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也來談中超再次大幅降薪的幾大利好

随着中國職業聯賽再度降薪的決定出爐,部分中超和中甲等職業球隊的球員很有可能成為“低收入群體”,收入大跳水也将成為下一階段中國足球的常态。然而降薪并非全部是利空,從某些角度看,再度降薪甚至有多項利好,隻是這些利好還需要一定時間。

也來談中超再次大幅降薪的幾大利好

從2010年恒大集團入主廣州隊開始,到2021年,12個賽季裡恒大集團為職業聯賽總體投入早已超過百億,究竟是幾個百億已經不重要,僅僅是媒體統計2015年至今,恒大足球就已經累計虧損76億。時間回到廣州恒大第一次未能拿下中超聯賽冠軍的2018年,恒大足球俱樂部年度支付球員的薪資總額竟高達14.5億元,加上其他投入,當年球隊淨虧損就超過了18億,月均1.5億,日均500萬!巨額虧損的背後,是一個個千萬富豪們的誕生。

也來談中超再次大幅降薪的幾大利好

抛開高拉特、保利尼奧等頂流外援球星,廣州恒大學土球員一度都是清一色的國字号或曾經是國字号球員,就連替補球員邊緣球員都拿着不菲的薪水。受此影響,中超其他俱樂部在燒錢方面也普遍存在一擲千金、瘋狂投入的情況。不計成本的投入不光是競争聯賽冠軍球隊,就連為保級而戰的球隊都提高了“燒錢門檻”。這也為此後中超俱樂部欠薪潮埋下伏筆,導緻國足隊長蒿俊闵等人都被迫公開讨薪。

也來談中超再次大幅降薪的幾大利好

一段時間,中國職業聯賽深陷無止境燒錢的模式,球員薪水水漲船高,球員轉會身價也變得無腦無序,于是有了“任八千”的怪異現象誕生。更加離譜的是,國腳張呈棟從北京國安轉會河北華夏幸福創造的1億多元(2000萬歐)的本土球員曆史最高身價紀錄,讓金元足球進入癫狂狀态。

也來談中超再次大幅降薪的幾大利好

巨額投入和無腦投入,一度讓中超聯賽虛假繁榮,并直接導緻國腳們的生活水準“更上一層樓”。然而,在中超聯賽一度出現無人想主動留洋的奇怪現象,除了像張稀哲這樣被贊助商拉走的留洋球員之外,在海外我們隻能看到衆多各種培養計劃輸送到青訓俱樂部和低級别聯賽的年輕人,他們還是稍有名氣就會借鍍金重返中超撈金,這裡不乏于大寶、韋世豪、楊立瑜等著名球員。

也來談中超再次大幅降薪的幾大利好

随着以此前衆多國内房地産巨鳄為主的中超豪門在經濟上走下坡路開始,很多中超俱樂部出現營運困難,甚至面臨崩盤的境地。降薪一方面是為了緩解俱樂部生存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是為此前不計成本無腦投入的降溫。有人擔心,收入降低将會打擊球員們的積極性,影響足球這項運動。但是從長痛和短痛思維去分析,降薪還是有衆多利好。

也來談中超再次大幅降薪的幾大利好

其一,為金元足球刹車降溫。雖然大幅降薪是一劑猛藥,但處在曆史低谷的中國男足此時還怕什麼猛藥不能嘗試。既然金元都砸不出成績,到不如推倒重來。降溫過後,無論是俱樂部的健康營運,還是職業足球秩序的恢複,都将冷靜下來進入常态,回歸中國足球應該有的節奏上來。俱樂部冷靜下來,也會思考如何理智花錢,或是開啟青訓育人的長線投資思路。

也來談中超再次大幅降薪的幾大利好

其二,激發球員們的留洋欲望。畢竟過于安逸會讓一些球員喪失鬥志,隻要對比甲A時代本土球員的薪資水準,就不難看到當年球員們走出去的欲望有多強。從楊晨、範志毅、孫繼海等球員,到留洋時間最長的邵佳一,他們當年在海外的收入确實令本土球員羨慕。既然國内“活不下去”,自然不會讓更多人在中超混日子,尤其是踢不上主力的球員更是會自我覺醒。說白了,一切都是因為找不到真正動力。

也來談中超再次大幅降薪的幾大利好

當然降薪也不是萬能的,對于國字号球隊的建設,還需要從長遠角度出發,如何增加足球人口,如何真正腳踏實地抓青訓,培養更多基層優秀教練員,籌集更多資金投入到長線,這才是管理層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