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從冰強雪弱到冰強雪壯 這些人立功了

作者:星星飛翔

随着18日下午,北京冬奧會男子速滑1000米決賽落下帷幕,中國冬奧代表團在冰上項目獲得的三金一銀一銅五枚獎牌,已确定被雪上項目獲得的五金三銀一銅九枚獎牌超越。

接下來,中國花樣滑冰雙人滑韓聰/隋文靜和彭程/金楊組合還有很強的實力沖擊領獎台。這樣,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國冬奧代表團将首次出現在冬奧會獎牌數量上,冰強雪壯的局面。從2015年申奧成功,中國冰雪從無法參加全部冬奧大項,到如今在多個雪上項目異軍突起,擁有了統治性地位。

盤點|從冰強雪弱到冰強雪壯 這些人立功了

冰強雪弱責任在前

從曆屆冬奧會設項來看,雪上項目是遠多于冰上項目的。但中國曆年冬奧參賽,在冰上運動成績超過雪上成績,也折射出中國冰雪運動投入的不均衡。在需要更高投入的滑雪場,雪車雪橇賽道,乃至滑雪産業方面,投資力度不大。

北京冬奧會分為七個大項。其中包括三個冰上大項,滑冰、冰球和冰壺;和四個雪上大項,滑雪、雪車、雪橇和冬季兩項。在細分的15個分項裡,冰上有5個,雪上有10個,雪上分項比冰上分項多出一倍。這樣北京冬奧會總計109個小項上,雪上金牌數量達到76枚,也超過冰上金牌33枚一倍還多。

盤點|從冰強雪弱到冰強雪壯 這些人立功了

冬奧會的設項也表明,隻有在雪上項目加大投入,才會有更均衡的獎牌入賬。随着中國在2015年申辦2022冬奧會成功,中國的雪上運動熱潮,也被點燃。北京冬奧會期間,國家統計局公布數字稱,自冬奧申辦成功到2021年10月,全國參與冰雪運動人數為3.46億人,冰雪運動參與率超過24%,“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承諾已經實作。

北京冬奧申辦成功以來,大幅推動社會資本對雪上運動的投入,大幅提升了社會對滑雪運動的參與熱情。可以說北京冬奧會如今的成功,和當年點燃滑雪熱情密不可分。多位17,18歲的新銳,就是在當年立志,要在自己喜歡的項目,為國争光。

盤點|從冰強雪弱到冰強雪壯 這些人立功了

雪上軍團迎來開路先鋒

北京冬奧周期的四年間,有不少來自賽艇,田徑,國術,體操等項目的運動員,通過跨界跨項選材政策勇敢走上“冰天雪地”;而蘇翊鳴,谷愛淩則憑着從小對滑雪的熱愛,靠家庭培養追求奧運目标。這些開路先鋒也努力改變着中國冰雪的面貌。

蘇翊鳴和谷愛淩在成績上是最突出的兩個新銳。有意思的是,早在兩人少年之時就已相識在滑雪場。兩人來自相似的家庭,都是在捕捉到孩子對運動的熱情後,不惜一切地投入,推動小将從業餘愛好成為職業高手。

兩位選手在18歲就來到職業生涯巅峰,令人羨慕。而回顧兩人過往在雪地上的努力,也令人感慨不已。蘇翊鳴在演員道路已經開花結果的情況下,依然全力追尋奧運夢想。為此常年在雪場奮戰,一周最多滑斷四塊雪闆;

盤點|從冰強雪弱到冰強雪壯 這些人立功了

谷愛淩也是從小立志,要在北京家門口參加冬奧會。為此她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訓練參加冬奧會三個項目的角逐。期間訓練的刻苦,和挑戰極限帶來的困難可想而知。随着谷愛淩在三個項目拿下兩金一銀,也創造了中國奧運史上的新紀錄。

跨界跨項選材政策改變了中國冰雪運動版圖。此次參賽的177名運動員來自全國20個省區市,雪上項目中,近一半為跨界跨項選材運動員,徹底改變了冰雪項目從前僅依靠個别省份輸送的情況。從跳台滑雪,到北歐兩項,越野滑雪和冬季兩項賽場,中國既有奮戰多年的老将堅守,也有彭清玥,趙嘉文這樣的新銳投身雪上賽場。

