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考驗音樂的感覺力,花滑選手如何選“劇本”?

北京冬奧會開幕數日,大家每天都在為奧運健兒們呐喊加油,也為冰雪運動之美贊歎折服。作為最受矚目的冰上項目之一,花樣滑冰為大家留下了衆多值得記錄的美妙節目。

考驗音樂的感覺力,花滑選手如何選“劇本”?

2022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團體賽雙人滑短節目隋文靜、韓聰表演。圖/IC PHOTO

衆所周知,花樣滑冰的評分分為“技術分”和“表現分”兩部分。其中,技術分重點考察運動員在節目中規定技術動作的完成,而表現分則包括了:滑行技巧、銜接技巧、表演分、節目内容分和音樂表達分五個次元。在其中,至少後三項都直接與節目中音樂的選用和演繹相關。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音樂指導了運動員在節目中的整體節奏、情緒、速度和力度。運動員怎樣去了解音樂,并結合自身能力去诠釋它,就成為了他們在表現分中取分的關鍵。

在早年的花樣滑冰比賽中,中國選手有時會在技術分上表現出色,但在表現分上吃虧。雙人滑名将、世界冠軍佟健就曾在一次聊天中對筆者提到,中國花樣滑冰早先的訓練中,在音樂的制作、感覺和呈現上相比國外确實有着經驗上的差距,但在2000年後,這一塊受到了明顯的重視,他和龐清的組合也着重提升了與音樂的配合,進步巨大。目前,在他們主理的冰上藝術中心中,會将音樂上的才能作為訓練、選拔運動員的重要标準。

如今,随着訓練中對音樂的重視和國民整體音樂素養的提高,中國的年輕運動員已經普遍能夠更加自如地與音樂進行配合、甚至和音樂一起“玩起來”。以金博洋為例,他既能完成融合了國術動作,中國風十足的正式節目《卧虎藏龍》,也能以2019年大阪表演賽中身着水手服的“蹦迪花滑”成為網絡上的“爆款”。這都意味着我們的運動員已經成為了音樂的夥伴,能夠全方位、自由地随着音樂起舞。

考驗音樂的感覺力,花滑選手如何選“劇本”?

金博洋在冬奧會賽場上表演的《卧虎藏龍》令觀衆印象深刻。圖/IC PHOTO

而在花滑節目的創作層面,音樂則占據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許多運動員和教練将音樂稱為“花滑節目的原點”。

自美國芭蕾舞演員傑克遜·海因斯将芭蕾舞動作和音樂引入滑冰、奠定現代花滑的基本範式以來,利用音樂來構造整個節目的基本概念就成了絕大多數花滑節目創作的第一步——就像拍電影要有劇本一樣,永遠是要最先完成的事。

美國花滑名将傑森·布朗介紹說:“當我們開始創作一個新的節目,首先要有一個概念——這個節目是關于什麼,然後我們就要圍繞這個概念去尋找合适的音樂。”而他和包括麥迪遜·喬克和涉谷兄妹在内的大量頂尖運動員都不約而同地指出:音樂選擇和編創應該是整個創作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他們在每一個賽季都會花費長達數月的時間去決定自己的音樂。

在音樂的選擇中,選手們會從以下角度去考慮:

1. 以前沒有呈現過的;

2. 能展現選手的獨特性和優勢;

3. 必須要令選手非常喜歡,因為練習時每天要聽成百上千遍;

4. 不僅僅是選手喜歡,也要考慮觀衆是否能融入;

5. 同時,評委要能夠欣賞,能夠提高得分。

在選擇好合适的音樂素材之後,選手和他們的音樂制作人需要将這些樂章切成碎片、重新編輯乃至加入原創的作曲,以令它符合節目所需的情緒變化。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花滑賽場聽到的許多音樂都和我們熟知的版本非常不同。美國花滑女王阿什利·瓦格納認為:“直到你的音樂整個四分來鐘,全都由這種零零碎碎的片段組成,你就知道這個音樂可以交給編舞了。”

考驗音樂的感覺力,花滑選手如何選“劇本”?

