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完成近4億元融資 華天軟體沖擊三維CAD使用者數全國第一

作者:5G産業時代

2022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國産工業軟體領域就迎來了重磅利好消息。

2月8日,華天軟體宣布于近日完成C輪近4億元人民币融資。本輪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豐年資本、華控基金、臨港科創投、合添基金、華義創投、青松資本、電科資本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進行跟投。

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于高端三維CAD産品研發持續投入、與全球市場營銷布局投入,繼續打造高性能三維CAD、國内首款雲CAD産品,研發新一代高性能智能制造PLM全線産品,完善SView三維輕量可視化應用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2021年以來,華天軟體獲得的第三輪融資:2021年初,華天軟體完成由矽港資本領投的A輪近億元融資;2021年7月6日,華天軟體宣布完成由老股東矽港資本、國泰君安創投共同領投的B輪1.8億元人民币融資。加上C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7億元。

資本看重什麼?

頻繁獲得資本青睐的華天軟體,在CAD領域已經耕耘了近三十年。

1993年,4名老師領着20名學生建立了浪潮CAD工程有限公司,這是華天軟體的前身;2008年起,華天軟體開始攻克三維CAD難題;2009年4月,華天軟體打造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三維CAD軟體,打破了國外産品的壟斷;2021年5月,華天軟體研發的自主可控三維CAD/CAM軟體SINOVATION(簡稱:SV)10版本正式釋出。

如今,華天軟體是國内産品線最長,品類最全的國産工業軟體服務商之一,業務覆寫了從産品研發(CAD、PDM)、工藝管理(CAPP)、生産制造(CMMP/MES)、資訊管理PLM、品質檢測到運作維護的整個産品全生命周期,所有産品均具有自主可控的知識産權。目前華天軟體已經在航空航天、核電、軌道交通等高端裝備領域有所落地,主要客戶包括核工程實體研究院、濰柴動力、中海油、中石化、中國重汽等企業。

華天軟體還在積極與國内企業展開戰略合作,搭建創新型研發生态體系,包括成為“華為雲鲲鵬淩雲計劃夥伴”、“騰訊雲合作夥伴”等,并與海爾智研院成立國内首個“虛拟現實技術工業應用聯合實驗室”。

基于豐富的産品矩陣和創新生态體系,華天軟體董事長楊超英表示,華天軟體相比一衆工業軟體廠商,競争優勢在于擁有整體解決方案能力。

事實上,資本如此看好華天軟體,還在于其以自主可控和持續技術創新形成的獨特競争壁壘,正如君聯董事總經理葛新宇所言:“華天軟體率先研發出擁有自主可控的三維幾何模組化引擎和限制求解器的雲架構CAD産品,同時在PLM這一極具潛力的市場成為國産領先企業。”

豐年資本合夥人潘騰也表示,華天軟體是豐年資本持續布局“自主可控”領域的典型案例。三維設計工業軟體長期被國外巨頭把控,是掣肘大陸制造企業實作正向研發和彎道超車的重要阻礙。華天軟體基于自主研發的三維幾何模組化引擎和幾何限制求解器技術,通過二十多年積累打磨出的三維CAD産品,打破了國際壟斷,助推大陸制造企業自主可供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2021年10月12日,在《無邊界商學院》節目中,楊超英面對主持人關于為什麼堅持走自主研發之路的提問時,這樣回答到:“我們原來就是做Autodesk(歐特克)的二次開發的,我走過那樣一條路,但是那條路到最後是死路,因為每一次的開發,當軟體更新的時候,可能對你就不支援了,原來的開發就廢掉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别人的平台開發的時候,在技術比較落後的情況下能夠滿足需求,但是當需求走在前面的時候,就無法滿足,比如輕量化軟體。”

開啟國産三維CAD“雲時代”

随着應用的深入,傳統的三維CAD軟體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中國制造業的創新發展需求。在網際網路、雲計算技術的加持下,工業軟體雲化成為新趨勢。CAD逐漸由傳統的單機模式向基于Web和雲計算模式轉變,設計方式也由單人離線設計向多人線上協同設計轉變,這對國産工業軟體企業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機遇。

華天軟體CTO梅敬成提到,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加上創新先進的雲架構,是我們實作國産三維CAD軟體“換道超車”的絕佳時間和路徑。

在這一曆史機遇下,2021年9月8日,華天軟體推出國内首款、完全自主的基于雲架構的三維CAD平台CrownCAD,據悉,這款軟體曆經十年核心技術攻關、五大版本疊代、兩輪全國公測才面世。CrownCAD包含CrownCAD、CrownCAD APP、三維幾何模組化引擎DGM和幾何限制求解器DCS四大産品。

業内人士評價:CrownCAD是打破三維設計類工業軟體核心技術的海外壟斷的“利器”,其“雲端設計、協同分享”的平台優勢,開啟了國産三維CAD“雲時代”。

一方面,CrownCAD不僅為使用者實作雲端資料安全存儲、加密傳輸、完整的版本管理,而且借助雲伺服器渲染和并行運算等技術,大幅提升使用者模組化效率以及大場景模型的處理性能,為使用者帶來的高效設計體驗,超越傳統桌面軟體系統。

