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作者:戲客Seeker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自21年的Q4起,《明星大偵探》能否如期開播就成了關注的焦點。

都說做明偵的“假粉”,要比嘉賓們還能發現線索。

等待開播的日子裡,“假粉”們掘地三尺發掘第七季相關。在豆瓣暫時性關閉回複功能的檔口,為了交流“路透線索”甚至建了份共享線上文檔。▼▼▼▼▼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蹲行程蹲嘉賓工作安排,蹲招商會檔案蹲工作室變更…...

中心問題隻有一個:撒貝甯還會如約第七季嗎?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雙北”之于明偵,正如“極限男人幫”之于《極限挑戰》,穩定的MC組合不僅是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嘉賓個體對于節目也有無可取代的作用和風格影響。

那麼撒貝甯呢?

他是《明星大偵探》的法治理念基石。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從第一季的《請回答1998》一案起,撒貝甯“将救贖發生在遊戲”中的冷靜理性就與何炅的控場分析,沉浸式共情體驗一樣,成為明偵無可複制的特色。

2021年是推理探案,劇本殺相關綜藝井噴式的一年。但目前已播出的,其反響都遠不如已經走過六季的《明星大偵探》。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雙北”這對頂級MC組合的貢獻也是重中之重。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帶着口碑與熱度走過六季,第七季的《大偵探》還是沒能等到撒貝甯這位偵探俱樂部會長。

在經曆制作團隊更疊、改名、主MC缺席後,《大偵探》第七季也會同其他綜N代一樣陷入“七年之癢”的尴尬嗎?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換湯不換藥”的又一季

首發與收官案件都是明偵的重中之重,在過往播出季中,高能案件也大多出自這些“大制作”。

從第三季首案《酒店驚魂》開始,實景錄制幾乎成了每一季的标配,在後疫情時代的限制下,第七季第一案的“棚内魔法城堡”還是如約搭成。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在嘉賓方面,更是個個“熟面孔”。

既有金桔bot代言人大張偉、魏晨,也有人形劇本檢測機張若昀,一向女嘉賓稀缺的配置裡也請到了戚薇、楊蓉這兩位無論在推理還是在角色扮演上一流梯隊的玩家。

曾有評論戲稱道,明偵的“内卷”是在逼迫每位玩家成長為全能六邊形選手,推理分析,搞笑造梗,一個都不能落下。是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幾乎每一位老玩家都是“扮豬吃虎”的高手。

甄家連環滅門慘案,再度上演。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在童話學校畢業季的當天,學院的代理主任甄白雪被發現吊死在學校附近的樹林之中。

沒有腳印、大雪天氣、全體“完美不在場證明”。

改了名的《大偵探》,但故事風格還是“換湯不換藥”。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抛開錯綜複雜的愛恨,單從作案手法和時間線上,整個案件的設計又回到了前三季小而精的模式。

關于如何判斷死者的死因,節目組與嘉賓之間的雙向信任又一次成就了高光時刻。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從第六季撒貝甯提出的盆骨角度鑒定性别到窒息征象,一方面展現了嘉賓們在這方面豐富的知識積累,更是節目在不斷改進中對法醫學、痕迹學相關基本常識的大膽引入。

真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缜密和嚴謹。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曾經非常具有節目特色的常備道具“一噴即暈藥”。這種違反常識性的道具雖然有效避免了模仿的可能,但也打破了這種沉浸式推理的體驗感。

然而諸如“屍檢”、“機關破解”這種對嘉賓有一定邏輯要求的本格推理,如果沒有雙方絕對的信任和默契,極易造成脫節。

正面案例如第四季《頭号玩家》中的照片推論,反面案例如第二季《恐怖童謠》裡那把沒有血槽的刀。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那麼在改名後的《大偵探》7,做得如何呢?

一面沾了血的,濕漉漉的旗子,一般會認為用在什麼地方。

是澆水後凍硬成兇器,而非轉移屍體的遮掩。

在二讨中,何炅關于誰才是更能把死者毫無防備約出去的人的論斷,成了僵持不下的三位嫌疑人的突破口。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在驚歎嘉賓們不斷翻轉的思維角度和推理模式時,對于寫出整個作案手法的節目組。

這份“換湯不換藥”,實在難能可貴。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憂慮而關懷”的新故事

明偵的人文情懷,和高能的推理複雜的機關一樣,是其無法忽略的特色。

走到“七年之癢”時,對于明偵發掘題材的能力,觀衆們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第七季的首發案件聚焦校園暴力顯然不如第五季《海上鋼琴師》的父子傳統關系隔閡、第六季《夜半酒店》的兒童性侵來得震撼人心。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有了第三季的《酒店驚魂》在前,再度提及校園暴力,總會将兩者不自主拿出來進行比較考量。

而《童話學院之畢業悸》的“新編”,勝在擯棄我們慣常對校園暴力的印象。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案件中的所有人,都非真實存在的,而是一群玩具的獨立意識。他們所遭受的傷痛,全部繼承于主人本身的痛苦。

然而玩具的自主意識就像是每個主人悲劇的延續,旁觀者依然旁觀,沉默者永遠沉默。

甚至玩具身上,也繼承了主人的世界帶來的負面情緒和尊卑觀念。

童話原本是最純潔無瑕的,然而沾染上人類世界的污穢後,就會成為最觸目驚心的慘劇。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校園暴力從來不是發生在某一個人身上的跌打損傷,這是一種會擴散的傳染病,哪怕是沒有受到實質性傷害的人,都會是以留下無法抹去的心理陰影。

《酒店驚魂》裡講的是受害者的同态複仇,而《童話學院之畢業悸》則将視線投向案件裡潛移默化裡被影響的一生。

這并非是一群玩具們的荒誕童話,而是隐藏在水下的冰山。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在小小的MG宇宙裡,每個故事都能投射進真正的現實。

誠然,珠玉在前必定會讓《童話學院之畢業悸》被拿出來進行全方位比較,而在作案動機上的無法自圓其說,讓這個案件相比較其他的首發大作略顯不足。

但在定檔前的大起大落後,似乎也在昭示着面臨七年之癢的“大偵探”,在常駐MC變動後,又一次走到了岔路口。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情懷并非一成不變,而如何推陳出新,就需要節目組接下來的見招拆招了。

高口碑綜N代大變動後的未來走向,《大偵探》的後續或許會成為極重要的參考。

沒有撒貝甯的《大偵探7》,“綜N代之光”會走向分水嶺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