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減負提質的昭化答卷

作者:蜀道昭化
減負提質的昭化答卷

“要在一年内使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有效減輕,三年内使各項負擔顯著減輕,教育品質進一步提高,人民群衆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去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的意見》。

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是黨中央、國務院站在黨和國家的事業“後繼有人”的高度作出的決策部署。把學生負擔減下去、把育人品質提上來,廣元昭化教育捧着這份沉甸甸的曆史答卷,在深思、也在行動。

再學教心學 把觀念“轉”過來

減負提質的昭化答卷

2022年春季學期開學後,廣元市昭化區衛子初級中學就将全體教師教育學、心理學的再學習納入“開學第一課”,學習涵蓋專題講座、小組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

“加重學生課業負擔,是學校和教師違背青少年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的外部表現,是違背教育真谛的短視行為。要想把學生學業負擔徹底減下去,必須先把教師的觀念轉過來。”衛子初級中學分管教學教研的副校長範明國介紹說,去年春季學期以來,學校就學生校内外學習負擔先後進行過師生問卷調查、實地查驗。調查結果表明,學生校内學業負擔過重,主要責任在教師,是教師“應試教育”觀念下的産物。組織教師進行教育學、心理學的再學習,主要目的就是讓教師從心理學、教育學中尋求“給學生減負”的理論支撐,進而增強落實“雙減”政策的行動自覺。

轉觀念,成為2021年以來昭化區落實“雙減”政策、“五項管理”要求的頭等大事。昭化教育局帶頭轉觀念,先後修訂完善了教師業績認定辦法、學生學業水準評價辦法,引入了綠色評價,更加注重對學生思維品質形成、個性發展的認定,着力摒棄“一張試卷定成績”的片面業績觀,讓評價的指揮棒指向素質教育、指向學生全面發展的“人才觀”,給“雙減”政策落實提供制度支撐。

聚焦校本研修 把能力“提”上去

減負提質的昭化答卷

減負并非減品質,而是進一步優化“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把育人品質提上去。

昭化區元壩一小為城區學校,學生800餘人,每個年級都有3-4個平行班。“我校以平行班學科教師為細胞,組建年級學科教研組。學科教研組最主要的職能,就是給組内成員賦能。”元壩一小教科室主任李薇介紹說,“減負”最直覺的,就是減少了教師的課堂授課時間、學生課後作業時間。減負不減質,這給教師科學組織課堂能力、作業設計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指導年級學科教研組按時開展活動,進行“五項基本功”訓練,進行集體備課、同課異構,讓教師個人教學在集體智慧、團隊力量下進行。

為給教師提素養增能力,昭化區組建小規模學校聯盟3個,建立了聯合教研機制,推動聯盟内教師互動、研修互促。建立了強弱學校結對機制,中心集鎮4所學校結對農村薄弱學校7所。幫扶學校通過名優師課堂示範、專題講座、小課題研究指導,帶動農村薄弱學校教師專業成長。

優化課堂環節 把效益“增”起來

減負提質的昭化答卷

課堂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主陣地。“雙減”不減責任、不減成長,必須把每一節課堂教學效益提上去。

“提課堂教學效益,我校從優化課堂教學環節入手,剛性要求教師打破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每堂新授課都要具備傳授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四環節。在時間配置設定上三七開,教師每堂課的講不超過12分鐘,給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實踐留足時間,回歸學生課堂主體本位。”昭化區虎跳初級中學教科室主任張家坤說。

元壩中學為昭化區唯一的普通高中,2021年與東辰教育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學校利用東辰教育“六院一中心”資源,持續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科學制定課堂教學标準,引入了“學-交-導-練-悟-結”六環節教學法,着力提升課堂教學品質。

2021年春季,昭化區成立了教育科研中心組,聘任省市級名優教師為成員,就全區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專題研究,着力建設涵蓋各學段、各學科的有效課堂;引導全區教師“簡政放權”,弱化自己的“教”、強化學生的“學”,讓95%以上的學習任務在課堂裡完成。

建好學生社團 讓學生個性發展“實”起來

減負提質的昭化答卷

昭化區實驗國小為廣元窯燒制技藝恢複基地。2022年1月23日,該校與廣元萬安博物館簽訂了館校合協定,萬安博物館将作為該校的研學和社會實踐教育基地,為師生開展社會調查、參觀學習等提供服務。館校合作,将進一步深化該校的陶藝社團建設。

“陶藝社團建立後,我們配備了兼職教師2人,吸引了20餘名學生參加。2021年,第一批學生作品出窯,雖然稚嫩了些,但是孩子們還是為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感到高興。”昭化區實驗國小副校長譚素蓉介紹說,近年來,學校深挖本校曆史文化,結合辦現代學校要求,組建了程式設計、書畫、羽毛球、柔力球等社團26個,要求每個學生選擇1-2項參加。社團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柔力球社團參加了全國大賽,獲得了金獎。

整合課外活動、延時服務時間,開展社團活動,是昭化教育“三全育人”“個性化發展人”的現實舉措。截止目前,昭化區結合地方傳統文化、學生興趣愛好,組建中國小體育社團110餘個、藝術社團130餘個,打造市級優秀學生藝術社團7個。

END

編輯:沈 丹

責編:鄭曉玲

稽核:白 琳

監制:馮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