盤點|從冰強雪弱到冰強雪壯 這些人立功了

中國鋼架雪車選手闫文港,從2015年那個田徑場上的懵懂少年,到如今冬奧會賽場上奪取獎牌,闫文港一路闖過技術、心理、經驗等多個關口,幫助中國冰雪在鋼架雪車項目上站上頂尖位置。在雪車,雪橇比賽中,殷正,應清,懷明明這些昔日的田徑好手,将田徑場練就的爆發力施展到雪車雪橇賽道,在冬奧會上取得突破成績,也改變自己的人生。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外人看來長期在冰天雪地裡的訓練堪稱艱苦,對熱愛滑雪的運動員,反而以此為樂。相信也将激勵更多中國冰雪迷,上冰上雪,提升中國冰雪熱度。

盤點|從冰強雪弱到冰強雪壯 這些人立功了

老将堅守推動變化 徐夢桃蔡雪桐劉佳宇

中國冬奧軍團在雪上項目的強壯,也離不開堅守運動第一線的運動員常年的付出。在單闆滑雪,空中技巧等賽場,四屆冬奧元老比比皆是。他們的堅守也夯實了中國在雪上項目的人才厚度。

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中國隊多年追夢的故事最令人動容。自從韓曉鵬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為中國雪上項目摘得首金,中國在随後的16年陷入沉寂。但16年間,中國雪上運動員從沒有放棄追求夢想的勇氣。

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的徐夢桃,賈宗洋,齊廣璞,個個都是四屆冬奧元老。徐夢桃在12年前的溫哥華冬奧會,就已具備沖擊最高領獎台能力的高難度動作。但從溫哥華,到四年後的索契,再到2018年平昌冬奧會,徐夢桃一次次努力,一次次摔傷,始終沒能圓自己的冬奧金牌夢。

盤點|從冰強雪弱到冰強雪壯 這些人立功了

在北京冬奧會上,徐夢桃在混合團體決賽中率先拿到高分,卻因為隊友動作失誤,瞬間與金牌擦肩而過。“那一刻心涼了兩秒鐘。”但徐夢桃随後振作起來。她安慰了隊友,也在随後繼續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在女子空中技巧決賽中,徐夢桃以一己之力,将冬奧會金牌戴在身上,向天長嘯。這是16載追夢後,最好的釋放方式。

徐夢桃的成功也激勵了隊友賈宗洋和齊廣璞。盡管在混合團體出現失誤,賈宗洋還是在男子空中技巧晉級戰拼到最後。在齊廣璞最終晉級後,賈宗洋在結束區為隊友加油呐喊。1990年出生的齊廣璞,早在10年前就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5.0最高難度動作的選手。但受到體能限制,齊廣璞在這個動作的成功率非常低。導緻他“難度王”的稱号有名無實。在北京冬奧會賽前,齊廣璞通過體能訓練,讓身體來到更好的狀态。最終在決賽中,成為唯一成功做出最高難度動作的選手,如願摘金。

盤點|從冰強雪弱到冰強雪壯 這些人立功了

他們是冰雪運動的火種

在冬奧會高山滑雪賽場,孔凡影參加了女子滑降、回轉、大回轉、超級大回轉、全能和高山滑雪混合團體共六個項目角逐。她從高山滑雪技巧項目,轉為如今兼顧技術和速度全部六個項目,堪稱冬奧會高山滑雪人,也點燃了中國在高山滑雪運動的火種。

在單闆滑雪賽場,兩位冬奧元老蔡雪桐和劉佳宇,遺憾與冬奧會金牌再次擦肩。蔡雪桐坦言,作為運動員,冬奧會是繞不開的終極目标。但在冬奧會備戰周期,兩位老将都付出巨大努力,也幫助單闆滑雪運動不斷提升。

盤點|從冰強雪弱到冰強雪壯 這些人立功了

為了訓練體能,兩人曆經專項提升,将狀态達到新的層次。在冬奧會前,蔡雪桐還拿到自己第七個世界杯年度總冠軍。盡管蔡雪桐希望拿這些獎杯去換一塊奧運金牌,但也無法改變這次北京冬奧會的結果。但蔡雪桐和劉佳宇,在單闆滑雪運動方面,給予中國雪上運動的推動是巨大的。蔡雪桐說,希望将來組織訓練營,幫助更多孩子走上單闆滑雪的運動道路。

正如北京冬奧會中國代表團秘書長倪會忠所說,這些運動員,就是中國冰雪運動的‘火種’。這些運動員,或是從小愛上冰雪,或是在冬奧精神感召下走上冰雪賽場,都将成為中國冰雪運動的基礎力量。這些如今的新銳,元老,也将成為未來的元老,教練、管理者,并将帶動更多的人來參與冰雪運動。這些人将使大陸冰雪運動發展的基礎更加深厚,讓冰雪運動的參與面更加擴大。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褚鵬

編輯/張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