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為群衆辦實事】電鍋“免費送”!

作者:平安梁平
【我為群衆辦實事】電鍋“免費送”!

如果你點進來隻想看

“免費”的電鍋長什麼樣

那麼抱歉了,小編也沒見過

但山東日照市民關先生為得到這個

“免費”送的電鍋

支付了實實在在的19萬元……

【我為群衆辦實事】電鍋“免費送”!

日賺400的“好工作”

“您今年累計快遞超過20個,加微***可免費領取電鍋一個。”2月13日下午,日照市民關先生收到一條來自快遞公司的短信,加上微信後,關先生收到一條連結,“下載下傳san星APP,完成關注任務就能領取電鍋了。”

【我為群衆辦實事】電鍋“免費送”!

APP内布置的任務很簡單,隻需要不停關注分發的公衆号,一晚上工夫,關先生沒領到電鍋,卻足足賺了400元傭金。

“今天開始,平台會選取部分高品質使用者,下單投注福、祿、壽,就能賺大錢!”13日上午,再次打開APP領任務的關先生收到了一位“财務總監”的“額外關心”。

【我為群衆辦實事】電鍋“免費送”!

“我沒那麼多錢了!”連續充值了四單的關先生,銀行卡餘額已經不多了。

主動墊付的“好心人”

san星APP真的能賺錢!關先生顧慮徹底打消,開啟了他的“大買賣”模式。

第二單充值2.8萬!關先生提現,總監告知需另做一單才可提現。

第三單充值1.8萬!關先生又提現,總監告知還需另做一單。

第四單充值2.8萬!關先生再次提現,總監告知還需另做一單6.8萬的。

【我為群衆辦實事】電鍋“免費送”!

部分轉賬截圖

“不抛棄不放棄,走到這一步多不容易!”财務總監主動提出,幫助墊付一半。能在陌生的網絡上遇到好心人,關先生很感激,找朋友湊了3.4萬元轉了過去。

合法納稅的“好企業”

看着APP内的17.5萬餘額,關先生這次能提現嗎?

“提現需要支付20%的個人所得稅。”總監回複。

一心提現的關先生借錢轉了3.5萬元。

“幫您墊付的3.4萬元需要補上。”總監留言。

關先生再借3.4萬元。

“最後還需要繳納30%的保證金,這個5.2萬是最後一筆了。”總監催促。

【我為群衆辦實事】電鍋“免費送”!

已經充值19萬元的關先生開始回過味來,自己怎麼會把這麼多錢交給一個陌生人?當他再次聯系财務總監時,已經聯系不上了。意識到被騙的關先生撥打110報了警。

回想一下開頭,他僅僅是想要得到一台免費的電鍋啊!

一條不起眼的短信

一個免費的電鍋

在騙子的圈套設計中

在貪欲的驅使下

關先生掏光了家底

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免費送”詐騙更新了。這就是近期正在高發的一種詐騙手段,夏天送電扇,冬天電鍋,換湯不換藥。

  • 利用貪念,引君入甕

前文中這條短信雖然簡短,但蘊含了豐富的資訊,假如你經常網購,會有很大機率相信它。一台價值幾百元的電鍋免費送,讓人感覺快遞公司應該送得起,于是勾起人們的貪念。

靈魂拷問:你怎麼那麼幸運?全國好幾億使用者會輪到你?

  • 初試成功,産生信任

抱着試試看的心态點進來,操作很簡單,很快領取成功,感覺自己運氣爆棚,同時産生一種回報的心理,幫助商家增長人氣和點選率,還能收獲傭金,何樂而不為?一種領了長期飯票的感覺油然而生。

靈魂拷問:這麼好賺錢,他為什麼不找親戚朋友,而便宜你這個陌生人?

  • 産生共鳴,堅信不疑

騙子在詐騙的過程中,會主動換位思考,因人而異使用話術,在騙子的安慰下,受害人還在不住地感謝。騙子一筆一筆騙光受害人積蓄,會達到一個臨界點。當然,貪婪的騙子不會滿足,他們會想方設法突破這個臨界點。

1.墊付。導師的“幫忙”會讓受害人格外感激,成功讓受害人進入負債狀态。

2.救援金。公司會提供資金來幫助自己“借雞生蛋”!

3.貸款。當受害人進入負債狀态後,對貸款的本能抗拒已經消除。

日照警方提醒

  • 下載下傳國家反詐中心APP,開啟預警功能。
  • 關注日照公安微信公衆号,常态化學習了解防範知識。
  • 天上不會掉餡餅,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即未知連結不點選,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資訊不透露,轉賬彙款多核實。

來源:日照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