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雞娃輸給放羊?成長早期,給娃這項自由真的太重要

作者:父母世界

冬奧賽事激戰正酣,賽場上,冰雪健兒激情飛揚、熱血奮戰; 而賽場外,群衆隊伍裡的冰雪熱潮也是一浪高過一浪。

公園裡、冰場上,到處是破宅而出的家長、孩子們,大大小小的冰雪課堂也随處可見。這段時間,給寶寶報什麼冰雪項目,也晉升家長群裡top1話題:

“谷愛淩3歲就開始滑雪了,真是運動訓練要趁早!”

“看來就算是天才,起步也要早!”

有的寶寶剛開始蹒跚學步,媽媽已經躍躍欲試;

有的随大流,看别人都報,咬咬牙也入局了;

還有的家長,被燃起了熊熊的冰雪奧運夢,老早為娃鋪路,準備進入專業訓練模式。

雞娃輸給放羊?成長早期,給娃這項自由真的太重要

雖然“發揚國家冰雪項目”這樣的培養初衷是好的,但不得不提醒各位家長,盡早專門化、全年參與等公認的職業化培養途徑,也許會過早扼殺孩子們對于體育的興趣!

研究表明,孩子們不應該過早專注于一項運動,而這一觀點也得到頂級教練、運動醫學醫生,甚至奧委會官員的支援。事實上,孩子生命早期,同時參與多種運動項目,才是培養“谷愛淩式”全能型人才的正确打開方式。

參加多種運動的孩子

更容易找到自身興趣所在

“一會說打籃球,一會說要學拳擊,總是三心二意,到頭來啥也學不好。”

“上月剛斥巨資報了遊泳課,遊了不到三次就死活不去了,咱也不知道她到底喜歡啥!”

在培養寶寶的某項運動特長的過程中,你是不是也常常被熊孩子“三心二意”打敗,事實上,這樣的“三心二意”,也許并非完全的壞事。

每個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體育運動,比如有的可能跑跳能力弱,但冰感卻很好。尤其是對于5歲前的孩子來說,參加多項運動對手眼協調能力和力量都有好處,一定要讓他多嘗試,才能找到合适的運動。

紐約遊騎兵隊隊長瑞安·麥克唐納,曾赢得過州棒球隊冠軍,高中時曾是全州橄榄球運動員,後來又把注意力集中在曲棍球上。而他的父母從來都非常支援他的決定,并沒有強迫他選擇一個。

作為這種寬容理念的受益者,他決定把它傳給自己的下一代:“你的孩子有很多東西可以探索,你應該讓他們去探索”。

而萊拉·阿裡也曾是拳擊手(也是拳擊傳奇拳王穆罕默德·阿裡的女兒),令人驚訝的是,她在成長過程中并沒有從事體育運動,也從來沒有人強迫她這麼做。她計劃讓自己7歲和4歲的孩子嘗試一些體育活動。

她說:“讓孩子活躍起來很重要,要教他們堅持一項活動,但不要強迫他們認真起來,除非你看到他們真的對某件事有熱情”。

更懂得在未來如何保持競争

雞娃輸給放羊?成長早期,給娃這項自由真的太重要

有一些家長僅僅從實用和功能的角度看待運動,認為參加運動的最終歸宿,在于職業和業餘兩個方向:

就算我的孩子身體不協調,或者說跑得沒那麼快,又有什麼關系!我的孩子又不搞職業體育,将來隻要會跑會跳就可以了。

其實這個觀點實在是大錯特錯,運動對孩子的影響,比大多數家長想的要多得多!哈佛大學的約翰. 瑞迪教授寫過一本書叫《運動改造大腦》,裡面提到——

6歲以前,孩子的身體活動不是靠意識來決定的,不是說我想動才動,而是靠身體來支配的,是身體想動才動。

孩子們通過大量、系統的體育運動,如跑步、遊泳、籃球、攀岩的等多項不同次元的運動,感覺、知覺能力會變得更加迅速、全面、清晰、主動、完整和深入,思維能力和記憶力也會處于積極的狀态,并不斷得到強化。

此外,多項系統的運動能讓孩子與身體做朋友,增強體能、磨練心性,也讓孩子有機會在運動中,探索自我、認識自我、突破自我。

另外,養成長期運動習慣需要意志力,而團體運動又可以鍛煉孩子的合作精神。

在朋友開設的兒童冰雪訓練課程班上,有個小朋友生病了,還要堅持來上課。他對媽媽說,自己一定要去,因為他是隊長,這就是責任心。

總之,運動既是人生競争的提前演習,也是孩子獲知自信、規則、公正、合作、激情的快樂通道,通過多項運動的磨練與洗禮,更能加深孩子對生活的了解和熱愛。

而這正是,孩子在未來人生大舞台上,始終保持活力與競争的關鍵!

未來在運動領域走得更遠

雞娃輸給放羊?成長早期,給娃這項自由真的太重要

有人曾說,痛苦的堅持,遠遠比不上快樂的熱愛!對于奧運場上的職業選手更是如此,唯有真心的熱愛,才足以對抗長期枯燥的訓練,不斷創造超越的奇迹。

然而,在今天以成就為導向的環境中,很多孩子被強迫在更小的年齡就專攻一項運動,無論是網球、曲棍球、足球還是體操。

雖然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得到最好的,但他們不曾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因為教練給予的壓力,孩子被迫反複堅持做一件事,這導緻可能的結果就是,孩子反複受傷,或者更糟的是,精疲力竭。

一項針對芝加哥洛約拉大學1200名青年運動員的新研究發現,參加一項運動的孩子受傷的可能性至少要高出70%。過去的研究發現,過早進入專門化的訓練孩子更有可能精疲力盡,放棄對于體育的熱情。

前奧運會體操金牌得主娜斯佳•柳金表示,小時候她“嘗試過一切”,網球、跑步、滑雪……她的父親瓦萊裡曾是一名奧運會選手,是他把她培養成偉大的體操運動員。

起初,他不讓她參加體操訓練,因為他知道這項訓練方案有多麼具有挑戰性。盡管如此,她還是選擇了它,但在休息日繼續進行其他運動的交叉訓練。她說:“讓你的孩子接觸不同的東西,然後讓他們做他們喜歡的事情,而不是你喜歡的或他們的教練想要的”

對于"冰雪公主"谷愛淩來說,在成長中,她的訓練主場從來不止有皚皚的雪地,除了學習,她興趣愛好一項不落,還個個做到拔尖。在學校,她曾是學校籃球隊和長跑隊的主力,生活中的她精通馬術、攀岩,擅長鋼琴、芭蕾,被各類興趣包圍。

在冬奧奪冠後接受采訪時,她說:“我參加冬奧會,從來不是為了打敗其他運動員,而是打破界限,滑到我的最好。希望這種體育精神能展現給世界,激勵更多的人”。

總之,在運動訓練這件事情上,最大的技巧,就是始終保持初心,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與選擇,讓他們随時随地點燃熱情、随心飛揚,收獲成長的底氣和自信。

推薦閱讀→

雞娃輸給放羊?成長早期,給娃這項自由真的太重要
雞娃輸給放羊?成長早期,給娃這項自由真的太重要
雞娃輸給放羊?成長早期,給娃這項自由真的太重要
雞娃輸給放羊?成長早期,給娃這項自由真的太重要

《父母世界》Parents有償使用Gruner+JahrAG&Co.KG的“Eltern”和Meredith Corporation的“Parents”雜志提供的部分圖文資料。圖檔合作:Veer圖庫、千圖網、千庫網、攝圖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