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根據二師兄的調查,身邊至少有80%的朋友,在把車買回去之後,随車附帶的說明書都會直接“吃灰”。

更有甚者,在賣二手車的時候,車輛已經破得不成樣子了,說明書卻還是嶄新嶄新的……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這一類朋友,在遇到車輛出問題的時候,往往都兩眼一抹黑。

維修保養要麼直接在網上搜尋,要麼直接扔給4S店去打理,完事兒後還吐槽4S店通過所謂的“資訊差”坑了自己不少錢。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其實,這些所謂的“資訊差”,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避免資訊差、避免被坑的秘訣,不是你天天逛汽車論壇、不是在網上找那些所謂的“用車秘籍”。

你真正的“用車寶典”,其實就是在你買車之後,随車附帶的那一本“XX車使用手冊/說明書”。

多看看說明書,能少花很多冤枉錢

有一位奧迪A4L的車主曾向我吐槽,說自己開車比較廢雨刮器,差不多每半年就要更換一次雨刮器。

在當地某4S店或者比較大的汽修廠更換,一次換一對需要200-400塊錢,這樣的花銷實在是比較大。

然而自己去某寶買吧,奧迪的雨刮器又比較難換,自己害怕搞不來。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其實,如果這位朋友能多看看自己的車輛說明書,會發現在說明書目錄中,有一個“維護指南”的章節,并且順着目錄往下查找,可以看到“外部養護”這一條目。

通過說明書對應的操作,就可以自己調整到雨刮器的更換模式,進而實際更換雨刷了。

另外,通過說明書的指引,我們除了可以自己更換雨刮器之外,還可以自己更換前後車燈這一系列的操作。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在說明書中通過檢索,就可以查找到自己想要更換部件的方法。

如果說明書裡面沒有,那麼說明這一類部件需要專業的技師進行更換,這時大家再前往4S店或者汽修廠也不遲。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車型的說明書中,對于車主可以自主更換的部件也是有型号要求的。

大家在購買備件時,需要通過說明書給出的規格進行購買。

比如在電商平台購買時,大家可以把需要的型号發給客服,在确認型号之後進行購買。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最後,再說一個小知識:很多汽車品牌的官網,會有一些零部件的報價。

如果4S點給出的價格比官方報價高很多,你可以直接把官網報價資訊拿出來,并且告訴4S店從業人員,如果不按官方報價來更換的話自己會投訴。

此時,4S店的員工也知道自己碰上一個“硬茬”了,不會再想方設法地“坑人”。

通過說明書,你也能有效避免錯誤保養

很多汽車小白在用車時,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由于自己缺乏汽車保養的常識,在保養車輛的時候,都任由4S店或者汽修廠來操作。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良心一點的商家,會依次記錄你每一次的維保記錄,根據車輛的使用手冊或者實際用車情況來合理保養、合理更換易損耗件。

但如果遇到某些不太良心的商家,則會出現“小保養做成大保養”,比如當你完全可以在下一次保養時更換刹車油、更換空調濾芯時,這一次保養就給你換了,徒增用車費用。

對此,汽車的說明書也是“怼不良商家”的神器。

以奧迪為例,同樣是在說明書的“維護指南”章節,會有詳細的保養資訊。

包括了機油型号、機油更換周期、機油濾清器型号、刹車油型号、防凍液型号等一系列的更換指南。

根據說明書進行更換,雖然可能比較保守一點,但完全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另外,針對機油更換這一問題,汽車說明書上不僅有詳細的更換周期,同時,還有指定的型号,大家不要随意聽信其他人的話去改變這一型号,比如低黏度換高粘度、高黏度換低黏度都是不可随意進行的。

否則,輕則出現油耗波動、動力波動,重則出現燒機油、三元催化器中毒等問題。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師兄曾經在保養時,就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由于自己離4S店比較遠,每一次做保養的時候,去的都是附近比較大的汽修廠,讓汽修廠師傅們直接根據随車說明書進行操作。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但在每一次保養後,我都會發現,車輛的油耗出現異常,甚至動力不足。

直到近距離觀察了一次才發現:汽修廠的确用的是正規機油,并且型号都符合要求。

但是唯有一點,他們在加注機油的時候,直接給我的發動機倒了整整一桶4L的機油,但我車輛說明書的要求卻是加注3.5L。

正是不按說明書操作,多加注了500cc機油,進而出現了動力問題。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當然,汽修廠的維修技師們,也時常犯經驗主義的錯誤。

