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科學家莊曉瑩回國,德國高薪留不住,把先進技術帶回祖國

作者:Super曆史

2015年9月中國女科學家莊曉瑩的名字,光榮地出現在德國洪堡基金會“索菲亞·科瓦雷夫斯卡亞獎”的獲獎名單上。或許很多人對這個獎項并不是很熟悉,索菲亞獎是德國在2002年設立的科研獎項,更是德國設立的科研獎項中最高的獎金之一。

女科學家莊曉瑩回國,德國高薪留不住,把先進技術帶回祖國

據統計獲獎者最高可獲得165萬歐元,折合人民币高達1100萬人民币。德國在設立這個獎項最初的目的,便是為了支援和吸引全球年齡在35歲以下的優秀青年科學家,在德國進行長達五年之久的課題研究,同時還可以創立和上司自己的研究團隊,并開創自己的實驗室。

縱使像我們這種平常人,也并不關心這些獎項對于科研界來說究竟有何意義。但是我們也都知道科學家以及科技人員,對于國家的意義。古代君王常常會說:千軍易得,一将難求。在新時代的世界科學家就好比一員好将。而德國設立索菲亞獎項還有一種目的,就是為德國吸收更加年輕的科學家。

據了解索菲亞每隔兩年便會頒發一次,并且約有三分之二的科學家在獲得該獎項後選擇留在德國。他們的留下不僅僅是因為高額的獎金,還因為德國非常優質的科研機構,以及研究之後的高薪職位。其實不僅僅是德國,世界上很多的國家都在用這種方法來吸納人才。

女科學家莊曉瑩回國,德國高薪留不住,把先進技術帶回祖國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技人才,都會選擇名利這條道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美女科學家—莊曉瑩便是這樣的。正所謂無所不曉、清瑩秀澈,莊曉瑩也是人如其名。很多人在看到莊曉瑩或者見到她的照片時,都會感慨這是一位集才華與美貌于一身的姑娘。

莊曉瑩的美并不豔俗,給人一種鄰家姐姐的感覺,笑起來更是極其溫柔。就是這樣一個女子靠着納米複合材料研究獲得了索菲亞165萬歐元的大獎,是中國獲得這個獎項的第七人 ,而她更是工程領域獲得這個獎項的第一人。

莊曉瑩出生于1983的上海。她的家境也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在莊曉瑩上國小的時候,她的老師怎麼也不會想到,她會在以後成為一個科學家,并且獲得諸多的獎項。因為那時候的莊曉瑩成績雖然不是太差,卻也是平平無奇。

雖然國小時期的莊曉瑩學習成績不好,但是是非常聰明的。而且非常的貪玩。老師每次去莊曉瑩家裡家訪的時候,都會恨鐵不成鋼的說:“曉瑩是既聰明有漂亮,但是她就是太貪玩。每天上課就想什麼時候下課。一直鉛筆她都能玩一節課。”

女科學家莊曉瑩回國,德國高薪留不住,把先進技術帶回祖國

聽到老師這樣說,她的媽媽都很生氣,揚言道要教訓一下莊曉瑩。每次這個時候莊曉瑩都會跑去找她的父親。她的父親就會對她的媽媽說:“别生氣,别怪孩子,她這個年紀正是貪玩的時候,我的女兒那是還沒開竅。”

而她的媽媽便會裝作發怒的樣子對莊曉瑩的父親說:“你就慣着她吧。”雖然母親每次都會說要教訓一下莊曉瑩,但是每次都沒有下過手,她都是苦口婆心的告訴莊曉瑩:要好好學習才有大的出路。

但是那時候的莊曉瑩并沒有聽進去媽媽說的話,而家長也總是想着自己的孩子快快長大。後來上了國中之後,莊曉瑩的成績更加不行了。不僅如此還出現了嚴重的偏科現象,尤其是曆史和地理簡直是一塌糊塗。老師三番五次的找莊曉瑩談心,告訴她這樣的成績她很有可能連普通高中都考不上。

那時候的莊曉瑩也慢慢的感覺到了壓力,而她的父親看着女兒一天天的大了起來,便與家裡人商量去城市工作,很有可能長時間不在家。得知這一消息的莊曉瑩非常的傷心,于是她大吵大鬧希望父親,能夠像以前一樣在農村老家工作,但是父親拒絕了她。

女科學家莊曉瑩回國,德國高薪留不住,把先進技術帶回祖國

得到拒絕的莊曉瑩賭氣的跑回自己的房間,連晚飯都沒有吃。随後她的父母一起到她的房間安慰莊曉瑩。莊曉瑩也永遠不會忘記那天溫柔的媽媽,雖然父母都是農村的家庭,但是她們把所有的溫柔和愛都留給自己。

