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看你的車,就能知道你是個什麼人!

“在信口開河的年代,《東拉西車》努力保持對事實、知識和寫作莊重的态度。

開大衆朗逸的是鄉村名流?開本田雅閣的是小老闆?奧迪A6的車主是想沾點官氣?

路虎發現裡的墨鏡男會不會是位大哥?瑪莎拉蒂總裁裡的濃妝女是主播還是微商?

你會根據車,來揣測車主是個什麼人嗎?

不用否認,你會的。

看看你的車,就能知道你是個什麼人!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劇照

▍什麼人開什麼車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由自主地“看車識人”,尤其是面對不太熟悉的人時,看到他(她)開的車,你心裡就默默地打了小算盤,迅速盤算出這是個什麼“檔次”的人。

某導航地圖曾根據大資料釋出車主畫像,大家從中了解到凱迪拉克車主是多麼講究衛生(洗浴中心常客),沃爾沃車主看淡人生(愛去寺廟),MINI車主則是馬路小霸(野蠻駕駛第一名)。且不說這種畫像靠不靠譜,至少從中可以看出,大家對“看車識人”抱有極高的興緻。

“什麼人開什麼車”,或者說,“開什麼車的就是什麼人”,世界各地的群衆都愛把車和人打包,仿佛車就是人的形象代言。

英國《鏡報》報道說,據某汽車金融公司的一項調查,英國人認為寶馬車主多是阿谀奉承的商人;奔馳車主不少是裝模作樣的銀行高管;路虎是有錢的媽媽們接送孩子上下學的保姆車;開大衆甲殼蟲的是美容美發師;而保時捷則是虛榮利器,某些中年人想靠它僞裝成比實際更有錢的樣子。

看看你的車,就能知道你是個什麼人!

▲在英國人的印象中,路虎是女人鐘愛的保姆車

德國人的看法就跟英國人有所不同。

據《法蘭克福彙報》釋出的一個調查,德國人覺得寶馬車主有點小傲嬌,開車比較野;奔馳車主是有錢的中老年胖子(年齡多在50歲以上),傲慢、保守還不愛運動;奧迪車主年輕有活力,但不如奔馳車主有錢;大衆的車主和大衆汽車一樣沒個性,不算年輕但也不老,學曆和收入都中等。

我就不說中國人對這幾個牌子的看法了,反正暴發戶、老生意人、新貴、小市民們各有各的喜好。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人,對汽車品牌和車主的印象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一緻的:大家都下意識地把汽車當成車主形象的重要部分。

▍最有效的“地位商品”

汽車乃身外之物,為什麼會跟車主産生如此緊密的關聯?

在《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一書中,傳播學牛人麥克盧漢揭開了一個驚人的現實:一切工具和技術都是人類身體的延伸。

比如,菜刀是手的延伸,電視是眼的延伸,電話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等等。汽車作為一種代步工具,當然首先是腿腳的延伸,但這個工具特别複雜,功能特别多,不光是延伸人的下肢這麼簡單。

看看你的車,就能知道你是個什麼人!

▲車輪可以看作人體腿腳的延伸

衣服可以看成人類皮膚的延伸,房屋又是衣服的延伸,人鑽到汽車裡,汽車就成了人的一套衣服和一棟會跑的房子——對了,有一種車就叫房車。

既然是人的延伸,是另一種衣裳和房子,一輛車自然就是人的門面。尤其是開車外出時,人藏身于車中成了隐形人,車子招搖過市,成了人的全權代表。縮在車裡的車主們,感覺自己就是車的一部分——啥是人車合一?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車合一。

開車出去,車就是人。如果開的是好車,人不由顧盼自雄,頗有“人仗車勢”的意思。

你開一輛寶駿出街,和開一輛寶馬,在車流中一定不會是同一種感覺;你開寶馬,遇見寶駿和遇見保時捷,也不會是一種眼神。

看看你的車,就能知道你是個什麼人!