另一方面,差別于傳統PC端單人離線設計模式,CrownCAD為使用者開創多人多終端實時協同設計的全新模式。CrownCAD基于自主的三維幾何模組化引擎,完全适配國産作業系統,無需安裝,支援跨越PC端、手機端、PAD端、智慧屏等線上協同設計,為使用者帶來“随時随地,高效協同”的設計體驗,極大提升設計效率。

事實上,國外軟體企業早已開始了雲化的布局。早在2010年,Autodesk就開始投資大量經費研發雲計算服務,2016年1月31日後,Autodesk多數非套件軟體産品不再出售新的永久許可,隻能通過Maintenance Subion維護合約擷取後續的永久許可更新;西門子也在2016年推出了基于雲Cloud Factory建構的開放式物聯網作業系統,幫助企業實作真實世界中産品、工廠、機器和系統的互聯。2019年,PTC也開始探索雲轉型,當年1月1日即宣布核心解決方案和ThingWorx工業創新平台的新軟體許可證在全球範圍内僅通過訂閱方式提供,永久取消License授權;2019年11月和2021年1月,PTC針對Onshape和Arena Solutions這兩家在SaaS領域具有上司地位企業的并購,更是說明了其對雲化的看好。

三年做到三維CAD使用者數全國第一

此前在釋出會上,梅敬成表示,“釋出會隻是一個起點,我們的目标是三年做到三維CAD使用者數全國第一。”據悉,截止到2022年1月20日,華雲三維CrownCAD(皇冠CAD)注冊使用者量已經突破5萬。

CrownCAD“标準版永久免費”的使用者政策,可以使個人、企業使用者輕松實作正版化的設計。面向個人、企業,提供不同版本的雲端三維CAD設計平台,滿足不同的應用場景需求。

針對高端制造業的“卡脖子”需求,CrownCAD提供了完全自主研發的兩大CAD核心技術:三維幾何模組化引擎DGM和幾何限制求解器DCS,兩大核心技術可以讓企業獨立使用,并按照企業的業務特點進行深度定制;對于中小企業,CrownCAD提供成本效益最優的國産自主三維CAD軟體,滿足企業的正版化需求。

在生态建構上,對于 CAE/CAM/BIM領域的開發者,CrownCAD的DGM功能和性能對标國際主流模組化引擎,并提供與它們相容的API接口,實作合作共赢;CrownCAD基于雲架構的三維參數化模組化、多終端運作;無需安裝、協同交流、集中管理;自主三維CAD平台、雲端運作等特征便于形成生态建設圈。

目前,CrownCAD平台及其核心技術,已經被多家研究院(包括中國航空發動機研究院、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驗證采用,其公有雲版本目前在華為雲上部署運作。此外,華天軟還與上航公司成立了“聯合研發中心”。

除了華天軟體之外,中望軟體也在大舉進軍三維CAD市場:2010年,中望軟體收購美國VX公司,并正式推出首款具備自主三維幾何模組化核心的三維CAD/CAM一體化軟體中望3D 2010;2021年期間,中望陸續推出了中望3D 2022和中望3D 2022 X兩個重大版本。此外,中望軟體從2017年開始布局信創市場,繼推出二維CAD平台及其機械和建築Linux版後,于2021年年底正式釋出國内首款Linux版三維CAD/CAM軟體——中望3D Linux專業版。

走向全球 參與世界競争

成為三維CAD使用者數全國第一當然不是華天軟體的最終追求,對于工業軟體的國産化來說,其終局一定是在國際國内市場與海外品牌的“短兵相接”。

“華天軟體最終是要變成一個可以走出國門的世界性企業,是以我們在布局上,在吸引人才方面,也開始吸引海外的人才,尤其是歐洲,另外,這個産業有一個特點就是并購,因為一家企業沒有辦法把工業軟體的所有東西都做了,有很好的基礎平台,但是上面很多專業的東西需要并購,要并購一定要走向資本市場,因為有資金才能并購,而且你的眼光一定是國際化,因為并購的對象一定來自先進的制造業國家,是以基于國際化的視野,我們将立足山東,也準備在上海、深圳建立面向海外的橋頭堡,海外的研發機構,當然我們也會聯系國内在這個領域最強的研究力量來組建創新中心,在技術上保證先進性,在市場上,中國的市場本身就非常龐大,另外,我們也要走出去。”楊超英說,“中國的制造業強大了,我們的工業軟體就會跟着強大。”

“十四五”以來,一方面,工業軟體國産化、突破“卡脖子”核心技術等話題在行業頻頻引起熱議、備受關注;另一方面,随着“中國制造2025”不斷推進深化,制造企業也加快實施轉型更新以謀求更大發展,在此背景下,以CAD軟體為代表的一系列工業軟體開始加速發展。

華天軟體CAD自主國産化之路經曆了從設計到制造,再到管理流程循序漸進,從二維CAD二次開發、自主二維CAD、自主三維CAD再到自主雲CAD的曆程,分析人士認為,用自有專利技術建構國産工業軟體的“中國芯”硬核,建構良好的工業軟體共赢互利生态環境,這也将是未來國産工業軟體蓬勃發展的必由之路。

而CAD的國産化之路也是大陸工業軟體發展的縮影。以華天軟體為代表,中國工業軟體領域正通過不斷地沉潛和科研攻關,在技術和商業上實作一次又一次突圍;未來,中國在工業軟體領域一定能夠實作自立自強,甚至勇立世界工業軟體藍海的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