她記得那天媽媽溫柔的摸着她的腦袋告訴她:“曉瑩你現在是一個青春期的孩子了,很多事情你都懂,隻是舍不得。但是爸爸是為了我們能夠更幸福,人啊這一輩子無法一直活在當下的。你呢要長大要上大學,爸爸媽媽呢也想像别的父母一樣給你最好的。”

“但是我們不像别的父母一樣能夠賺大錢,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提早多為你打算一點。”莊曉瑩聽着這些她都懂但是媽媽以前從來沒有說過的話。她知道父母的付出,但是想到很久見不到爸爸,她還是會很傷心。加上最近考試成績剛剛下來,老師說她退步了很多,她都不敢把試卷拿給父母看。

女科學家莊曉瑩回國,德國高薪留不住,把先進技術帶回祖國

但是看着溫柔的媽媽,莊曉瑩問:“媽媽,如果我的成績一直不好了怎麼辦?”媽媽溫柔地告訴她:“沒關系的,你隻要努力就好。”聽着爸爸媽媽安慰的話語,莊曉瑩鬧着要跟媽媽一起睡。而她也如願得到母親的同意。

第二天莊曉瑩早早地來到學校,開始潛心的拼搏。但是那個時候初二已經接近尾聲,莊曉瑩的努力并沒有得到很顯著的成功。随着初三的到來,莊曉瑩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但是她從未放棄,就這樣拼搏一年的她順利考上高中。

到了高中之後莊曉瑩在學習這一方面徹底地開竅了。但是相比理科來說她的文科,還是差很多。于是在高二分科那年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理科專業,并且實體和化學的成績均位列班級前茅。一切都很順利的她更加的努力,因為她文理分科之後,她便給自己定下了一個非常重大的目标,那便是上海的同濟大學。這是一所綜合類大學,更是985、211高校。

女科學家莊曉瑩回國,德國高薪留不住,把先進技術帶回祖國

得知她的目标父母很是支援,老師也給她很大的幫助。為了心中的目标,莊曉瑩更加的努力。終于聯考結束,她的成績也達到了同濟大學的錄取分數。但是報考志願的時候莊曉瑩陷入了迷茫之中,也和父母發生了争論。

身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大學學的專業在以後能夠找個穩定的工作。如果可以最好還是編制工作,尤其是女孩子更應該找個有保障的工作。是以莊曉瑩的父母就希望她能夠報考醫學專業,當然除了這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醫學專業是同濟大學最好的專業。

但是莊曉瑩并不想學醫學,是以她拒絕了父母的建議。此時的她雖然有些迷茫,但是内心還是有一個選擇,那便是土木建築工程。因為在聯考結束後,莊曉瑩和朋友一起放松了幾天,并且到上海市區轉了轉。

她看到了建設當中的南浦大橋,看到了市區宏偉又優美的建築。或許平常人眼中那些隻是一棟棟漂亮的房子,但是在莊曉瑩眼中這是一個又一個奇迹,她很羨慕這些工程師,可以把自己的夢想用雙手繪制成版圖,他讓更多的人看到。每一處建築裡面有工程師的理念,理念不同所呈現出的建築也不同。

女科學家莊曉瑩回國,德國高薪留不住,把先進技術帶回祖國

是以莊曉瑩也想像這些工程師一樣,将自己的理念呈現在自己設計的建築中。同時她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自己家鄉的建設,為所愛祖國的建設,獻出一份自己的貢獻。于是她不顧父母的反對,排除猶豫踏上了同濟土木建築工程的道路。

但是年紀輕輕的她,把一切想得太過于完美。剛剛步入班級的她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一眼望去都是男孩子,細細地尋找才能找到幾個女生。而且真正的土木建築工程也并沒有她想象的那樣容易。但是她不想放棄,每每擡頭看着教室窗外的建築,她都給自己加油打氣。不僅如此她還利用課餘時間逛遍了上海的街道,繁華的新街,有故事的老街。每當這個時候莊曉瑩就像充滿氣的氣球,在這條路上展翅高飛。

但是令她難過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班裡寥寥無幾的女生又轉走了兩個。可是這時候的她面對離别再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哭鼻子了。她們友好而禮貌道地了别,重新開始新的征程。但是那個時候莊曉瑩還是面對着很多的壓力。

