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會“頂流”:18歲的谷愛淩

(北京冬奧會)冬奧會“頂流”:18歲的谷愛淩

中新社張家口2月18日電 題:冬奧會“頂流”:18歲的谷愛淩

中新社記者 陳林 王禹

在18歲的北京冬奧會冠軍谷愛淩家中,有一張特别的桌子。上面放着這些年赢得的所有獎牌。不過,剛剛得到的三枚冬奧會獎牌,她并不打算也放在那裡。幾年前,谷愛淩就在自己房間窗戶上留好地方,“專門給我的奧運獎牌”。

冬奧會“頂流”:18歲的谷愛淩

2月18日,2022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頒獎儀式舉行,谷愛淩領取金牌後展示在本屆冬奧會獲得的2金1銀共三枚獎牌。 圖檔來源:ICphoto

這個從小在美國長大、有着中國血統的女孩,受喜歡滑雪的媽媽影響,從兒時起就開始練習滑雪,并取得耀眼成績。幾乎每年暑假,她都會和媽媽一起回到中國北京。這裡是媽媽出生、長大的城市,這也是她眼中的“回家”。

谷愛淩被中國網友熟知,源于3年前在社交平台釋出的消息:“我很驕傲能夠在三年後代表中國征戰北京2022年冬季奧運會。”

此前數月,為參加2018-2019國際雪聯單闆滑雪U型場地世界杯,她第一次來到了張家口崇禮。彼時,已被确定為北京冬奧會雪上項目主要舉辦地的崇禮,正通過舉辦系列國際賽事,積累着經驗。

冬奧會“頂流”:18歲的谷愛淩

2月18日,中國隊選手谷愛淩在比賽中。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再來崇禮參加比賽,她已是冬奧會上公認的“頂流”。在天才高手、傳奇老将雲集的賽場,奪下一金的谷愛淩更是自帶流量,開始向更多金牌發起挑戰。此間,幾乎她的每一次出現,都能為網絡社交平台“貢獻”熱搜,即使隻說了“愛吃韭菜盒子”或“給媽媽打了十個電話”。有40多個作品的抖音賬号,粉絲數達1500多萬。她的微網誌粉絲,超過550萬。

谷愛淩也是賽後在混采區停留時間最長的運動員之一。從業人員用一個大盒子,也很難裝下記者們的錄音裝置。賽後新聞釋出會,椅子一加再加。她的離場,也需安保人員協助。媒體大巴車,還常會聽到不同國家記者,在談論“谷愛淩”或“Eileen Gu”。

作為18歲的姑娘,“青蛙公主”個性十足。為讓别人一眼認出自己是女孩,她刻意在頭盔外露出兩縷長發;把“龍元素”融入比賽服裝、頭盔、滑闆上,她直言“我不想做人,想當(一條)龍”;等分時吃韭菜盒子、混采時吃包子、賽後想吃涮羊肉……熱衷成為中國“美食家”的她,更是毫不掩飾“愛吃”本性。

賽場摘金奪銀的同時,她場外也表現出成熟一面。看到對手失誤,會快速上前擁抱安慰;面對質疑,多用幽默巧妙化解;走過混采區,會熟練切換着英語或國語、合理配置設定着在每個采訪區的時間;接招“議題陷阱”,她說中國和美國都要感謝,她的使命是将體育作為一種團結的力量。

她愛交朋友,U型場地加拿大、美國隊很多隊員都是“特别好的朋友”。她喜歡滑雪,認為這是個有機會去打破國界、和對手一起打破人類極限的運動。彼此去分享交流這項運動,“是最大、最好的樂趣”。

她還善于發揮設計優勢,把中國元素、文化和喜歡的精神同所有人去分享。多個國家滑雪名将的滑闆,都有她設計的“龍元素”圖案。

18日上午,結束了全部比賽的谷愛淩,在本屆冬奧會共收獲2金1銀,創造了新的奧運曆史。最後一輪比賽中,已确定奪冠的她“破例”沒有挑戰更高難度,而是“做了一些比較好玩、搞笑的動作”,快樂享受着。

冬奧會“頂流”:18歲的谷愛淩

2月8日,在北京首鋼滑雪大跳台舉行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決賽中,中國隊選手谷愛淩奪得冠軍。圖為谷愛淩慶祝。 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晚間,頒獎儀式結束後,谷愛淩透露會去參加閉幕式,為她的冬奧之行畫上一個完美的圈。過去十幾天,她用一次次突破,書寫着屬于自己、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的冰雪傳奇故事。對于這位18歲的姑娘來說,或許,這也是新的開始。

她也說過,相比拿到獎牌快樂的短暫,冬奧會給她提供的平台更重要:讓更多人接觸這項運動,看到她對運動的熱愛,“希望她們也能去體驗”。她的賽場對手、衛冕失敗的凱茜·夏普同樣認為,谷愛淩就像個上了發條的機器,有很大能力去推進、改變這項運動。

秋天,谷愛淩将到美國的斯坦福大學讀書。對于未來參賽情況,“跟着感覺走”的她并未透露,隻表示會在恰當時候做決定。的确,這個年齡在她眼裡“很特殊、很有趣”:“有點像小孩”,“也能成熟地去做自己的決定”。(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