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金昌市落實十件民生實事綜述

金昌日報

1月19日,又一個晴朗的冬日,走進永昌縣朱王堡鎮劉正村互助老人幸福院裡,遠遠就聽到一陣舒心而又爽朗的笑聲,幾名老人在這裡聊天、下棋、打太極,溫馨和諧、其樂融融。

在金川區昌文裡社群,馬瑞停放好電動車說:“此前,由于小區沒有充電車棚,大多數居民隻能将電動車放在地下室裡充電。現在好了,電動自行車不用往家裡推了,即使下雨,也不擔心有漏電的情況發生,還能快速把電充好。”

一條條新政新規、一項項惠民舉措,清晰描繪出讓百姓看得見、摸得着的好日子。2021年,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諾的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兌現。

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金昌市落實十件民生實事綜述
一年裡,我市下大力氣書寫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奏響了建構幸福金昌的和諧樂章。如今,在金昌大地上,一項項民生工程回應了群衆心聲,一幅幅最新最美的民生畫卷徐徐展開。

一諾千金謀福祉

“本想去市場買些菜,但是我在附近兜了三圈也沒有找到一個車位。”住在金川集團公司27區的市民馬女士早上去長泰市場,找了半個小時都沒能找到停車位,隻好将車停在家中,步行近20分鐘去市場買菜。

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金昌市落實十件民生實事綜述

馬女士的遭遇是我市停車難的一個縮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市汽車保有量已近14萬輛,不少家庭有兩輛車。小區停車位嚴重不足,部分私家車停滿了道路兩旁的已有車位。一些車主因為在人行道停車、超泊位停車、占壓盲道和消防通道被處罰,群衆要求破解停車難題的呼聲引起市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2021年規劃建設智慧停車系統,建立停車場4個,改擴建停車場8個,改造停車泊位6900個。

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金昌市落實十件民生實事綜述

始終堅守為民情懷,持續加大民生投入,繼續實施一批民生實事和社會事業項目,着力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着力辦好我市确定的10件民生實事……去年兩會時,市政府向全市人民莊嚴承諾:

新增城鎮就業1萬人以上,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8萬人次,完成職業技能教育訓練7000人次;

市區内啟動建設幼稚園、國小、國中學校各1所,改擴建高中學校1所;

實施永昌縣人民醫院救治能力提升建設項目;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提高10元;

建設城市社群日間照料中心和新型農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各3所;

實施“鄉村飛閱”計劃,建設鄉鎮(街道)數字文化站18個;

擴大公租房保障覆寫面,公租房貨币化保障住房困難家庭700戶;

完成3個居民小區、64條主次街道、16條背街小巷路燈改造,實施3個居民小區智能充電樁安裝工程;

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個。

我市堅持從群衆最關切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抓起,從群衆最期盼的事情做起,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用政府從業人員的辛苦指數換取群衆的幸福指數。

竭誠踐諾解民憂

十件實事,猶如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立下的“軍令狀”,縱然困難重重,也一定要竭誠踐諾。

自去年1月1日起,我市為41296名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人員,每人每月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10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标準達到每人每月133元,增幅8.13%。

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金昌市落實十件民生實事綜述

精心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實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基層服務計劃和“支援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服務”項目,全面落實青年見習計劃,強力推進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去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0548人,超額完成目标任務;共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8.05萬人次;共開設各類職業教育訓練270班(期),累計教育訓練16072人次。

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金昌市落實十件民生實事綜述
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金昌市落實十件民生實事綜述

為確定居民充電用電安全,杜絕“飛線充電”亂象,金川區住建局在市區各小區内建立了100個充電車棚,并在全市建立的8個停車場内全部安裝電動汽車充電樁。

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金昌市落實十件民生實事綜述

為解決停車難問題,我市挖潛施劃新泊位,對城區車位、空地資源全面摸底,因地制宜靈活施策,對原有車位整合優化,對閑置土地、空間挖潛盤活,按照“能劃則劃、應劃盡劃”原則,在市法院北側、婦幼保健院北側、羊肉一條街、昌豐裡社群東側建立停車場4個,改擴建市第六國小、金建裡社群農行家屬院等8個停車場,為市區施劃停車泊位6900個。

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金昌市落實十件民生實事綜述

有序實施學位擴容提質行動,在市區内啟動建設幼稚園、國小、國中各1所,建立金昌市金川進階中學實驗樓1棟,着力緩解孩子“上學難”問題。目前,金川區第二幼稚園、金昌市第九國小、金川進階中學實驗樓已完成年度建設目标。

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金昌市落實十件民生實事綜述

堅持就近便利、小型多樣、功能配套、友善實用的原則,按照因地制宜、整合利用的思路,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鼓勵建立養老服務項目與現有社群衛生、文化服務場所整合,在金川區廣州路街道天源裡社群、新華路街道昌達裡社群、北京路街道金冶裡社群建成3所日間照料中心,在永昌縣朱王堡鎮劉正村、陳倉村,河西堡鎮下窪子村建成3所互助老人幸福院。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城市社群日間照料中心覆寫率達79%,新型農村互助老人幸福院覆寫率達48%,為更多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

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金昌市落實十件民生實事綜述

利用省财政廳下達的市級中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資金,為數字文化站撥付“鄉村飛閱”建設資金,統一為數字文化站點配備數字文化一體機,内含各類文化資源10多萬種,電子圖書52萬冊、報紙約350種、有聲讀物1.3萬種,截至去年底,我市在鄉鎮、街道、社群、行政村、文化場館建設完成數字文化站23個,超額完成建設任務。

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金昌市落實十件民生實事綜述

為提升就診能力,永昌縣人民醫院共配置了危重孕産婦、新生兒救治中心、創傷中心及相關醫技科室醫療裝置61台(套),籌建PCR實驗室,除更新部分老舊裝置外,還增加了移動DR、肌電圖和血液回收機等新設施裝置。

一組組資料,凸顯了民生溫度。

一以貫之謀福利

春節前夕,金川區寶星裡社群從業人員袁惠娴來到社群住戶馬彩秀家走訪。她丈夫高星因病不能從事重體力活,孩子在上國小,全家生活重擔全壓在她身上。去年,高星又被查出患有心髒病,這讓原本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不過,她家享受了金川區公租房租賃補貼,每季度能拿到七百塊左右的住房補貼,極大地緩解了家庭經濟壓力。

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金昌市落實十件民生實事綜述

金川區公租房租賃補貼,主要是将未享受過公共租賃住房的住房困難群體納入保障範圍,通過貨币化保障服務機制的形式,為他們解決一定住房困難問題,同時,實行動态管理、季度發放,每人每月最多保障15平方米,每平方米補貼6.5元錢,經過社群初審、街道複審、房管所終審,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每人每季度可發放292.5元錢,有效增強了住房困難群體承租住房的能力,也減輕了住房困難低收入群體的經濟負擔。

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金昌市落實十件民生實事綜述

“2021年,我們共幫助了639戶困難家庭,累計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140.86萬元。今年,我們計劃再幫助700戶住房困難家庭。”金川區房地産管理所住房保障股股長王娜說。

民之所憂,施政所向。今年兩會上,市政府再次向全市人民承諾十件民生實事,新的一年,市政府将帶着全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重整行裝再出發!

來源:金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