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全梳理!第二輪“雙一流”,有哪些重大調整?

作者:岷縣釋出

2月14日,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正式公布。

公布的建設名單共有建設高校147所,建設學科中數學、實體、化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布局59個、工程類學科180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92個。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迎來了多項重大改變和調整,一起來看——

1.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43所高校迎來調整

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内,第二輪“雙一流”共有43所高校的“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迎來新增/調整。

具體變動名單彙總如下:

最全梳理!第二輪“雙一流”,有哪些重大調整?

2.新增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

相較于首輪“雙一流”建設名單,第二輪“雙一流”建設新增了7所高校。分别是:

山西大學、湘潭大學、南京醫科大學、上海科技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南方科技大學。

最全梳理!第二輪“雙一流”,有哪些重大調整?

3.京、蘇、滬優勢依舊,廣東省成本輪最大赢家

根據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名單,全國共有14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

在本輪動态調整中,廣東省成為“最大赢家”,新增3所“雙一流”建設高校,江蘇、上海、湖南、山西等省(市),各新增1所“雙一流”建設高校。

深圳市、湘潭市也終于迎來自己的第一所“雙一流”:南方科技大學、湘潭大學。

截至目前,北京、江蘇、上海依舊分别以34所、16所、15所的“雙一流”建設高校數,領跑全國各省(市、自治區)。

最全梳理!第二輪“雙一流”,有哪些重大調整?

4.十五所高校的16個學科,被“黃牌”警告!

本輪動态調整中,有15所高校的16個學科,被公開警示/撤銷,其中10個為首輪自定學科。

  • 主要原因:建設成效并未完全達到預期,相比其他同類建設學科,整體發展水準、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成長提升程度相對靠後。
  • 處理方式:公開警示/撤銷。警示學科和調整後的學科,2023年接受再評價,屆時未通過,則調出建設範圍。
最全梳理!第二輪“雙一流”,有哪些重大調整?

5.淡化身份,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主要原因:“雙一流”重點在“建設”,學科為基礎,而不是人為劃定身份、層次,派發“帽子”,更不是在中國高校中劃分“三六九等”。
  • 首輪“雙一流”建設存在的問題:部分建設高校對“雙一流”建設了解不到位,把“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作為身份和層次追求,存在擴張規模、追逐更新的沖動。
  • 第二輪“雙一流”回歸建設初心:堅持以學科為基礎,淡化身份色彩,引導高校探索自主特色發展新模式,分類發展,創造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

6.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為王!

集中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全部回歸一級學科目錄。

第二輪“雙一流”以學科建設為基礎,推進學科專業調整,鼓勵建設高校着力發展國家急需學科,夯實基礎學科建設,加強應用學科建設,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建設,推動學科交叉融合。

7.最特殊的高校: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

第二輪“雙一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建設學科,将在兩校編制完成建設自主權擴大整體方案後,自行公布。

最全梳理!第二輪“雙一流”,有哪些重大調整?

8.第二輪建設高校和建設學科的認定原則

認定原則:總體穩定、優化調整。

  • 不作大進大出的調整;
  • 需求引導下的布局調整;

(以“十四五”期間國家戰略急需領域作為指引調整建設學科的指南)

  • 鼓勵建設高校主動對接需求、優化學科建設口徑。

9.新增建設學科的“兩個基本門檻”和“三個要求”

  • 兩大基本門檻:黨的全面上司和人才培養品質。
  • 三大要求(需同時滿足):切合急需、水準出色、整體達标。

學科認定多元度設定條件,不與各種大學排名、論文名額等挂鈎。

10.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整體進展

建設成果:首輪建設總體實作階段性目标,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 建設和引進了一批一流師資隊伍;
  • 培養了一批拔尖創新型人才,高水準科學研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 一批重大科學創新、關鍵技術突破轉變為先進生産力;
  • 若幹所高校逐漸跻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 材料科學與工程等一批學科逐漸進入世界一流行列;
  • 量子科學等一些關鍵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高品質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體系正在形成。

來源:青塔綜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