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就花最多的錢,限薪就限最狠的薪;當初金元足球的開創者廣州恒大,現如今在這波降薪浪潮中,也要“下狠手”了。隊内頂薪稅前60萬且隻有3個名額,一線隊起薪60000,相當于月薪5000,扣除各種費用每個月到手4050,要遠遠低于廣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

拒接巨額債務+也不願意掏錢收購,廣藥恒大談不到一塊去
此前廣藥集團黨委書記李楚源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确表示廣藥有意重回足球圈;之後廣藥旗下品牌王老吉的官博也借用足球做了一波營銷,廣藥集團之前也在招聘網站上,投放了招聘專業人才的資訊;《足球》報上周也爆出英超阿斯頓維拉俱樂部主席助理、執行董事廣州人何榮天有意參與家鄉俱樂部的管理和營運。。。
單就從以上這些資訊來看,廣藥重回中國足壇看起來已經是箭在弦上!但實際情況卻是,一直悄無聲息的廣汽,參與富力股改的談判已經進入到了尾聲;大張旗鼓的廣藥和恒大之間的談判,則遲遲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關于廣州隊股改進展不順的原因,廣藥和恒大兩邊在私下裡都把責任甩給了對方。恒大那邊釋放了“廣藥在利用廣州足球炒作”,“廣藥對于參與廣州隊股改缺乏誠意”等信号;廣藥那邊則在私下表示,恒大獅子大開口,有關恒大要股份得做主,還要轉讓費等諸多說法,在坊間也傳了一段時間。單就從恒大和廣藥兩方在私下釋放的消息來看,明眼人就能看的出,雙方的分歧很大!而分歧的點主要在于——錢!
早在一兩個月前,《新快報》著名媒體人王敵就隐晦的指出,廣州隊股改的關鍵點在于俱樂部高達11位數的債務。廣州隊的巨額債務該如何解決?恒大方面認為,2010年他們接廣州隊的時候,在入主的第一時間,就解決了廣藥時期遺留下來的欠薪等債務問題;那麼現在他們要走了,廣藥要回來了,這個債務就應該由廣藥來承擔。但是廣藥當初隻留了2000萬債務給恒大,恒大現在可是留了100多億的債務,廣藥拒絕做這個冤大頭。他們認為進來後一年花兩三個億沒問題,但債務必須得跟俱樂部剝離,他們要接一個“幹淨”的底子。
當雙方在債務問題上談不攏,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從其他的切入點入手,比如說恒大方面認為,他們過去12年花了那麼多錢,用一個個冠軍提升了俱樂部的品牌價值和影響力,廣藥可以高價收購俱樂部的股權。但是從廣藥的角度來看,當初他們退出廣州足球,把球隊還給廣州足協的時候(恒大當初是從廣州足協手上接的),沒有收任何費用。既然當年還回球隊的時候沒要錢,他們又怎麼可能會把球隊買回來呢。
當然從理論上來說,還有另外一種操作可能,那就是廣藥和恒大(包括其他潛在企業),聯手營運俱樂部。恒大那邊也提出過以基地和球員作為資産入股,廣藥掏錢,由恒大做主的方式,廣藥沒法接受。。。
沒打算再繼續玩下去,足球一直是恒大的籌碼
當廣藥和恒大在多個方面都有比較大的分歧,此前廣藥曾經找媒體放風有可能接富力的目的,是在逼宮恒大。而這一次單就從恒大方面給出的内部檔案來看,看起來是在廣州隊股改進展不順的情況下,恒大作為實際控制人,打算以最小的成本再繼續玩一年。
而在這份紅頭檔案上球員薪資表格上方,還提到了“要把恒大足球學校打造成為中國足球明星的搖籃,廣州隊要做好搖籃平台”的精神,再一看年薪标準低的讓人震驚,大家也很清楚——恒大原來那批人留不住了,足校的球員會被頂上去,恒大打算2、3000萬用最低成本玩一年的計劃也被曝光!
對于目前的恒大集團而言,“保交樓”是排第一位的,其次是還債。是以這些有可能為恒大帶來利潤的産業,繼續營運研發當然沒有問題;但要是再投足球這種隻産出沒回報的産業,不光工作組很難同意,恒大的這些債權人也沒法答應。是以如果恒大繼續營運俱樂部,唯一的可能就是自負盈虧。而以中超的品牌價值、商業價值、受關注度已經跌到谷底的情況看,如果繼續賽會制,算上廣州足協給的2000萬保級獎, 3000萬确實是俱樂部收入的極限了。是以看起來恒大這一出有點走極端了,但有錢就多花點,沒錢就少花點,有多少錢就玩多大的,這也叫符合市場規律!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即便可以自負盈虧,恒大還想玩足球麼?即便有一些跟恒大走的非常近的廣州媒體在說,恒大舍不得足校,解散足校很不負責任;但集團都困難成這樣了,恒大集團也沒有精力搞足球了。當恒大之前解散了幾支梯隊,用極為強硬的手段對足校進行大裁員,這就是一個要逐漸“剝離”的信号。而之是以在退出契機已經成熟,廣藥也站出來了,恒大還沒出手;跟俱樂部轉讓或股改的條件,遠遠沒達到他們的心理預期有不小的關系。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同樣應該看到,從當年進駐中國足壇開始至今,足球就是恒大的重要籌碼。
當初借助足球這張牌,恒大集團擁有了更高的知名度,開拓了更大的市場,擁有了更豐富的産業鍊,許BOSS進入了上層路線。而現如今輿論對廣州隊越關注,就是球隊影響力的展現,反倒是越有利于恒大去博弈;恒大之是以主動把這份紅頭檔案交給媒體曝光,不光是給廣藥看的,更是給當地有關方面看的。他們希望借助足球這張牌,讓集團得到更多的幫助。
多家俱樂部有意效仿恒大的手段
直到現在被長期拖欠工資的恒大球員還沒鬧,一方面可能是前些年在恒大拿的比較多,對恒大充滿感恩之情;另一方面他們也知道恒大困難到了一個極限,再怎麼叫也沒用。
而在恒大率先出招之後,接下來就看廣藥和當地有關方面接不接招了。如果廣藥再不來,恒大肯定會就按照公布的薪資标準,以及2、3000萬一年的預算來準備新賽季了。但不管恒大這一套能不能行得通,最終都很可能會被多家俱樂部效仿。
自從恒大進入中國足壇以來,他們一直在引領中超的潮流,他們推行的“主教練負責制”、“巴西路線外援”、“金元足球”都被各個俱樂部争相效仿。而目前中超絕大多數俱樂部都面臨着生死存亡的問題,大家把希望寄托在股改上;但絕大多數俱樂部的股改,可以說是毫無進展!這時候恒大這一鬧,鬧成了,大家就有更多的底氣去跟當地鬧一下了。
而在恒大未來薪資結構被曝光之後,卓爾那邊針對欠薪釋出的官方聲明中,就已經提到了“鼓勵球員主動調降個人薪酬标準”、“将大力培養和啟用志同道合的新生代球員”、“大力支援青少年足球發展,建設青訓梯隊”,看起來也是那麼的“交相呼應”。是以即便恒大這麼鬧沒成功,但這種“斷臂求生”與球員強行解約或重簽合同,進而達到大規模壓縮投入的做法,也同樣會被其他俱樂部以“恒大都這麼做了”為由而争相效仿時,合同在中國足壇基本淪為了“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