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注兩個機會

作者:知新派
關注兩個機會

你好,我是朱利安。

今天周四,創業闆上午夠硬,領漲兩市,市場繼續溫和放量。

中午烏克蘭扔炸彈有點兒影響,話說這炸的是親俄地區,卻賴給老毛子,也是醉了。

畢竟美國已經提前預告了2月16日老毛子開火,怕打臉了,隻有叫小弟自己動手。

最終A股收市整體走成了倒V型,個股從上午的漲跌各半,變成下午的普跌,避險情緒升溫,炸闆率創近期新高。

滬指沖20日均線受阻,創業闆10日均線的橋頭堡則剛剛站穩,還需要鞏固陣地。

主要亮點在于锂電闆塊整體多點開花,特别是上遊锂礦領漲,持續演繹周一我談過的強勢邏輯。

好消息是,單殺成長股的階段已經過去了,前期的成長股底部基本确認。

因為,無論國内或外圍的流動性預期,短期都趨向樂觀。

首先是前天,央媽超額1000億續作MLF,“價平量增”,而去年同期是等額續作,“價平量穩”。

昨夜,美股開盤大幅下挫,為即将公布的美聯儲會議紀要提前做好風控準備。

結果,會議紀要強調了“保持靈活”的重要性,但在3月份預期的升息幅度或縮表計劃方面卻沒有透露新線索,看起來比預期略偏鴿派。

标普500指數收複失地,對美聯儲短期内政策行動更敏感的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

情況正朝着邊際樂觀發展,不過未來有幾個潛在的反向作用力:

  1. 俄烏再次反複,引發油價再次上行,制造更多通脹壓力
  2. 3月2日美國發表通脹和就業資料,以及随後的美聯儲經濟景氣報告褐皮書
  3. 美聯儲官員放炮,發表鷹派言論,直到3月議息會議前一周左右進入靜默期
  4. 3月17日議息會議正日,究竟漲25基點,還是50基點,圖窮匕見

第一條,具體情勢真正結束時間未明确,不過影響力可能在遞減了,參考今天中午烏克蘭扔炸彈的事。

第二條,日子還早,要浪還有時間,第三條更可能緊随其後密集出現,而最後一條應該就是決定性的了,如果沒有50基點,估計美股會慶祝吧。

結合内外線索來看,對于雙高賽道成長股(高景氣+高估值)這類的流動性敏感資産來說,整個2月下半月應該會是相對不錯的反彈視窗。

多面驗證來看,風電光伏應該也算新基建,兩會前仍有很強的政策面預期,上一篇說過今年招标節奏較往年有所提前,其中風電最近降本的邏輯演得更好,進而展現更好的彈性。

這是我看到的第一種機會:成長股反彈。

以上隻是短線視角,但落實到超短的決策而言,真做小級别右側的老司機自己該上車都上車了,對雙高成長股,穩妥政策仍然是不追漲,隻追跌,小級别右側也要懂得小級别高抛止盈。

未來的主要難題,仍是基金退潮,錢不夠用,因為今年基金受傷遠比去年要重得多:

關注兩個機會

和雙高成長對應的概念,則是中信建投首席政策官陳果最近提出的配置主線“三低一改”,即低位、低估值、低擁擠度基礎上,有基本面邊際改善預期。

其實這是重新包裝了很多去年走勢一般的闆塊,試圖糾偏去年擠破頭買賽道的行為,方向涵蓋了新舊基建/穩增長和困境反轉/周期拐點。

舉例來說,我看早了一年的,主營環衛裝置、環服業務的福龍馬(去年還叫龍馬環衛)

這是自己揭瘡疤了,雖然這兩三年我有東方電纜這種從棄子看到香饽饽的驕人戰績(翻了3倍),但也難免有看錯的(或者看太早)

一年來關于福龍馬這票,留言罵我的人有不少。它是做政府生意的,邏輯主要不是央國企驅動,而是地方政府驅動,是以它某種程度和土地财政綁在一起了,去年完全就是困境年。

目前大約12-13倍的滾動PE,低估值已經反映了困境邏輯,前陣子它已經兩度踩了12元上方,上次的反彈到年線遇阻回落,這次則在半年線/半季線附近做了個長上影,形态有點類似去年12月24日那樣。

關注兩個機會

從政策周期來看,中長期它有機會赢來邊際改善(環保股最近做的就是這預期),能算是成本效益之選。

短期有個壓力在于一季報的同比基數偏高,目前它的月度環服中标公告,也表明了它的基本面拐點未至。

不過,資金的合力已經做出周線複合底背離、月線即将迎來金叉的架勢,顯示它的中長期關注價值。

關注兩個機會

短線而言,這兩天環保股走強,我估摸着如果以破12元長期重要支撐位(20年2月完成極性翻轉,上圖突破120周線處)即無腦止損的紀律,投機個15%,也不失為可選項。

以上絕非具體推薦,僅舉例說明,類似這樣“三低以上,一改未滿”的公司,應該還不少,這時拼的就是資訊、了解,還有對技術面的敏感度了。

這就是第二種機會:困境股修複。

回說大勢,中線視角來看,傳統行業/三低一改的邏輯相對會更靠前,可能受益偏謹慎的市場風格,先得到估值修複。

而高景氣賽道,需要等流動性預期持續修複,基金發行也從冰點複蘇,之後才能真正起來,重拾上行趨勢。

困境反轉則已經進入相對高位的博弈階段,旅遊機場等前期沖高了進入調整期,大家也開始發現豬肉好像不是很容易玩。

以上提到的各大方向,後續一段時間都會上演對資金的争奪,本質還是存量博弈,薅羊毛不容易,賺大更是不簡單。

若對短線擇時沒把握,保持中等倉位看戲,也不失為好政策,參與右側一定要設定好止盈止損紀律。

所述文章内容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關注兩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