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銅奔馬為何飽受質疑?蹄下之物道出事情真相!

銅奔馬

1969年10月, 甘肅省武威縣發現一座東漢晚期(公元186-219年)的大型磚石墓葬,古墓中出土金、銀、銅、鐵、玉、骨、漆、石、陶等珍貴文物共231件,古錢币2.8萬餘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支99件銅車馬武士俑組成的儀仗隊,包括39匹銅馬、1隻銅牛、14輛銅車、17件武士俑和28件奴婢俑,是目前國内發現的數量最多、陣容和氣勢最雄偉的漢代銅車馬儀仗隊,在儀仗隊最前面帶頭的,邁着對側步伐(俗稱順拐)的馬匹,正是備受世人、格外關注的銅奔馬。

銅奔馬為何飽受質疑?蹄下之物道出事情真相!

馬踏飛燕

銅奔馬重約7.15千克,高34.5厘米,長45厘米,寬10.1厘米,其整體造型、矯健精美。馬的造型呈奔騰狀,頭微左偏,馬頭上是雄勝,兩耳如削,雙目圓睜,鼻孔奮張,作昂首嘶鳴、頭頂的鬃毛和後面的馬尾一緻向後方飄飛,渾圓的軀體呈流線型,四肢修長且動感強烈,三足騰空,飛馳向前,右後蹄踏于一飛鳥之上,飛鳥展翅,驚愕回首,正襯托出奔馬飛躍迅捷,疾如閃電。奔馬全身的着力點集中在飛鳥之上,既表現了奔馬風馳電掣般的速度,又巧妙利用飛鳥的軀體以及展開的雙翅,擴大了奔馬着地的面積,巧妙地集力學平衡與雕塑美感于一體。

銅奔馬為何飽受質疑?蹄下之物道出事情真相!

銅奔馬聲名鵲起

如今,這件造型如此精美的銅奔馬,出土以後被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為該館鎮館之寶。1971年9月19日,曆史學家郭沫若先生參觀甘肅省博物館時,見此物藝術造型優美、鑄造工藝精湛、其藝術與考古價值不可估量,不由心生稱贊道“此物乃世界一流藝術珍品”,并留下“四海盛贊銅奔馬,人人争說金縷衣”的藝術瑰寶。之後便推薦它去北京參加了故宮舉辦的全國出土文物展,一經展出都驚呆了史學界與考古界;同時也重新整理了國内熱搜排行榜,榮登熱搜榜一。1973年,一路小跑先後去了英、法等12個國家,所到之處,驚呆了老鐵,這是什麼造型器物,從來沒見過算是讓外國人開了眼,自然吸粉無數、紛紛打卡拍照。1983年被國家旅遊局确定為中國旅遊标志;它的形象便出現在全國各地,俗稱“立馬滾蛋”。1996年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鑒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珍貴文物。

銅奔馬為何飽受質疑?蹄下之物道出事情真相!

像這種背景如此強勢的國家級文物,為啥學術界對銅奔馬命名的争議會有如此大的反響?,據了解,當事人在參加各種競賽之前,原本是沒有名字的,之是以有人稱之為“馬踏飛隼”或“馬踏飛燕”等稱謂,那是人們對于蹄下飛鳥大膽地推測與論證的結果。

銅奔馬命名争議頗多

關于銅奔馬的命名和馬蹄下的飛鳥,長期以來一直有着很多争論。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一是“銅奔馬”說。銅奔馬的造型雄駿非凡,它昂首嘶鳴,馬蹄騰空,作風馳電掣般地奔馳,因而,稱為“銅奔馬”。因為是由青銅制成,也稱“青銅奔馬”,這也是對這具銅馬俑最早的稱法; 二是“馬踏飛燕”說。雖然“銅奔馬”的稱謂比較直覺明了,但原任甘肅省博物館的臨時負責人王毅同志認為這具銅馬俑的精妙之處是其後蹄下踏一飛燕,僅以“奔馬”名之,顯然不足以表現其浪漫主義意境,是以,将其稱為“馬踏飛燕”,以表明用飛速最快的鳥襯托馬速,而鳥中飛速最快者正是飛燕,并得到了郭沫若先生的首肯。之後,這個名字就廣泛地流傳開了; 三是“馬踏龍雀”說。針對“馬踏飛燕”之說,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認為銅馬俑所踏飛鳥,從造型看不像是燕子,而是龍雀,是以認為應該是“馬踏龍雀”或“馬超龍雀”;

時至今日,無論是“馬踏飛燕”說,還是“銅奔馬”說甚至後來“馬踏龍雀”以及“馬超龍雀”等諸種稱謂之外,而學術界對于銅奔馬的命名解釋,一直争論不斷。迄今為止始終還沒有一個公認的結論,但人們仍然習慣地稱馬踏飛燕或銅奔馬。而官方為了避免産生歧義,根據國家文物局關于藏品定名的統一标準(即曆史文物定名一般包括三個部分:時代、款式、作者;特征、紋飾或顔色;類别、器形或用途。而對于銅器,有銘文的以銘文為主。無銘文者,以其制作特點、出土地點或以紋飾為主),統稱為“銅奔馬”。在我看來,銅奔馬這個名字雖然簡明扼要,但漏掉了馬蹄之下的飛鳥,而學術界對文物命名讨論,那真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老鐵,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