充斥市場,風味指向明顯,不酸、不苦、甜滋滋是目前市場的風向标。

咖啡這門生意,見證形形色色的生活趣事

同時,也看看咖啡大賽中比賽選手有沒有什麼新的沖泡思路,給我帶來一些靈感,讓我回去能夠推出一些新品。

雖然在四處尋豆,但咖啡館的合作經營并不順利,因為村兒裡的流量實在有限,一直無法做到收支平衡,是以,我的合作方也決定撤出換個地方繼續運作,但是咖啡方面不再繼續合作,我就在12月初退出了短暫的咖啡館經營。

雖然退出線下實體經營,但始終堅持做咖啡烘焙,把咖啡豆和挂耳咖啡帶給愛喝咖啡的朋友。

最後

目前我仍然堅持做咖啡烘焙的工作,發現好喝、有意思的咖啡。也準備重點關注我們雲南自己的咖啡,其中有一款是我常年在做的,1月初的時候,又發現了一款很有意思的豆子,我還在調整烘焙方案,希望可以盡快推出跟朋友們見面。

新的一年,我又找到了新的工作方向,年後就會從事某生豆貿易商旗下新成立的子品牌的品牌營運及品控方面的内容。屆時會玩出不一樣的咖啡喝法,如果你在北京,歡迎來找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