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浮抗疫報告·雲浮力度丨衆志成城築起抗疫“長城”

雲浮抗疫報告·雲浮力度丨衆志成城築起抗疫“長城”
雲浮抗疫報告·雲浮力度丨衆志成城築起抗疫“長城”
雲浮抗疫報告·雲浮力度丨衆志成城築起抗疫“長城”

2022年2月1日,正值大年初一,一則“羅定在深圳密接排查中發現陽性感染者”資訊打破雲浮人春節的祥和與安甯……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上司下,市委、市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疫情應對處置作為頭等大事,市委、市政府主要上司果斷決策、靠前指揮,全市人民勇往直前、團結一緻、衆志成城,形成齊心抗疫的“硬核”力量,打響了一場共同抗擊疫魔的遭遇戰殲滅戰。

雲浮抗疫報告·雲浮力度丨衆志成城築起抗疫“長城”

“疫”線湧動紅色力量

守卡查問、測量體溫、掃健康碼……一個個胸牌、一道道關卡猶如一條條愛的防線,守護你我,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守護着美麗家園,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疫情就是指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後,全市返鄉大學生、青年團員、基層黨員第一時間響應黨的号召,奔赴防疫一線開展志願服務,協助高速路口及各村(社群)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他們不畏風雨嚴寒,堅守崗位,為人民群衆築牢防疫牆。

“您好,進入核酸采樣區請打開粵康碼!”“阿姨請留步,我先給您測個體溫”……2月11日早上8點半,大學生志願者李桂豪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從2月3日起,李桂豪一直在羅定市政廣場核酸檢測便民服務站開展志願服務工作。

在羅定,無數個像李桂豪這樣的青年志願者挺身而出、無畏前行,成為疫情阻擊戰中的一員,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凝聚起抗擊疫情中磅礴的青春力量。

2月2日,共青團雲浮市委員會向全市各地釋出招募青年志願者的通知,各地團委紛紛響應。“這次最大的感動就是很多大學生青年志願加入到抗疫行動中。” 羅定團市委書記王龍波告訴記者,在招募青年志願者時,2小時内報名人數就高達1000人,建立的3個微信群個個爆滿。

“我是一名退役軍人,更是一名中共黨員,疫情目前理應挺身而出,為家鄉守得一片淨土。”雲浮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幹部譚钲叡得知疫情發生後,便主動請戰到羅定市抗疫一線,積極投身志願服務。

雲浮市農業農村局90後黨員幹部岑健洪,除夕夜接到歸隊通知後,立馬奔赴羅定一線。

……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全市廣大黨員沖在前、作表率,與人民群衆共同構築起聯防聯控“紅色防線”,成為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最鮮豔的色彩。

攜手共畫抗疫“同心圓”

“山川齊志,風月同心”。在粵西廣闊大地上,這句話在雲浮得到深刻而又生動的注解。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星火馳援,雪中送炭。疫情牽動着社會每一位愛心人士的心,他們用愛心和善舉,彙聚成一股股暖流,譜寫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戰地贊歌,讓雲浮這座城市在抗疫中更加有溫度。

廣東德鴻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培獻是土生土長的羅定人。看到家鄉發生疫情後,他時刻關注家鄉的疫情,牽挂家鄉父老鄉親的安危,當了解到廣大一線抗疫工作者生活條件艱苦,第一時間向羅定市捐贈30萬元,用于馳援疫情防控一線。

2月9日, 佛山對口幫扶雲浮指揮部和衍生健康醫藥、南方東海鋼鐵、金晟蘭冶金、雲浮石材行業協會、鑫國源能源、德鴻控股等企業和協會等一些愛心企業和社團組織捐資捐款約600萬元,彰顯了大愛情懷,傳遞關愛、彙聚溫暖、點亮希望。

羅定市羅平鎮駐鎮幫扶工作隊迅速協調廣東省國資委及下屬企業,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及下屬機構、企業客戶,以及防返貧協作中心簽約機關等火速支援羅平抗疫工作,在春節後上班第一天即募集到約58萬元防疫物資。羅定市建築餘泥渣土受納場先後捐贈醫用口罩100萬隻,捐獻給疫情防控值守的一線人員。

