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不允許男球員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

在觀看網球比賽時,不知道你是否留意過一個細節,所有的男球員在頒獎儀式上都不戴帽子。在比賽進行中,球員可以戴着帽子和頭帶,但其後的頒獎儀式則必須脫帽。

于是,你就會看到納達爾、德爾波特羅等球員在最後一分結束後,會第一時間摘下頭帶,這已經成了他們的習慣動作。

為什麼不允許男球員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

上周日,ATP250達拉斯站結束了最後的單打決賽,美國大炮歐佩爾卡7-6(5) 7-6(3)擊敗了同胞布魯克斯比,進而打破了兩年的冠軍荒。憑借職業生涯的第三座冠軍獎杯,歐佩爾卡得以重返Top20。

賽後,歐佩爾卡在其社交媒體上貼了一幅圖檔,顯示他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被作為違規行為記錄在案,可能面臨罰款。ATP 規則手冊裡有一條規定是,“在頒獎典禮期間不得佩戴帶有或不帶有徽标的帽子或頭帶”。

為什麼不允許男球員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不允許球員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這難道不是一個很可笑的規定嗎?

有人解釋說,球員脫帽參加頒獎儀式,是出于對頒獎儀式的尊重。在很多重要的場合和儀式上,來賓要脫下帽子,這已經成了約定俗成的禮儀規則。

不過,女子球員則允許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按照上面的思路來分析,這似乎難以講得通。于是,有人進一步指出,女子球員大多戴着空頂帽子,這并不視為有違禮儀。但是,巴蒂在今年澳網女單決賽的頒獎儀式就戴着帽子,并且還是一頂非空頂的帽子。

為什麼不允許男球員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

看來,單純從禮儀的角度來分析這個規定,似乎還難以說得通。

實際上,不允許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主要還是出于商業利益的考慮。

職業網球已經高度商業化,比賽場館不僅是球員的競技場,更是各類廣告的大型秀場。ATP和四大滿貫規則手冊對球員的穿戴有非常詳細的規定,這既是為了維護比賽形象,也是為了維護正常的商業秩序。

為什麼不允許男球員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

比如,溫網規定球員須穿白色衣服參加比賽,并對衣服上的商标尺寸有詳細規定。在比賽開始前,裁判會對球員穿的衣服進行檢查,如果發現他們衣服上的商标明顯超出規定的尺寸,就會責令球員重新換一套衣服。

不僅僅是球員的着裝,包括球員随身攜帶的物品也有詳細的規定,球員違反規定同樣會受到處罰。

為什麼不允許男球員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

同樣還是歐佩爾卡,他在去年美網單打二輪比賽因攜帶了一個商标尺寸超标的包而被賽事方罰款1萬美元。

“他們告訴我說,我包上的商标長度超過了26英寸(約合66厘米),違反了規定。這麼說,我花了1萬美元買了個粉色的包?天啦!”歐佩爾卡無奈地說,自己又不能在上場前專門測量包上商标的尺寸。但裁判解釋說,歐佩爾卡應該在上場前先自行測量一下,處罰隻是依規則行事。

為什麼不允許男球員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

網球比賽現場有很多觀衆,電視轉播會将畫面傳遞到全世界,觀衆目光所及和電視鏡頭所及之處都是做廣告的好地方。賽事方絕不會對這些地方放任不管,他們對此制定了非常詳細的規則。

再比如,蒂姆在某站比賽局休期間請從業人員通知團隊給自己送飲料,由于蒂姆代言的“紅牛”飲料不是賽事方的指定贊助商,從業人員在将飲料送進來前要把外包裝撕掉,并且蒂姆要把飲料倒入賽事方的杯子中飲用,以確定觀衆和轉播鏡頭都無法看到這款飲料的商标。

為什麼不允許男球員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

好了,我們還是回到不允許男球員戴帽子出席頒獎儀式的話題。了解了前面的内容,相信你就會明白職業網球對商業廣告的管控到了何種精細的程度。

球員所穿的衣服上面都有商标,賽事方總不能讓給球員脫了衣服參加頒獎。但是,在頒獎儀式上,電視攝像和照相機會更頻繁地給出球員的臉部特寫,如果戴着帽子的話,那麼帽子上商标就特别吸引人的注意,這相對于給帽子制造商免費做了大大的廣告。這大概是賽事方不允許球員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的重要原因。

為什麼不允許男球員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

細心的讀者已經發現,本文所配的圖檔全都是球員戴着帽子參加頒獎儀式。其中:納達爾在墨西哥阿卡普爾科頒獎儀式戴着帽子,那是賽事方特别安排的傳統。其餘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基本上都發生在很早之前,那時大概還沒有此條禁止性規定。

如果你知道近年來有男球員戴着帽子出席頒獎儀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雲卷雲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