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一代一雙人,争教兩處消魂〞,納蘭公子曾把發妻盧氏視為已生唯一的知己。她的亡殁直接讓納蘭成為了最後一位〝千古傷心詞人〞(納蘭之前有秦觀、晏幾道)和最後一位〝一片傷心〞的代言人。斷腸淚零與傷惆怅,是納蘭兩大鮮明的主旋律。〝那能寂寞芳菲節,欲話生平。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淚暗零〞,〝惆怅離情,莫說離情,但得涼宵總淚零〞,〝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都在續寫納蘭〝人間所事堪惆怅〞清淚暗零的一阙阙悲歌。
納蘭公子稱自己是〝人間惆怅客〞,他最為出名的那三句詞〝我是人間惆怅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高度概括了納蘭〝多情自古原多病〞的一生。納蘭的一片幽情與一腔幽怨,隻能是消極浪漫。内心熱情如火的納蘭,在愛妻盧氏幽壤深埋之後,他似乎隻能〝悲落葉于勁秋,懷柔條于芳春〞了。
〝旋拂輕容寫洛神,須知淺笑是深颦〞,〝洛神風格麗娟肌,不見盧郎年少時〞,納蘭已表現出與妻子相見恨晚之感。〝一生一代一雙人,争教兩處消魂〞,納蘭在向所有人炫耀他們是一對神仙眷侶,說明此時盧氏已完勝納蘭初戀在納蘭心中的地位。
納蘭的一生似乎都被苦澀的淚水所充斥,無限傷心的追憶與思念,繼寫着納蘭餘生的愛情主旋律。 納蘭經曆了與初戀的勞燕分飛,殿試前的名落孫山,盧氏與納蘭的婚姻初始階段,納蘭深陷對初戀的肝腸寸斷而無法自拔,盧氏可能會遭到納蘭的冷遇。盧氏魂歸幽冥異路之後,對這段〝為期不長〞的冷遇也曾感到深深自責,〝淚咽卻無聲,隻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盧氏到底用什麼魅力征服納蘭,讓納蘭将她視為畢生唯一知己的呢? 盧氏是才女的證據就在納蘭詞作中,〝賭書消得潑茶香〞,納蘭将妻子盧氏比作才女李清照,将他們的夫妻關系比作李清照和趙明誠,似乎每一次都以納蘭的認賭服輸而宣告結束。
盧氏不僅美貌與才華并存,不僅讀萬卷書,還有大格局與大視野。盧氏不僅智商超群,還善于用情商與靈商調節生活情趣。 〝欲眠還展舊時書,鴛鴦小字,猶記手生疏〞,這是盧氏給納蘭寫情書時欲說還休的畫面。
人事多錯迕,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盧氏去世。 〝一片傷心〞成就了納蘭多情詞人的形象,從《南鄉子》〝隻向從前悔薄情〞到《山花子》〝人到情多情轉薄〞,再到《虞美人》〝薄情轉是多情累〞,不難看出納蘭字裡行間透露出的自責不已。納蘭像極了一名帶着精神枷鎖的〝文字囚徒〞,暫時關閉了他感情世界的〝心窗〞。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鈎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栖蝶。
——《蝶戀花》
環是圓形玉器,玦是半圓玉器(鴻門宴上範曾示意項羽殺掉劉邦,舉的就是玉玦)。天上的孤月雖然辛苦忙碌,虧了又盈盈了又虧,好歹每月還有一次月圓之時。這輪孤月是納蘭傷心無限的見證者,他與盧氏陰陽兩隔,今生今世永無〝月圓〞的機會。燕子喃呢,雙蝶繞叢,納蘭的孤單身影也在月色的映照之下漸變蒼茫。
〝不辭冰雪為卿熱〞化用了荀奉倩在十冬臘月,脫光衣服站在冰天雪地中,隻為給高燒不退的妻子實體降溫,但終究沒能挽回妻子的性命。《眼兒媚·中元夜有感》〝欲知奉倩神傷極,憑訴與秋擎〞,又一次用荀奉倩的典故來證明他與盧氏此生情深緣淺。納蘭詞很少用典,這裡也是表達與盧氏陰陽兩隔,他卻無能為力。
〝唱罷秋墳愁未歇〞,化用了李賀《秋來》〝秋墳鬼唱鮑家詩〞。他的這首《蝶戀花》是他悼亡詞中的名篇,是他寫給發妻盧氏再續前緣的招魂幡。《虞美人》〝春情隻道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同樣也是再續前緣的招魂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