羅定市心連心扶志助學協會,在2月2日發起儲備志願者招募,不到半天,報名志願者超過500人。2月3日發起支援抗疫物資捐贈,一天時間收到會員自發捐款共110043.94元。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雲浮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從慷慨解囊、急公好義,多方籌措各種醫療物資、生活用品的民營企業家,到加班加點、不辭辛勞,全力保障防疫物資、生活物資正常供應的廣大企業職工,雲浮,每一條街道、每一個社群、每一座村落、每一戶家庭,都迸發出勢不可當的抗疫力量,構築起堅不可摧的人民防線。

雲浮抗疫報告·雲浮力度丨衆志成城築起抗疫“長城”

“疫”路前行共克時艱

關山相守,信念同舟。10多天裡,省、市、縣、鎮的醫務工作者頂“疫”前行,或廢寝忘食、通宵達旦進行流調溯源、檢驗檢測;或舍生忘死,沖鋒在前,奮戰在隔離病區阻擊病毒;或頂着寒風,冒着冷雨,每天工作堅持10多個小時以上,完成一輪又一輪大規模核酸采樣……

與時間賽跑成為抗疫工作取得勝利的關鍵。兩天内,各地的支援力量源源不斷向羅定集結……

1月31日晚上,當初篩查發現陽性病例後,羅定市疾控中心便馬上組織10多名從事流調、采樣、消殺的疾控專業人員匆匆收拾行裝迅速集結,趕赴龍灣鎮迅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樣本采集、消毒消殺工作。“時間就是生命,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用最快的速度追蹤溯源,阻斷疫情傳播鍊。”羅定市疾控中心主任羅冰賢介紹說。

“有了之前援鄂的經驗,再難打的仗也一定能夠拿下,更何況這次是為了家鄉羅定而戰。”1月31日傍晚,羅定市中醫院接到緊急通知,要求醫院組建核酸采樣隊支援龍灣鎮核酸采樣工作。1小時之内,90多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核酸采樣隊伍迅速在醫院集合等候出發,當中便有曾參與援鄂的劉成彬和陳婵華。

省疫情防控專家團隊馮惠強、鄧惠鴻、何劍鋒等一行70多人在羅定駐點指導,采取“前台混編”“背景合署”工作模式,會同各地支援隊、公安幹警通宵達旦、争分奪秒地開展嚴謹細緻的流調溯源和心理幹預工作,為決勝“疫魔”注入了強大信心和力量。

由各級醫護人員組成的“白衣鐵軍”第一時間進入社群展開核酸檢測工作,分批分時段進行全員檢測采樣。在這支訓練有素的專業隊伍中,大部分都是護理人員,當中有不少“九零後”“零零後”,他們卻承擔起了醫護人員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除夕夜,市警察局發出号令,5個縣(市、區)局聞令而動、雨夜響應,1000多警力馳援防疫一線, 日夜堅守,在這場疫情防控考驗中扛起警察責任,彰顯公安擔當。

羅定市住建局在除夕夜迅速組建了一支70人的應急分隊,緊急開展集中隔離場所建設改造工作,以及協商征用城區各個酒店,想方設法尋找過硬的施工隊伍,召集優秀的建設勞工。2月1日早上,征用的第一間酒店改造完成,為第一批前線退下休息的醫護人員提供了休息場所。2月4日下午迅速啟動第二批隔離場所的改造工作,改造期間,共投入人員500多人,經過5天的日夜奮戰,完成安裝難度最大的10000多平方米防護網建設任務。2月5日至8日,僅用3天多時間完成了663張床位鋪設、750間房間清潔等任務,創造了一個個的“奇迹”。

“雲浮人民完全有能力辦好自己的事”

2月5日起,連續沒有新增病例;2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釋出會宣布我市疫情得到控制……一連串的好消息頻頻傳來,證明了雲浮人民完全有能力辦好自己的事。

“我相信,我們團結一緻終會勝利。”羅定音樂人梁媚和她的朋友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創作了一首《最美羅定》的歌曲,贊美一線抗“疫”人員,為白衣天使加油、為羅定加油、為雲浮加油!

