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勤春來早,大棚綠意濃,我縣白梨瓜長勢喜人

人勤春來早,春早人更勤。在我縣有這麼一群人,春節前後與瓜苗為伴,在田間揮灑辛勤的汗水,為今年農業豐産豐收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人勤春來早,大棚綠意濃,我縣白梨瓜長勢喜人

在小張莊白梨瓜專業合作社大棚内,映入眼簾的是一株株青翠欲滴的梨瓜苗,大棚内一派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勞工們在瓜苗架間來回穿梭,熱火朝天的忙祿着,纏秧、除杈,動作熟練。據合作社負責人介紹,他們在年前就開始着手種植瓜苗,到節後已經全部種植完畢,并在保持提升原來白梨瓜品種種植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引進優新品種,篩選出适合本地種植的優良品種進行推廣。

金鄉縣小張莊白梨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李亞南:從元旦開始到春節前,瓜苗已經分批陸續種植完畢,早的瓜,三月就可以上市,然後從3月到7月陸續上市,讓消費者可以随時吃到新鮮的白梨瓜。在我們往年種植景甜208白梨瓜的基礎上,我們又引進了綠寶石2号青瓜、博洋系列,博洋9、博洋61、西州蜜還有厚皮甜瓜等各種品種,然後品種達到十幾樣,比如博洋九,博洋系列的瓜皮薄脆嫩,口感酥脆,口感特别特别好,像厚皮甜瓜、西州蜜25,它的口感特别好,特别脆,脆甜,糖分能達到18個19個,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人勤春來早,大棚綠意濃,我縣白梨瓜長勢喜人
人勤春來早,大棚綠意濃,我縣白梨瓜長勢喜人
人勤春來早,大棚綠意濃,我縣白梨瓜長勢喜人

據了解,該合作社以育苗、種植、加工、銷售白梨瓜為主,形成了白梨瓜種植、加工、銷售的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格局,在集約化育苗、标準化種植、品種結構優化、品牌建立、建構市場體系、帶動農戶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組織營運模式,通過合作社與社員農戶簽訂種植回收合同,盈餘按照成員與合作社的交易額比例返還。截至目前,合作社現有管理人員29名、農技師3名、助理農技師2名、技術員5名、社員144名,合作社成員人均純收入36800元,帶動周邊非成員農戶近2000戶,同時聘請了周邊數百名留守家庭婦女到基地務工,幫助農民收入實作翻番。

人勤春來早,大棚綠意濃,我縣白梨瓜長勢喜人

附近村民 李煥雲:我在這邊打工,也不耽誤家裡,家裡有孩子什麼的也出不去,在這邊幹點活,一天得100多塊錢,幹七八個小時,家裡什麼也不耽誤,上午回家也能看孩子,這是額外的收入。

人勤春來早,大棚綠意濃,我縣白梨瓜長勢喜人

目前,金鄉縣小張莊白梨瓜專業合作社現有大棚60多座,種植面積約260餘畝,按照“綠色、有機、生态”和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堅持生态化的種植管理、高品質的果品品質這一制勝法寶,積極探索一二三産融合發展之路,實作農業發展“接二連三”。合作社白梨瓜通過國家農業部“農産品地理标志認證”;合作社也先後被評為“農民合作社市級示範社”、“農民合作社省級示範社”;白梨瓜基地被評為“山東省省級農業标準化生産基地”;合作社“胡集小張莊”品牌入選山東省知名農産品企業品牌。

人勤春來早,大棚綠意濃,我縣白梨瓜長勢喜人

金鄉縣小張莊白梨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李亞南:我們合作社将會繼續發揮我們合作社的示範引領帶頭作用,推廣好白梨瓜高效栽培技術,帶領群衆增收緻富,為金鄉特色農業發展貢獻我們一份力量。

來源:金鄉手機台用戶端

記者:陳衡

編輯:李豔閣

稽核:李振 周紅波

終審:代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