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17時許,杭州錢塘區下沙派出所接小張(化名)報警稱,室友小王(化名)疑似遇到電信網絡詐騙了,現在自己正趕回住所了解情況。接警後,民警邵軍立即出警。

“我沒有被騙,是你們不懂平台規則”
邵軍趕到現場後,報警人小張已在門口等着民警,并急忙地帶着民警去見小王,随後,開始催促小王趕緊向民警講述事發過程。
“你就從頭到尾跟他們講一遍,我求你,你就講一遍。”
“不是,不是騙子。是我自己點錯了,要把本金搞回來,懂不懂,現在就是補單,錢真的是可以拿的。”
在小張的反複催促下,小王堅決認為自己沒有被騙,似乎還覺得小張有些“愚蠢”,不懂平台規則。
邵軍一聽,立馬斷定這是一起典型的網絡刷單詐騙,要求小王停止平台操作。
“你這個就是網絡刷單。”
“沒有,不是,我這個是可以提現的,就差最後一單了。是不是詐騙,我自己心裡還是有點數的。”
邵軍的反複強調,并沒有讓小王覺得詐騙就發生在自己身上,依舊認為自己在“賺錢”。
“你這個錢不管充多少進去,都是打水漂的。這個錢到最後是沒法提現的,這就是騙子的套路。刷單就是詐騙!”邵軍反複教育着小王,并詳細講解網絡刷單的常見手法,但小王就是認為自己沒有被騙。
“我沒有被騙,你們怎麼就不信我。”
反複勸說無果後,邵軍要求小王跟自己回派出所核實情況,但小王仍反複強調,“不是詐騙”,不用去派出所核實。
小張也是為小王操碎了心,“他們是專業的,你說不是詐騙,那過去查一下麼。”随後,小王開始“嫌棄”起小張,覺得是小張事多,自己不懂還瞎報警,耽誤自己“賺錢”,并給小張看自己手機上操作的平台,試圖說明這是正規平台,但小張一看就覺得這平台就是在詐騙。
“你就是不信我。”小王開始抱怨小張對自己不夠信任,非得叫上警察。
“我信你,但我不信這個平台!”小張回應道。
無論民警怎麼說,室友怎麼勸,小王仍一意孤行。“你去派出所核實了,如果不是詐騙,我立馬就把錢借給你,如果不是詐騙,中間耽誤時間讓你損失了的錢,我全都補給你,行不行。”小張這麼一說,小王才願意去派出所核實情況,但也一直摸着手機,似乎在操作什麼,嘴上還一直叨叨着,“這下真來不及了。我被你們坑死了。真是不是詐騙,是我自己點錯了。真的不是詐騙,馬上就回本了。”
“真的沒被騙,按規則來是真的可以賺錢”
到派出所後,小王還是始終覺得自己沒有被騙,這隻是在浪費時間,一起跟來的室友怎麼勸,小王都不聽。
“這就是典型的網絡刷單詐騙,我們公安民警是保護你們錢袋子的,有必要把你拉到派出所騙你麼。”民警高忠見此現狀,開始教育了起來。
但小王已被平台蒙蔽了雙眼,“我的錢還在這裡,隻不過還有一單沒做完,現在不能提現,這個不是騙人的。”
經了解,小王當天在網絡上看到一條接單做任務賺錢的連結,後通過連結下載下傳安裝了軟體,登入并新增賬號後,有“客服”聯系了小王,下發了工作任務。
小王按照對方要求,在平台上進行操作并在對方指定的銀行卡賬戶内轉賬。第一次往平台上充值1000元,完成任務後,賺了200塊,并直接将本金及傭金1200元提現了出來。
第一單操作的成功,讓小王“信”了這個“賺錢”管道。後在平台繼續操作中,“客服”稱小王做錯了任務需要重新做,進行補單。
此時,小王已先後往平台充值了3筆錢,共計30000元。因錢袋已空,小王向室友小張借錢,小張發現不對勁後報警。
在派出所,民警先是普及了網絡刷單的常見手法,給小王看近期發案的同類網絡刷單案例,反複教育下,小王還是覺得隻是自己操作失誤,按照規則操作是可以賺錢的。
“我們公安機關專門打擊這些東西,你不信我們,信這種平台客服。充進去的錢,全部取出來,你現在就走。”高忠這麼一說,小王撓着頭,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對民警的話有些半信半疑。為防止小王繼續充錢,民警逐一給小王的父母、親朋好友打了電話,要求不許借錢給小王。
經查詢,小王轉至指定銀行卡的3萬元錢已被全部轉走,此時,小王才意識到自己是真的被騙了。
目前,警方已立案偵查,案件正在辦理中。
來源:錢塘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