羽生結弦許多作品的編排有着藝術性。圖/IC PHOTO

在編舞環節,選手和教練首先決定節目中技術動作的種類和具體位置,練熟後他們和編舞師一起填充這中間的部分,令節目情節豐滿、呈現動人。動作編排完成後,服裝師會據此為運動員們制作服裝。節目的初創完成後,運動員将在一個賽季裡不斷演出這個節目,并根據比賽結果對節目進行調整。而在每一個環節,音樂都将随着每一次的改動而改動。

在與音樂配合的過程中,選手和音樂家的溝通有時會達到不可思議的深度。在《春天來吧》的合作之後,羽生結弦再度邀請鋼琴家清塚信也為他改編聖桑的名曲《引子與回旋》,由于用一架鋼琴呈現整個節目十分困難,清塚沒能按期交稿,但羽生結弦卻在拿到音樂後表示“延遲期間清塚先生的心情,也追加到了音樂之中。”清塚表示,羽生在和自己溝通時往往能夠使用音樂術語精準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也可以察覺每次演奏間速率的變化并提醒自己。而在羽生看來,清塚的演奏存在着“獨特的動搖感”,自己原本是記住所有節點嚴密完成的類型,但在與清塚合作的過程中卻開始逐漸捕捉這種不确定的“動搖”并加以配合,最終甚至可以和清塚的現場演奏自由地流動起來。這種深度的互動說明了音樂對花滑選手的重要影響,也展現了一個世界級選手對音樂極其敏銳的感覺和融入能力。

某種程度上,花樣滑冰會類似于一個冰上的“體操+舞蹈+音樂劇”比賽。但有趣的是,除開規定的技術動作之外,花滑呈現出了難以置信的自由度。在上述四個原則的指導下,花滑的音樂選擇幾乎涉及了人類音樂史上的每一個種類。

考驗音樂的感覺力,花滑選手如何選“劇本”?

王詩玥、柳鑫宇在本屆冬奧會上的表演,從選取貓王音樂,到自由滑比賽中青山、綠水服裝滑出中國風旋律,都受觀衆好評。圖/IC PHOTO

這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早期花樣滑冰以芭蕾舞動作和芭蕾舞劇音樂為主。1932年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上,花滑比賽中第一次出現了配樂:一支曲子由現場樂隊循環演奏,選手們無法自選曲目。随後,交響樂、歌劇、音樂劇和影視配樂的運用也逐漸增加,标志着花滑逐漸與時俱進的發展。選手們也常常選用标記當下時代的曲目來演繹,例如2012年電影版《悲慘世界》上映後,包括淺田真央、梅德韋傑娃、金妍兒、本田真凜在内的一衆名将都選用了其中《I Dreamed a Dream》《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等段落。2018年,傑森布朗則選擇了大熱的音樂劇《漢密爾頓》參加全美錦标賽。

在裡程碑式的2014年,帶有歌詞的音樂被開放在花滑比賽中使用,更令花樣滑冰的音樂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流行音樂在花滑中出現的機率大幅增加。2021年全美錦标賽就出現了選用Duft Punk和Billie Eilish等音樂人作品的節目。我們可以看到以音樂作為媒介,花樣滑冰和流行文化不斷地深度融合。2011年南韓就推出了花滑名将金妍兒為主評審的電視節目《金妍兒的kiss & cry》(kiss & cry指的是花樣滑冰中選手等待分數的區域),許多當時頗具人氣的唱跳歌手都去參加了這個節目,而金妍兒本人也和IU一起推出了主題曲《冰花》,展現出了不錯的唱功。

同時,備受世界矚目的各項花樣滑冰大賽,也成為了将音樂作品展現給世人的重要視窗,其中中國音樂作品也不例外。1995年,中國第一個花滑世界冠軍陳露在世錦賽上選用了電影《末代皇帝》的配樂并融入了敦煌壁畫中的舞蹈動作,一舉奪冠。但這畢竟是由坂本龍一創作的意大利導演電影中的音樂,于是3年後,陳露又帶着原汁原味的中國音樂《梁祝》來到了長野冬奧會賽場,獲得銅牌。自此中國選手越來越多地選擇中國音樂作為參賽曲目,這也令中國音樂的影響開始擴散到華裔、亞洲選手和全世界更多選手之中。

2014年,澳洲運動員布洛克裡選用了周傑倫《不能說的秘密》中的配樂開啟了自己的賽季,甚至用它參加了索契冬奧會。華裔運動員陳凱倫則兩度分别帶着《十面埋伏》和《梁祝》參加了全美錦标賽。在中國向世界展示自己,分享文化話語權的程序中,花滑賽場上的中國音樂也成為了非常不錯的視窗。

音樂是花樣滑冰中至關重要的劇本,随着音樂的選擇變得越來越自由,花樣滑冰也逐漸充滿了越來越多的可能性。相信這項運動與音樂的深度融合将為花樣滑冰愛好者們帶來更多的欣賞趣味,也會令更多的音樂聽衆走進花樣滑冰的世界,而越來越多花滑賽場上的中國音樂,也會和北京冬奧會一道,成為讓世界了解中國、愛上中國的契機。

□優作(樂評人)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吳興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