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演藝界的明星不同,央視主持人總是給人一種嚴肅莊重的感覺。但在令人羨慕的光鮮外表之後,他們也有着異于常人的壓力。
倪萍老師曾說,央視的主持人每說錯一個字,就要扣200元。在一份網友整理的央視主持人嘴瓢記錄裡,李梓萌的出境次數高居榜首。
俗話說得好,做得多錯得多。嘴瓢”的李梓萌已經當了16年的《新聞聯播》主持人。
在這麼多年的主持經驗中,她不僅創下連續8分鐘念稿不出錯的記錄,還能做到面帶微笑一氣呵成,偶爾還擡頭突出一下重點句子。這展現了李梓萌極其強的業務能力和主持功底。
從青澀新人到“央視國臉”,李梓萌一步步走得很紮實。
[1]
李梓萌出生于遼甯沈陽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她自幼聰明,小小年紀就能口齒清晰地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
雖然長得像個乖乖女,但小時候的李梓萌卻是沈陽大院裡的“大姐大”,經常帶着一幫小“跟屁蟲”做惡作劇。
平時在家裡淘氣,父母教育一下就完了。可有一次,她帶着小朋友把院子裡所有大人自行車的氣芯給拔了,讓一群準備騎車上班的大人傻了眼。
看着大人們到處找打氣筒時慌亂的樣子,李梓萌和小夥伴們卻躲在角落裡捂着嘴笑。
這次闖大禍了。平時裡一向疼愛她的媽媽帶着她挨家挨戶的賠禮道歉。
長大後的李梓萌一直記得這件事,母親雖然沒有打她,但卻用實際行動告訴她:無論什麼時候,做錯事就要負責。
上學後,李梓萌的成績一直遙遙領先。到了高中,她獨有的語言天賦便開始展現出來。
1996年,她以遼甯省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廣播學院,讓父母驕傲了很久。
但是,進入大學後,李梓萌卻曾一度陷入自卑的情緒。因為,本來就很優秀的她,在這裡看到了很多更優秀的人。
雖然情緒有些低落,但李梓萌卻并未氣餒。她把更多的時間,用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終于,4年之後的李梓萌踏入了央視的大門,開始了自己的主持人之旅。
[2]
李梓萌是最勤奮的主播,也是最能應付突發事件的主播。
有一天新聞聯播時,她拿到了一份突發新聞的稿件。接近2000字的新聞稿,李梓萌用了8分鐘讀完,而且一字未錯。
最讓人佩服的是,她不僅讀得順暢,還能不時擡起頭來與觀衆互動,有些關鍵的地方還能用重音來展現一下。
事後,有人問她當時是否緊張,李梓萌微笑着說,沒想那麼多,就怕後面有自己不認識的字。
孟晚舟回國時,曾在飛機上寫了一首《月是故鄉明,心安是歸途》。敏感的央視編輯立刻打算在最短的時間内做一期特别策劃,盡快播出來。
當時李梓萌在家裡休息不友善錄制,隻好到處找場地,最後在一家足療店的飄窗旁,聲情并茂地朗誦了這篇文章,讓很多人深受感動。
作為主持人,李梓萌是專業又敬業的,她的精彩表現,讓全國人民記住了這張“央視國臉”。
[3]
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着别人不為所知的努力。李梓萌也一樣。
她原本是一個長相甜美俏皮可愛的美少女,但作為央視主播,僅憑漂亮是撐不住場面的。
為了能使觀衆看到端莊大氣、沉穩幹練的新聞主播,年紀輕輕的李梓萌就戴上了假發,這個讓她瞬間顯老10歲的假發,一戴就是16年。
在李梓萌化妝間的梳妝鏡上,一張張A4紙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容易讀錯的字。每天化妝的時候,她都會把這些字詞過一遍。
原來,我們看到的出口成章和精彩亮相的背後,是大量的練習和不斷的複盤。
沒有一個人的成功,可以輕輕松松。
大家看慣了李梓萌的國字臉,很少有人知道她在生活中的樣子。
其實,摘下假發的她青春靓麗,平易近人。
摘掉假發,也卸下了工作時的緊張,生活中的李梓萌既能和朋友們一起嗨歌,也會下廚做一些美食。
從聚光燈下走出來的她, 和我們一樣真實可愛。
[4]
每個人,都會有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李梓萌的高光時刻就是坐在聚光燈下播報國内外的時事新聞。這是一份看起來光鮮但卻是“高标準、無失誤”的代名詞。
我們羨慕她台上的光鮮,但也會永遠記住她背後的辛苦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