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F35墜機新細節,損管能力引關注,我軍能否做到45分鐘恢複如初?

作者:沙場面面觀

繼“海狼”級核潛艇與不明物體相撞後,美海軍上月末又在南海“摔機丢人”,而更為關鍵的是,這摔得還不是一般的飛機,而是美國方面下大力氣研究的F-35C。顯而易見,這首次實戰就墜入南海,日後的部署和實戰,恐怕士兵們都要有陰影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方面仍然想從這起事故中找補,這不,近日美國某網站就發表了一篇文章,主要是對“卡爾·文森”号在墜機事故後用45分鐘恢複艦載機起降一事進行了報道。

根據該篇文章描述可知,在F-35C撞到着陸區之後直接撕斷了航母上所設的阻攔索,并且甲闆和彈射器軌道上還布滿了碎片還有污垢,而此時空中飛行的還有其他飛機。顯然航母甲闆上的情況很糟糕,而這些飛機的後續起降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美海軍能夠在45分鐘之内迅速減輕損失并且保持“卡爾·文森”号的正常運作,這及時啟動戰時損失管制的能力的确值得咱們關注。

F35墜機新細節,損管能力引關注,我軍能否做到45分鐘恢複如初?

那麼,在這45分鐘内,美海軍都做了哪些事情呢?具體來看的話,可以分為兩個區域:航母甲闆、空中加油。前面咱們已經說過,F-35C墜機前把航母甲闆弄得一塌糊塗,而隻有把這些都處理好,還飛行在空中的其他飛機才能夠盡快降落。是以呢,在航母上的相關人員需要立即更換已經撕斷的四根阻攔索,對飛行甲闆進行多次行走排查損壞情況,并且確定異物碎片、殘留的殘骸已經清理完畢。

至于空中加油這一塊兒,是需要保證空中等待着艦的其他飛機有足夠的續航能力。而根據這篇報道可知,美海軍是彈射了一架可執行空中加油任務、挂載四個副油箱以及機腹下是加油吊艙的“超級大黃蜂”。當然了,除此之外還可以再派出能夠轉降戰機的航母或者其他船艦,畢竟當時也有一定數量的戰機轉降到了“亞伯拉罕·林肯”号航母上。

F35墜機新細節,損管能力引關注,我軍能否做到45分鐘恢複如初?

此外,在F-35C墜海時彈射逃生的飛行員,需要派出在空中巡視的直升機對其施以援救。而根據該篇報道可知,當時這架直升機救完人後,為了避免影響飛行甲闆的其他整理工作,就直接降落到了航母的升降機上。整體看下來的話,美海軍在45分鐘内完成這一系列的動作,的确算得上是快速反應。

估計大家看到這裡後,一定會萌生一個想法,如果咱們發生類似事故,也能夠在45分鐘内恢複航母的起降能力嗎?老實說,這個排查甲闆情況、清理異物碎片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含量,咱們航母上的從業人員隻要教育訓練得當,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是以要回答這個問題,咱們需要考慮的因素,應該是阻攔索、加油機以及救援的直升機。

F35墜機新細節,損管能力引關注,我軍能否做到45分鐘恢複如初?

說起阻攔索,目前能夠制造的國家沒有幾個,而咱們已經完全實作了自主制造。是以呢,在阻攔索不被“卡脖子”的情況下,咱們自然也是擁有更換阻攔索的條件。或許有人會說,要是沒有備用的,那也是白搭。需要知道的是,阻攔索對于航母和艦載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美海軍在每次出海之前都會拉上好幾卷阻攔索備用,甚至專門的阻攔索制造機器和半成品也會上艦,而我軍一向穩妥且重視安全問題,怎麼會忽略備用阻攔索。是以呢,在更換阻攔索這一方面問題不大。

緊接着就是加油機的問題,咱們空軍有轟油-6、伊爾-78以及近兩年才露面的運油-20,而海軍由于航母的載重和甲闆尺寸有限,無法搭載大型的加油機,而目前也是缺乏艦載加油機的。不過呢,咱們的“飛鲨”這些年也是在苦練夥伴加油技術的,是以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殲-15就可以挂着加油吊艙為等待着艦的飛機加油。順便一提,加挂UPAZ系列吊艙的殲-15續航能力能增加1個小時左右,而為了保證所有飛機都能加油,咱們可以多派出有加油能力的殲-15。

F35墜機新細節,損管能力引關注,我軍能否做到45分鐘恢複如初?

至于救飛行員的直升機那就更不用說了,畢竟無論是遼甯艦還是山東艦,都有搭載直升機。再者說,作為航母的“帶刀侍衛”,055驅逐艦上面搭載的直升機也同樣可以營救飛行員,并且在甲闆空間充足的情況下允許其他飛機的轉降。是以綜合來看的話,咱們同樣具有損管能力,也能夠恢複航母的正常運作,不過要說時間範圍那就不得而知了,畢竟高強度、高韌性、抗擊沖性能強的國産阻攔索在手,咱們沒有計算時間的機會,當然希望以後也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