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究成果 | 鞠建東等:疫苗接種在美國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的作用

作者:清華五道口
研究成果 | 鞠建東等:疫苗接種在美國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的作用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東與研究員陳骁、黃漢偉、孫若琰及博士後張佳梁撰寫的文章Impact of vaccination on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U.S. states (《疫苗接種在美國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的作用》)于2022年1月28日正式發表于SCI期刊、Nature雜志集團刊物Scientific Reports。

研究成果 | 鞠建東等:疫苗接種在美國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的作用

注:所有作者為共同貢獻作者,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序。

作者感謝K.E. Warner和S. Mennemeyer的寶貴意見。

文章摘要

世界各國政府正在積極推行大規模疫苗接種計劃,期望通過疫苗接種來結束新冠 (COVID-19) 大流行。盡管随機對照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的結果顯示輝瑞和莫德納疫苗的有效性很高,但基于人群資料對于疫苗在真實世界中有效性的學術研究依然有限。本文基于美國在疫情流行期間推行疫苗接種的背景,評估了新冠疫苗接種早期階段在人群中的有效性,并預測了在美國實作群體免疫的路徑。

首先,本研究采用了回歸分析的計量經濟學技術(通常用于評估政策或事件的影響),利用美國州級資料,來評估早期疫苗接種在疫情持續爆發期間的作用。各州接種疫苗人數和總人口的實際比例随着時間推移存在顯著差異,是識别疫苗接種效果的關鍵變化來源。通過比較啟動疫苗接種計劃前後各州新增感染的增長率,以及新增住院的增長率,我們評估了疫苗接種對新冠大流行的控制作用。從美國2020年12月開始接種疫苗到 2021 年 3 月上旬的時間段,估計顯示,疫苗接種共計避免了440 萬的新增感染人數(從3300萬到2860萬),避免了約 12 萬的新增住院人數(從89到78萬),相當于将總人口感染率降低了1.34 個百分點(從 10.10% 到 8.76%)。

根據早期疫苗接種計劃的趨勢,本研究建立了一個帶有疫苗接種的易感-感染-康複 (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 SIR) 模型來預測群體免疫。通過資料拟合對群體免疫的影響因素進行預測發現,疫苗接種速度越快、對疫苗猶豫程度越輕、疫苗有效性越高,可以越快實作群體免疫。然而,一方面,由于美國普遍存在對疫苗猶豫接種的現象,一定比例的人口可能始終不會接種疫苗;另一方面,疫苗針對新變種的有效性有所減低,這些因素大大推遲了模型預測的群體免疫日期。上述對早期疫苗接種在真實世界中效果的評估和群體免疫的預測結果增進了學術界對于新冠疫苗接種的了解,可以為未來的公共衛生政策提供參考和支援。

期刊介紹

Scientific Reports是隸屬于自然雜志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 的SCI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是一本開源期刊,發表來自自然科學、心理學、醫學和工程學各個領域的原創研究,其近5年的影響因子為5.134。根據科睿唯安釋出的2020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Scientific Reports是全球被引用次數排名第 6 的期刊,2020年被引用次數超過 540,000 次,在政策檔案和媒體中受到廣泛關注。

作者介紹

鞠建東

研究成果 | 鞠建東等:疫苗接種在美國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的作用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主任、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主任,上海财經大學商學院特聘教授,中國國際貿易研究會主席;研究領域集中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産業組織,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等國際一流學術雜志上發表多篇論文,曾獲2016年浦山世界經濟學優秀論文獎,2020年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著作論文獎經濟學類一等獎,2021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認定為“北京高校優秀專業課(公共課)主講教師”。

陳骁

研究成果 | 鞠建東等:疫苗接種在美國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的作用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講師,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研究員。博士就讀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從事國際貿易相關研究,主要方向為structural trade與open macro。多年來一直緻力于國際貿易理論相關研究,在多地區要素與産品動态流動議題上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基礎。曾于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世界經濟》《南開經濟研究》等中英文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數篇,且有多篇工作論文參會或在投。

黃漢偉

研究成果 | 鞠建東等:疫苗接種在美國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的作用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目前擔任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經濟與金融系助理教授,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運作中心和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研究員。2018-2019年就職于倫敦大學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産業組織理論和發展經濟學。教學方向包括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宏觀經濟學。擔任多家國際期刊審稿人,關于英國脫歐的經濟影響的研究受到Bloomberg、The Economist、Financial Times 等多家媒體報道。目前主要研究課題包括全球價值鍊,全球生産網絡和全球性流行病的經濟影響。

孫若琰

研究成果 | 鞠建東等:疫苗接種在美國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的作用

密歇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碩士,威廉瑪麗學院大學。現為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UAB)公共衛生學院,衛生保健組織與政策系的助理教授(終身教職軌),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研究員。關注健康經濟學和運籌學/決策科學領域,在研究中将代理人模型,經濟計量分析,社會網絡分析,數學模組化和最優控制等多種計量方法,應用于研究公共健康行為、評估公共衛生幹預措施。工作基礎和目前工作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傳染病的數學模組化;2)分析社交媒體資料以模拟新冠疫情COVID-19趨勢;3)評估公共衛生幹預政策的成本效益。

張佳梁

研究成果 | 鞠建東等:疫苗接種在美國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的作用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博士後,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助理研究員。2015年獲北京大學理學學士、經濟學學士學位,2020年獲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期間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赴多倫多大學經濟系通路(博士聯合培養),研究領域包括國際貿易、發展經濟學。研究成果被Review of Finance, 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接收,并有多篇工作論文于國際一流英文期刊在審或在投。曾獲得北京大學廖凱原獎學金、北京大學博士生一等學業獎學金、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國家獎學金等榮譽。

研究成果 | 鞠建東等:疫苗接種在美國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的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