在浙江大學讀研的羅定學子黎奕紹說:“很多返鄉大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抗疫志願活動中,讓我感受到當代大學生青年的擔當與使命。”

“短短幾天的時間,疫情就得到了控制,展現雲浮人的精氣神。”市民李永中如此評價。

“從以前的‘演練’,到這次的‘實戰’,無疑是給我們醫護人員的一個巨大考驗。但所有醫護人員都不辭勞苦,日夜堅守一線,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曆,讓年輕的醫護人員快速成長。疫情不退,我們不退,這是我們的使命。”羅定市中醫院副院長梁柏泉說。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如今,經曆了疫情考驗的雲浮,街道上車流不息、工地間熱火朝天、校園裡書聲琅琅、景點景區有序開放、餐館夜市逐漸恢複……這些熟悉的人間煙火,都成了雲浮歲月靜好的生動注腳。

“疫”線暖新聞

“老義工”自建義工隊

人物:彭世彩 (羅定新世界家居博覽中心董事長)

關鍵詞:16年堅守、老義工

連日來,羅定市各社群街道,常見到一位短白頭發、身手靈活精幹的中年人身影,他進街入戶宣傳防疫知識、參加卡口執勤……熟悉他的人知道,他叫彭世彩,50多歲的他是一名有16年經曆的“老義工”,幾天來,他一直堅守崗位,忙碌而又認真,成為了人們心中奮戰防疫一線的“勇士”。

疫情發生後,彭世彩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大年初二,他主動來到社群,加入了防疫一線隊伍,第一時間發動公司員工30多人組建了一支義工團隊。2月5日,羅定城區4個街道開展核酸檢測,一大早彭世彩就帶領義工團隊到羅城街道柑園居委報到,接受居委統一排程安排,提前到核酸采樣點開展現場秩序維護、掃碼錄入、現場咨詢解答等工作。10多天裡,彭世彩和他的義工團隊頂着寒風,冒着冷雨,充當核酸采樣的“宣傳員”、公共秩序的“維護員”、掃碼注冊的“登記員”。此外,彭世彩踴躍捐款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他個人帶頭捐款6000元,發動公司員工捐了1000多元。

“疫情面前方顯本色,投身抗疫,隻是盡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彭世彩告訴記者,這次抗疫展現出的全民參與的精氣神,讓人終生難忘。

“夫妻檔”“父子兵” 展硬核擔當

人物:梁啟漩、歐水鳳夫妻(素龍街個體戶),黎世成、黎斌玺父子(公務員、大學生)

關鍵詞:主動請纓、小家大愛

在羅定“心連心”志願者團隊,來自素龍街的梁啟漩、歐水鳳“夫妻檔”參加抗疫志願服務的故事傳為佳話。

在龍灣鎮政府的飯堂,記者見到了身穿黃馬褂正忙個不停的梁啟漩,他手拿大鏟,在鍋中不停翻炒。原來,當得知龍灣抗疫一線急需廚師時,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馬上關停自己的宵夜檔,帶上廚具驅車來到60多公裡外的龍灣鎮當起了志願者,與其他志願者每天為一線防疫人員準備三四百份便當。他的妻子歐水鳳也不甘落後,一直積極參與志願服務的她覺得自己不能掉隊,她不顧老人反對,也報名參加了志願服務,3個孩子隻能由年邁的父母幫忙照看。10多天來,梁啟漩每天驅車來回120公裡,風雨無阻,妻子則在城區市政廣場、陽光都市等地開展現場秩序維護、掃碼錄入等志願服務。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他們是父子,也是戰友,是奮戰疫情防控工作一線的生動寫照。在抗疫的關鍵時刻,羅定市住建局黨組成員黎世成和他的兒子黎斌玺攜手逆行,并肩作戰抗擊疫情,演繹着“小家大愛”的故事。

當記者見到軍人出身的黎世成時,他雙眼布滿血絲,聲音略帶沙啞,連日來,他一直參與隔離酒店的建設改造工作,他和同僚們頂風冒雨,日夜奮戰,實作了3天完成4個酒店改造、8天時間建成6座隔離場所,新增1227個床位。讓他想不到的是,畢業後在羅定粵泷火力發電廠實習的兒子黎斌玺也偷偷報了名,參與了“志願者隊伍”,在一次朋友的微信中,黎世成才發現身穿防護服的兒子在一線忙碌着,十幾天裡,這對“父子兵”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堅守,互相鼓勵。

責任編輯:吳紫燕

編輯:李松帶

來源:雲浮日報

雲浮抗疫報告·雲浮力度丨衆志成城築起抗疫“長城”
雲浮抗疫報告·雲浮力度丨衆志成城築起抗疫“長城”
雲浮抗疫報告·雲浮力度丨衆志成城築起抗疫“長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