▲開好車可以提升一個人的自信

人是一種社會動物,天然要劃分階層,等級競争是一種本能;自從私有制産生以後,人們之間的等級競争,本質上就是财富競争;在現代社會中,财富競争的主要表現方式,是消費競賽。

傳統社會是個“熟人社會”,同一個社交圈子裡的人,對彼此的家底心知肚明,農民們知道誰家今年打了多少糧食,勞工、幹部們清楚對方一個月領多少工資。現代社會中,人們的交往範圍急劇擴大,簡直沒有邊際,你不停地會跟陌生人打交道,平時社交圈子裡有大量“半生不熟”的人,他們的底細你并不清楚。

怎麼判斷一個人的财富水準?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暗中觀察他的消費,看他穿什麼牌子的衣服,在什麼地方請客,到哪兒旅行度假等等。各種消費行為裡邊,最能快速展現一個人實力的,就是他開的汽車。

看看你的車,就能知道你是個什麼人!

▲電視劇《鄉村愛情》劇照

汽車是除房産之外,價值最高的消費品,當然,我說的是普通人,你要非扯什麼遊艇、私人飛機之類的就沒意思了。而且汽車的識别度非常高,群衆們都知道奔馳寶馬是好車,而你要戴塊兒名表,哪怕價值百萬,也隻能沖極少數懂眼的人嘚瑟。

房子貴,但你沒辦法像個蝸牛一樣背着到處跑,是以,汽車成了最有效的“地位商品”。

▍汽車透露了車主什麼?

全世界的人都習慣于“看車識人”,汽車會透露車主哪些資訊呢?

首先當然是“階層”。人是分階層的,汽車廠商早就準備好了不同等級的汽車,賣給不同消費能力的人。當然,總有人借錢也要買輛好車充門面,無非是因為他想僞裝成更高階層的人。

看看你的車,就能知道你是個什麼人!

▲汽車是一個明顯的階層标簽

其次是個性。每個汽車品牌都有自己的調性,每個車型都努力想有自己的個性,群衆也認為“什麼人開什麼車”,是以,你在選車時要考慮車子跟自己是不是搭調。

汽車還能展現車主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開轎車和開SUV、旅行車的車主,生活态度是有差别的,就算同樣是轎車,開兩廂車的和開三廂車的,在生活态度上也是兩類人。

汽車,尤其是豪華品牌汽車,往往愛強調自己是“有故事”的,有獨到的品位和内涵。不過,品位這種事兒,隻适合對講究品位的人去聊,在高度商業化的消費社會中,一個标準粗暴地驅趕了所有的标準——

那就是:價錢貴的才是好的。

這些年,我們看到不少被帶跑偏的汽車品牌,暴發戶、煤老闆、拆二代、微商、網紅們的品位隻有一種,就是看錢說話,什麼“The best or nothing”,什麼“Sheer Driving Pleasure”,就問你賣多少錢就完了,哪兒那麼多廢話。

看看你的車,就能知道你是個什麼人!

“我買,故我在”,這就是消費社會中簡單樸素的價值觀。人們隻有在消費中才能展現自己的價值,消費的層次,展現了一個人的财富水準,而财富水準就是人的社會層次。

誰也别吹自己有多牛,陶淵明歸園田居貧困度日還是陶淵明,蘇轼流放天涯海角還是蘇轼,但在現代消費社會中,你要是沒錢沒消費能力,就是鮑曼在《工作、消費、新窮人》一書中所說的“新窮人”,一個“有缺陷的消費者”,一個社會中的殘次品。

環境就是這麼個環境,人們的品位就是這麼個品位,是以,買車時千萬不要光盯着性能、操控、設計、成本效益之類。這些固然應該關注,但最終你要清醒地看到,你買的不光是一輛車,而是一個社會層次的标簽,是一個你的形象代言,是一個别人對你的看法。

這聽上去庸俗,但真相就是這麼庸俗。是以,你買的車是否“正确”,這确實是一個問題。

友情提示:因為微信公号平台改變了規則,請在閱讀後點選“在看”或加星标,這樣才能在下一次推送時及時收到本号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