除了機油加注量之外,他們甚至都不會參考車輛使用手冊規定的扭矩來擰緊螺絲,往往是根據“手感”判斷。

這樣不按規定的操作,雖然短時間内不會出問題,但久而久之,也會讓車輛得上“慢性病”。

多看說明書,能有效糾正你的錯誤駕駛習慣

在大馬路上,不知有多少人,認為汽油發動機轉速一旦超過2500rpm,發動機就會“爆炸”。

這樣的小白一多,馬路上的“幽靈擁堵”也越來越多。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還是那句話,工程師給你标定了那麼高的轉速,那麼它一定都是用得上的。

很多說明書上都寫着這句話:“不要長時間讓發動機進入紅線轉速區間運作”。紅線轉速!什麼是紅線轉速?即便是一台低轉速汽油發動機,它們的紅線轉速也往往在5800rpm以上!

讓你不要在紅線區域内行駛,并不意味着讓你一直保持在3000rpm以下行駛!

在高速路口的加速匝道上,在紅綠燈路口,請迅速地提升車速,以免對後車造車幹擾!

并且,這樣的操作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如果出現問題,請直接找廠商索賠!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再舉個例子,關于冬季熱車的這一問題,廠商給的說明書也有很好的解答。

現在網絡上風氣有點不對頭,仿佛熱車就是“原罪”。

但實際上,根據不同的發動機特性,有的廠商規定不能熱車,有的廠商規定在-10℃以下啟動車輛時,需要熱車1-3分鐘。

多看看說明書,按照說明書的要求操作,獲得的知識遠比你在網絡上看到的要多得多。

多看看說明書,你說不定還能解鎖一些額外功能

很多老司機,在自己的習慣認知中,都認為自己對車輛的每一個按鍵了如指掌。

但真的如此嗎?

師兄自己在搭乘網約車的時候就遇到過這樣一件事:

那天,師兄坐着網約車去趕飛機,車窗外小雨飄飄。

車窗外的城市,仿若凝結上的一層水汽,如夢如幻。

不過,這一層水汽,似乎擋住了網約車師傅的眼睛,他每一次回望後視鏡,都十分費力。

看我坐在他的右手邊,網約車師傅考慮良久,終于忍不住了:

“那個,小哥……你能不能幫我個忙,擦一下你那邊兒的後視鏡,實在是看不清楚……”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我依稀記得,那是一台配備了THS混動系統的第十二代卡羅拉,油耗低、網約神車……

咳咳跑題了!

隻見我嘴角微微上揚,輕輕地按下了位于中控台左下方的後窗除霧(REAR)按鍵,輕歎一聲:“哥,這車後視鏡可以自己加熱,按這個後窗除霧就可以了,等到溫度上去了它自己會關的,咱不用把手伸出去擦……”

其實,師兄自己也遇到過這樣的窘事兒。

在我剛買車那會兒,天天晚上回家,由于小區的道路比較黑暗,每天下車後隻能用手機照亮前路。

但在某一次無意翻閱說明書的時候,卻發現我的那台車也有“伴我回家”功能。

在熄火後,直接向後撥兩下遠光燈控制杆,車輛的近光燈會自動打開并保持一分鐘左右。從此以後,再也不用擔心夜裡回家看不到路了。

一件所有車主購車後都應該做但絕大部分人都忽視了的小事

其實,像這樣的“隐藏功能”,在汽車說明書裡面都會一一列出。隻需要大家多翻看一下說明書,就能明白自己的愛車原來還有這麼豐富的功能。

結束語:

從維護保養,到日常用車,其實,說明書的内容基本上都已經涵蓋了所有。對于所有車主而言,一套說明書才是真正的“用車寶典”。别嫌麻煩,多翻一下,你會獲得很多不一樣的知識,而現在,各大汽車主機廠為了讓你能多翻看一下說明書,也是很拼的。除了紙質版說明書外,一些品牌的官網還可下載下傳PDF版本,或者幹脆直接在智能車機系統上就可以檢視,友善得很。法子都送到嘴邊了,你為何不抽空嘗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