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天裡的機構聲音!陸彬、陳金偉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發聲,有緻歉、反思但都表示估值已趨于合理甚至是低估

每經記者:黃小聰 每經編輯:葉峰

開年以來的市場調整,讓不少投資者有些擔心,近日,多家基金公司以自購等方式表達了對市場依然充滿信心,此外,記者注意到,近日還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也陸續發聲,其中既有因淨值回撤向投資者緻歉的,也有給投資者傳遞信心的。

記者梳理了幾位明星基金經理對市場的分析和解讀,具體如下:

彙豐晉信陸彬:2022年更傾向于“優質成長”

陸彬近日釋出了《緻投資者的一封信》,在信中,他首先表示:“開年以來,不少成長風格行業出現了明顯回調,調整幅度超出了大家的預期。市場短期大幅下跌和上漲往往會醞釀焦慮情緒,我們也聽到部分客戶和朋友有一些擔心。”

緊接着他表示:“我們對于2022年的市場觀點沒有變化,我們認為2022年市場的投資主線是‘價值回歸'和‘優質成長'。站在目前,我們更傾向于‘優質成長'将成為後續市場的主要投資機會。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産業更新以及科技創新的時代趨勢下,我們已經看到越來越多優質的成長行業和公司,包括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醫藥、新消費、TMT科技等,因為産業需求爆發、全球市占率提升,新産品放量或者進口替代等原因,整體行業空間較大,公司競争力日益加強,未來幾年有望實作較快的複合增速。”

“這一大趨勢并不會随着短期資本市場的波動而改變。經過中觀行業比較和自上而下個股研究,目前不少成長行業和公司估值因為市場下跌或者業績增長,已經具備較大的投資吸引力。”陸彬進一步說道。

春天裡的機構聲音!陸彬、陳金偉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發聲,有緻歉、反思但都表示估值已趨于合理甚至是低估

寶盈基金陳金偉:道歉、反思,對市場不悲觀

陳金偉因為管理的基金在去年獲得了市場第3的業績,而被廣大投資者所熟知。近日,他也對今年的表現進行了回顧,陳金偉表示:“近期市場整體表現不佳,我管理的基金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的确讓很多持有人體驗不佳。雖然我們已經盡量從市值、行業角度分散了風險,但是事與願違,在這輪大幅下跌時我們并沒有因為這樣做而降低回撤,今年以來除金融地産等低估值闆塊及疫情受損行業外,其他幾乎所有成長性子行業普遍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跌,我們的持倉也受到較大影響,我也在對最近的表現進行反思總結。”

此外,他還表示:“對出現虧損的持有人說聲抱歉,希望大家克服恐懼,不要因為短期的虧損而錯過整個大時代的寶貴機會。”

“對于後市,站在這個時點,從持倉的大部分公司本身成長性以及估值水準角度,我們确實一點都不悲觀,雖然在這個時候說服持有人相信長期的力量顯得蒼白無力,但這的确是我最真實的想法。從我們能夠把握的角度,我們認為大部分領域估值合理甚至偏低,即使是去年的部分賽道股,我們也認為估值整體合理。是以未來風險不大,如果市場在這個位置繼續下跌,我們也隻能承認我們的認知有局限性,這是我們決定不了的,的确超出我的能力範圍。” 陳金偉進一步說道。

中信保誠孫浩中:目前估值的優先級顯著提升

孫浩中是因為新能源方面的投資而被廣大投資者所熟知。近日他也分享了對于新能源闆塊的看法。孫浩中表示:“新能源闆塊方面,一季度行業的排産仍然較為健康,環比繼續增長。展望全年,行業的需求增長仍然可以樂觀期待。經過前期調整,目前一些新能源車的龍頭标的估值已經對應至明年30倍以内,中上遊材料的估值水準很多都調整至20倍附近或者以下。”

“風光方面,我們觀察到近期矽料、元件價格有所上漲,顯示短期景氣較好,核心元件公司估值降至今年30倍以内,逆變器公司在今年50倍以内,輔材公司在今年30倍附近,處于曆史估值中樞偏下位置,也逐漸進入配置區間。在我個人的‘景氣、格局、估值'三要素投資架構中,目前估值的優先級顯著提升。” 孫浩中進一步說道。

春天裡的機構聲音!陸彬、陳金偉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發聲,有緻歉、反思但都表示估值已趨于合理甚至是低估

上投摩根杜猛:消費、醫藥、科技等行業的估值已經回落到合理、甚至低估的水準

上投摩根的杜猛是管理基金超過10年的投資老将,近日他也對近期的市場進行了分析。首先,他表示:“經濟不确定性、疫情和情緒上的問題是近期市場走弱的三點原因,但是從上市公司的估值和基本面,并看不到太多下跌的理由。”

“今年的政策可能比去年更寬松,是以盡管開年市場表現不佳,但随着‘穩增長'政策的逐漸發力,政策對市場的效果将逐漸顯現,2022年經濟和盈利增速可能呈現出前低後高的狀态。此外,國内居民正逐漸加大在資本市場的配置,這是一個仍未改變的長期趨勢。而權益資産作為大類資産中最具吸引力、長期收益率可觀的品種之一,未來居民權益類資産配置占比仍将繼續提升。總體而言,對今年的市場較為樂觀。”杜猛進一步指出。

而對于熱門的一些賽道,杜猛表示:“目前,消費、醫藥、科技等行業的估值已經回落到合理、甚至低估的水準。并且,部分如新能源等行業過去一兩年甚至未來的業績增長,符合甚至超出市場預期。”

談及後市機會,杜猛指出:“今年市場機會将更加多元,行業分布上也會更加均衡。除了持續關注的能源革命下的新能源車、光伏等行業機會,消費電子、半導體等景氣度改善的方向,以及包括消費、醫藥等穩定增長行業都會有自下而上的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