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醫保健】春捂知多少?常言道“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适當的“春捂”,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春捂

作者:健康南陽

【中醫保健】春捂知多少?

常言道“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适當的“春捂”,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春捂”呢?

“春捂”是防風寒入體

春天萬物生發,毛孔逐漸從“冬眠”中蘇醒,人的思維也開始從“若有私意”的那種封閉狀态轉向立志要奮鬥、要外出、要出遊。但是,剛開春氣溫變化無常,好刮風,仍帶有寒氣的風很容易通過打開的毛孔直入肌體内部。這種情況下,如果過早地開放自己的體表腠理,剛剛萌發的生機就會被扼殺,人的身體就容易受到傷害。特别是那些冬天藏精不夠的人,春天過早地宣發,就容易透支。是以從中醫理論講,此時養生需去寒就溫,也就是要“春捂”。

“春捂”與否要看體質,氣虛、陽虛者可以捂,而陰虛、濕熱體質者則不适宜。

氣虛、陽虛者體質偏寒,經常面色發白、疲乏無力、手腳冰涼、畏寒怕冷、抵抗力較弱,“春捂”有利于陽氣升發、防禦風寒。陰虛、濕熱體質者則恰恰相反。陰虛、濕熱體質者“内火”較盛,此類人如果春捂,陽熱之氣不能很好透發,相當于火上加火,容易出現失眠、頭暈脹痛、脾氣暴躁、眼睛發紅等症狀。陰虛、濕熱體質很好分辨,面色潮紅、皮膚偏幹、手足心熱、睡眠差屬于陰虛;油光滿面、易生痤瘡粉刺或口苦口幹、大便燥結就屬于濕熱。  

“春捂”該捂什麼

春天雖然乍暖還寒,但也不必像冬天一樣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捂好幾個關鍵部位就夠了!

背部

中醫認為,背部屬陽,腹部屬陰,人體背部分布的基本上是人體的陽經,背部的脊柱是督脈所在,督脈與六陽經又有聯系,總督一身陽氣,稱為“陽經之海”,是以,保護好背部才能讓陽氣生發,減少染病機會!

腰眼

 人體陽氣的根在腎,而腰為腎之府,腎陽虛時常出現腰酸軟、怕冷、尿頻或容易困倦疲乏。用熱水袋熱敷或艾灸腰眼處的腎俞穴,可以起到溫暖腎陽的作用。腎俞穴位置:取穴時通常采用俯卧姿勢,腎俞穴位于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

肚臍

中醫稱肚臍為神厥穴,神阙穴是人體生命最隐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經常對神阙穴進行鍛煉,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溫暖這個穴位可以鼓舞陽氣,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易腹瀉、女性宮寒痛經、不孕的人,要特别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可以經常在肚臍熱敷。

腳踝

 腳踝處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三陰交、太溪穴。内腳踝還是前列腺、子宮、輸卵管、輸精管的腳部反射區。如果長期受風、濕、寒邪的侵襲,生殖系統也會受到影響。關節疼痛、腿寒、宮寒不孕等,都與此處受寒有關。腳踝是人體較為脆弱的地方,薄弱的皮下脂肪保溫性很差。如不注意腳踝的保暖,特别是在春天這樣的濕冷天氣裡,容易導緻寒濕入絡,引發關節炎、風濕痛等病。

“捂”前看好氣溫

 “春捂”還要看溫度。如果晝夜溫差大于8℃,還是要“捂”一下。另外15℃一般是臨界值,低于這個溫度時,最好“捂”,超過這個溫度時,則可以考慮減點衣物。

專家推薦

趙愛麗:中醫科主任,碩士研究所學生,副主任中醫師,南陽理工學院兼職教授,市級優秀醫生,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不孕不育、月經不調、痛經、更年期綜合征、盆腔炎、失眠、産後風等婦産科常見病多發病。

來源:南陽市卧龍區婦幼保健院

【中醫保健】春捂知多少?常言道“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适當的“春捂”,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春捂
【中醫保健】春捂知多少?常言道“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适當的“春捂”,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春捂
【中醫保健】春捂知多少?常言道“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适當的“春捂”,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春捂
【中醫保健】春捂知多少?常言道“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适當的“春捂”,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春捂
【中醫保健】春捂知多少?常言道“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适當的“春捂”,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春捂
【中醫保健】春捂知多少?常言道“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适當的“春捂”,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春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