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作者:青草遍地

沒有了夏天的濕熱,天氣晴朗時的秋日山野,景色迷人,正适合遠足。

今年侄子高中畢業,升入了大學,弟弟一下輕松了許多,周末時間也變得寬裕。于是,約在周末,同弟弟一起出去呼吸新鮮空氣,活動筋骨。

縣城東南部有個小山,我們決定去那裡登高遠望。車子停在山腳,我們沿着山間被雜草掩映的小路順勢而上。

半山的很多小地塊都已荒廢,沒有了莊稼人的蹤迹,小路被瘋長的雜草侵占,我們一行四人就像拓路者一樣,找根木棍,邊打探邊走。前面有一大片沒有荒草,被黑色的凹凸不平的岩石覆寫。這些石塊造型奇特,凹凸不平,形狀不一,紋路無規則。有的石縫裡會鑽出一棵小草,大一些的坑裡還會形成小水窪。幾億年的地殼運動,滄海桑田。這些怪石頭仿佛在告訴人們,這裡或許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怪石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石與蕨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像不像翻滾的浪花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小水窪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怪石坡

山上滿是軟棗樹(一般用來嫁接柿子),軟棗一串串的也無人前來摘取。四十年前要是有這麼多的軟棗該有多好,它們一定能給冬天還要在曠野裡四處搜尋柴草的小孩子們提供一定的營養品。隻可惜那時就是窮山惡坡,光秃秃的荒野。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怪石坡與軟棗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軟棗也是袖珍杮子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山油麻果

這些紅紅的果子是山油麻 ,這些灌木叢,生長在向陽山坡、幹燥山谷中。

山麻油的果實一般兩個頭對在一起,裡面包被着兩粒種子,每兩顆果實對生,就像四個紅氣球綁在一起,也有人形容,就像兩個小孩兒的光屁股。

咬開厚厚的果皮,裡面是黃色的漿液,有一點兒甜,隻是太少,隻堪嘗嘗滋味兒。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登上山頂,南面是壁立萬仞的懸崖。一些巨石已經和峭壁分離,像是被利劍劈開,似乎要傾倒,但它分明又立在這兒已很久很久。它的腳下已有一些因缺乏毅力、站累了而倒下的亂石。我恐高,也無勇氣,隻看一眼,已兩股顫顫而不能立,隻好退後。

心裡是安全了,但是遠處的水庫就不能夠進入鏡頭,隻透過樹葉的縫隙能夠看到一點淺色,就沒有了秋水長天交相呼應的景緻。再遠些,山巒疊嶂,雲撫拂着山梁,似薄幔,把山與天隔開,似乎是為了讓人分辨出哪是天,哪是山。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層巒疊嶂,水天相映

回看身後,我們來時的方向即山的北坡,地勢和緩,村莊連着村莊,樓群也矗立在旁邊,處處顯示着繁榮的農村景象。對面的山腰處,黃栌的葉子已經變紅,給山圍上了紅腰帶,隻可惜拍照技術不好,不能夠給大家呈現出一幅美的畫面。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村莊遠眺

沿着山脊從西往東走,在山脊上還有很多廢棄的小石屋。這些小石屋都是解放前山下的村民為了躲避戰亂,在山上的栖身之所。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從西面看巨石

大自然有着無窮的力量,眼前突現出這塊巨石不禁讓人啧舌“造化鐘神秀”。大自然是最優秀的雕塑家,他不用雕刀,隻一手風,一手雨,呈現給你的就是驚喜。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從北面看

圍巨石轉一圈,感覺像大地伸出的拳頭,又像一把燃燒不盡的火炬,難道是開天辟地時,它托起了藍天?站在它面前,浮現在腦海的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遠看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從南面看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峭壁石縫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穿越石縫

離開大地之“拳”,我們又來到了大地的“指縫”。從來向看,巨石之中有一條僅容一人側身而過的石縫,向上看,巨石聳峙,極目才能楚天舒。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探路者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這是站在石縫最高端望向去處。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從石縫頂端再下到地面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争服巨石縫

快要接近地面時,石縫寬敞了很多,好像是你已經經過了它的考驗,它對你已無計可施,便主動給你讓路。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走出洞天

通過了攀爬,擠挪,滑溜等曆程,我們終于下到了地面,走出了大地的指縫。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這種像袖珍型梨子的小果子,叫棠梨子,學名杜梨子。棠梨子樹是落葉喬木,樹枝常有刺。葉卵型至長圓型,傘形總狀花序,花瓣白色同梨花。果實近球形,褐色。适應性強、喜光、耐寒、耐旱、耐澇、耐瘠薄,即使在鹽堿土中都能旺盛生長。果實具有消食止痢,治腹瀉的功能。可以泡糖水或者泡成果酒,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了吃,煮熟了吃,又是另一種風味。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繼續前行,似乎來到了茫茫草原。經過一整個夏天雨水的滋潤,草特别的茂盛。在這裡不是“風吹草低見牛羊”,而是“風吹草低見模樣”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吊在石頭上的“王大娘”

在山上,我們還路遇了已多年不見的“王大娘”,就是這種吊在石頭上的蟲子。這可能是一種蝶蛾的幼蟲,至今也不知道它的學名,就繼續叫它“王大娘”吧!

關于王大娘在當地還流傳着一個凄涼的故事。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傳說王大娘和百足蟲是一對夫妻,有一天王大娘要回娘家,結果百足蟲告訴她“去可以,回來的時候要給我做好鞋子,幾天之後必須回來,否則…”。

規定回家的日子到了,結果王大娘沒有做好鞋子。因為百足蟲有100隻腳,那她就要做100隻鞋子。可是短時間内怎麼能夠做好呢?

王大娘鞋子沒做好,回家怕遭受百足蟲的家暴,不回家又能去哪裡呢?百愁莫展,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王大娘于是就在路邊的大石頭上上吊自殺了!(可見家暴由來已久,可憐的王大娘啊,沒有人給她伸張正義!)

逼死王大娘的百足蟲至今也沒能穿上鞋子,遭到了報應,活該!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在山頂,還撿到了一塊長滿苔藓的石頭。雖然已很累,但還是小心翼翼地把它帶回了家。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從側面看青苔的孢絲更明顯

找了一個非常有年代感的小瓷盆,放上礦泉水,讓這塊石頭端坐在水中央,旁邊的粉紅色小花穗也是在山上,從石縫裡拔來的。看着青翠欲滴的青苔以及它清晰潤澤的孢絲,感覺我把整座山搬進了鬥室。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

青苔石端坐水中央

山雖無名,風景獨好,累并快樂,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