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蠟梅綻放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那一抹澄澈滋潤的金黃,那一股幽雅缭繞的清香,為冬日裡的天地帶來了無限生氣。近日,濟南植物園内的蠟梅悄然綻放,密密匝匝,如繁星點綴在枝頭,随風搖曳,姿态甚是灑脫,散發出陣陣馥郁的幽香,彌散在空氣中,滿園清香。
植物小百科
蠟梅(拉丁學名: Chimonanthus praecox(Linn.) Link (《Flora of China》),英文名:Winter Sweet,中文别名:金梅、臘梅、蠟花、黃梅花。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常叢生。葉對生,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條葉腋内,先花後葉,芳香;果托近木質化,口部收縮,并具有鑽狀披針形的被毛附生物,冬末先葉開花,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
蠟梅的生長特性
蠟梅喜光,略耐側蔭,耐寒,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長最好,堿土,重粘土生長不良;喜肥,耐幹旱,忌水濕。在風口處種植花苞不易開放,花瓣易焦枯,發枝力強,耐修剪,當年生枝多數可以形成花芽。抗氯氣,二氧化硫污染能力強,病蟲害少,壽命可達百年以上。
蠟梅的寓意
蠟梅的花語是獨立、堅毅、剛強、堅貞、忠實、忠貞、高潔。它的花語來自于蠟梅頑強的生長力,其開花時間也是在寒冷的冬季,有着非常美好的品格。正是因為它的花語和寓意十分有正氣,也深得很多文人的喜愛。它還有另外一種花語,就是慈愛之心、高尚的心靈,可以将它送給自己比較敬重的長輩,有着很深遠且美好的寓意。
蠟梅的分類
臘梅可分為:
1、素心梅:花瓣長橢圓形,向後反卷,花色淡黃,心潔白,花香芳馥,因其花朵較大,又稱“荷花梅”。
2、虎蹄梅:花大色黃,花瓣較圓,中心小花瓣微帶紅紫色;花像虎蹄,香氣濃開花早。
3、磬口梅:花瓣較圓,色深黃,心紫色,香氣濃,因其花心紫色,又稱“檀香梅”。
4、金鐘梅:花大黃色,形似金鐘,重瓣,香氣亦濃。
5、狗牙梅:花瓣尖而形較小,外輪花瓣淡黃色,内輪花瓣有紫條紋,香氣淡,因其花九出,又稱“九英梅”。
其中以素心梅和磬口梅較為珍貴,色香俱佳,最具觀賞價值。
蠟梅的藥用價值
蠟梅的主要功效:
1、解暑生津:開胃散郁,通乳潤燥,止咳。
2、主治哮喘:勞傷咳嗽,胃痛,腹痛,風濕癢痛,療瘡腫毒,跌打創傷。
3、主治暑熱頭暈:嘔吐,氣郁胃悶,麻疹,百日咳,燙傷,火傷,中耳炎等。
4、根及莖,性溫:祛風理氣,活血解毒。
5、又可開郁和中,止咳化痰,解毒:用于郁悶心煩,肝胃氣滞,梅核氣,瘰疬瘡毒等。
究竟是“蠟梅”還是“臘梅”?
“蠟梅”有時候寫作“臘梅”,到底是“蠟”還是“臘”呢?這個問題時常讓人疑惑甚至争論不休。“蠟梅”,古稱“黃梅”,宋代才開始叫作“蠟梅”。最先如此命名的是大文豪蘇東坡和黃山谷,他們根據黃梅“香氣似梅”的特點和花朵“類女工撚蠟所成”的特征,把它稱之為“蠟梅”。
明朝《花疏》中寫道:“蠟梅是寒花,絕品,人以臘月開,故以臘名,非也,為色正似黃蠟耳。”也就是說,“蠟梅”是其正規名稱,是因為它花黃色,有蠟質;而稱作“臘梅”,是因為它在臘月前後開花,可事實上,雖說南方有些地區是在臘月開花,而其他地區就不一定了,是以稱臘梅欠妥。
蠟梅花開,
芳香四溢,
濃郁而清新,
豔麗而不俗,
湧進人們的心田,
使人心曠神怡,
陶醉其中...
溫馨提示
遊客入園時請佩戴口罩,自覺出示健康碼并接受體溫測量,并登記相關資訊。對體溫超過37.3℃的遊客将勸阻入園。疫情防控期間避免聚集紮堆,不得在景區内進行人員聚集性活動。
來園路線
(1)自駕路線:
▼【燕山立交出發】
從燕山立交沿經十路東行(309國道)約40公裡至鵝莊大橋路口南行5公裡抵達景區。
▼【港溝收費站出發】
從港溝收費站上高速,沿濟青高速南線(G2)東行約28公裡至章丘(埠村)收費站下,北行2公裡抵達景區。
(2)公交路線:
▼在濟南市區經十路沿線,乘坐K301到達鵝莊路口站下車,沿埠村路南行1.0公裡左右到達南鳳村站換乘章丘10路公共汽車至濟南植物園站下車。
文章來源:濟南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