女科學家莊曉瑩回國,德國高薪留不住,把先進技術帶回祖國

比如父母的疑慮:學習那個不就是蓋房子嗎?親戚的不了解:女孩子學那個能學好嗎?以及學業上的壓力。但是莊曉瑩還是頂着壓力熬到了大四。對于大四的學生來說面臨着兩個選擇那就是:畢業和考研。

但是莊曉瑩很早以前就意識到,她所學習的領域在我們國家已經發展的非常的成熟了,尤其是她在學校這幾年,祖國的發現更是日漸增長。這就意味着她個人發展的空間變少了。看着身邊的同學一個接着一個,都确定了自己接下來的路,但是自己仍然處于迷茫的狀态。

這個時候的她開始疑惑了,自己辛苦所學的知識,難道真的要被埋沒了。其實那個時候莊曉瑩已經收到了學校給她的保送書,因為她的成績優異,學校決定保送她在本校攻讀碩士。面對未來的迷茫,想不清楚的她選擇繼續保研。

莊曉瑩覺得既然前方的路很模糊,那就選擇緩慢行走提升自己。幸運的是莊曉瑩在讀碩士期間遇見了一個很好的導師,他告訴莊曉瑩:“你不是天才,但是你很聰明。你現在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眼界太窄,你的研究視野很不寬闊。這個專業并不是隻有工程師,它有很多的分支,這些分支又有很多的工程項目,你需要開闊你的研究視野,不要總是局限在很近的視野中。研究不就是敢于創新,敢于大膽的嘗試嗎?”

女科學家莊曉瑩回國,德國高薪留不住,把先進技術帶回祖國

聽到這些話的莊曉瑩開始大膽了起來,她将數學中所運用的方法,應用到工程材料的穩定性分析中,初步也隻是簡單的嘗試,但是幸運的她簡單的嘗試,便開辟了她往後長達十年的研究道路。并且釋出了碩士論文《基于無網格法的節理岩石邊坡穩定性分析》。

碩士畢業後她收到英國杜倫大學錄取通知書,并獲得了全額的獎學金。在英國讀博士那些年她的論文被老師誇獎、被歐盟提名。還獲得了英國計算機領域優秀論文獎。在她即将畢業後,英國很多的企業紛紛向她抛出高薪的橄榄枝,她的導緻也極力勸說她留在英國。但是美麗的姑娘心心念念的還是祖國,和那家鄉的南浦大橋。

于是學成歸來的她選擇回到自己的母校繼續搞科研工作,并且成為了同濟大學的副教授。在2015年靠着研發新型納米複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這一研究獲得了索菲亞獎,并且借助索菲亞獎金在德國的漢諾威大學繼續這一項目的研究。

按照莊曉瑩的所想,這項研究所得到的結果應該是:提高材料在電子産品以及土木工程等領域的應用效果,比如增強材料的強度。耐冷熱循環性以及導電性等等。 但是莊曉瑩在德國待了一年便回到了祖國,因為此時的她覺得她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科研成果,她現在要做的就是将這些成果帶回自己的祖國。

女科學家莊曉瑩回國,德國高薪留不住,把先進技術帶回祖國

雖然回到國内就意味着從頭再來,但是有了基礎的她并不覺得是白手起家。面對莊曉瑩的選擇德國方面很是震驚,他們極力的挽留莊曉瑩,畢竟一個長得好看又很聰明的女科學家,誰不想把她留在自己的國家。

但是莊曉瑩說:“比起科學家衆多的德國,我的國家更需要年輕的科學家。”見她去意已決德國表示:“國家的大門永遠向莊曉瑩敞開,随時歡迎她回來。”但是回到祖國的莊曉瑩從來沒有想過回去。2016年她成功晉升為同濟大學的正教授,一邊教學一邊搞着自己喜歡的科研。

她的課上同學們總是很開心,因為莊曉瑩知道土木工程很枯燥,這些學生很容易因為學不進去而放棄,但是土木工程并不是他們想的那樣簡單,是以莊曉瑩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一堂課講的有意思一些,同時讓學生們在學習課本内容的同時,了解到課外的知識。

女科學家莊曉瑩回國,德國高薪留不住,把先進技術帶回祖國

自古中華大地最不缺的便是“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女兒郎,而莊曉瑩的成就也不僅僅隻是如此,她曾經還獲得過居裡夫人獎學金,她所研究的還為大陸的航空、半導體、汽車等領域做出了貢獻,不僅如此這位美麗的科學家,還在為培養下一代年輕的科學家做着貢獻。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中華兒女把她的一切都獻給了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