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好A股的陣營在變大,芒格說對中國更放心

作者:巴倫

北向資金在優質股票被錯殺的時候往往是呈現出淨流入的态勢,這釋放出一個積極的信号。

2021年上證綜指全年溫和上漲4.8%,進入2022年後,該指數在1月份下跌了7.65%,是2018年10月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月,虎年春節為期一周的假日結束以來,2月份目前為止上證綜指上漲約3%。

雖然中國投資者對内地股市仍持謹慎态度,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看法越來越積極。投資大師芒格2月16日在Daily Journal年度股東大會上再次表達了看好中國的立場,他在談到為什麼願意投資中國時稱,中國人口衆多,擁有先進的技術,相比競争對手,中國公司更強大,而且比美國競争對手更便宜。

芒格在談到他和巴菲特對中國的投資時說:“和其他明智的投資人一樣,巴菲特喜歡在自己覺得安全放心的地方投資,”他還表示自己對投資中國的放心程度比巴菲特更高。

在美聯儲收緊貨币政策之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在之前采取了一系列寬松措施後還有進一步放松政策的空間。融資量增長、股票估值擁有上升空間、外資不斷流入和上市公司盈利增長都是投資A股的理由。

看好A股的陣營在變大,芒格說對中國更放心

1、聰明錢正在流向A股

有迹象顯示國際投資者正在把更多資金投向中國股票。市場研究公司EPFR Global的資料顯示,1月份中國A股股票基金淨流入166億美元,是疫情暴發以來月度流入資金第四次超過100億美元;去年12月的淨流入接近110億美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經過大跌之後,很多優質龍頭股跌出了價值,開始吸引一些資金入場,被稱為聰明錢北向資金今年以來逆勢流入,近期加快了流入步伐來布局一些業績優良的龍頭股,北向資金在優質股票被錯殺的時候往往是呈現出淨流入的态勢,這釋放出一個積極的信号。

EPFR研究主管卡梅倫·勃蘭特(Cameron Brandt)說:“去年第四季度國際投資者對A股的興趣升溫,最新一波買盤主要來自機構投資者,推動這一趨勢的主要因素是投資者認為在新興市場領域今年投資中國股市似乎更有保障。”

分析人士認為,預計中國政府将為經濟增長推出更多扶持措施,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Rayliant Global Advisors董事長兼首席資訊官Jason Hsu說:“A股市場将受益于财政刺激措施和寬松的貨币政策,相比之下,美聯儲正在開啟一個緊縮周期。”

2、國際投資機構紛紛看好

瑞信(Credit Suisse)在2022年全球股票投資政策報告中把中國股票的評級上調至“增持”,改變了大約12個月前下調中國股票評級的立場。瑞信全球政策師安德魯·加思韋特(Andrew Garthwaite)及其團隊在報告中寫道:“中國正在放松貨币政策,而其他國家正在收緊政策,中國經濟的增長勢頭正在加強。”

早在去年9月底,貝萊德投資研究所(BlackRock Investment Institute)就表達了看好A股的立場,進入2022年後,其他投資公司也加入了這一陣營。

伯恩斯坦(Bernstein)1月份釋出長達172頁的報告稱,把中國股票納入全球投資組合的理由有六點,包括融資量增長、寬松的貨币政策、股票估值有上升空間、難得的選股機會、外資不斷流入和上市公司盈利增長。

彙豐(HSBC)分析師近日在研報中指出:“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看法過于悲觀。”彙豐去年10月把中國股票評級上調至“增持”。該行分析師認為,中國經濟增長趨于平緩和股市面臨的風險都已經反映在了股價中,現在股票估值非常有吸引力,甚至一些優質藍籌股的估值也已經變得很有吸引力。分析師們預計,今年上證綜指将上漲9.2%,深證成指将上漲15.6%。

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中國股票政策師Kinger Lau預計,MSCI China Index今年市盈率有望升至14.6倍,有16%的上漲空間。Lau在研報中寫道:“随着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開放和改革,規模14萬億美元的A股市場已變得更具投資價值。”

3、中國貨币政策還有放松空間

繼去年年底降準、今年年初降息後,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央行還有進一步放松政策的空間。

中國央行釋出的1月份金融統計資料和社會融資資料顯示,1月份人民币貸款增加3.98萬億元,同比增長3944億元;社會融資總量增量為6.17萬億元,超出市場預期,同比增長9842億元。1月份信貸社融資料超預期說明穩增長是央行的重要目标,也展現了央行的寬松立場。

此外,中國國家統計局2月16日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國1月份CPI和PPI同比漲幅均有所回落。有分析認為,通脹下行将為中國進一步放松政策創造空間,預計未來幾個月會有更多寬松政策出台,包括進一步降準和降息。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在2月16日刊登在《上海證券報》的文章中指出,今年美聯儲迫于全面通脹壓力将加快貨币政策緊縮步伐,而中國央行為穩增長需要将堅持跨周期與逆周期調節有機結合,綜合發揮貨币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如果未來穩增長确有需要,中國央行仍有降準降息的操作空間。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指出,在美聯儲貨币政策轉向收緊的背景之下,中國央行的工具箱具有更多可使用的工具進行适度的寬松,這在全球各個央行來看是難能可貴的,這對于今年股市的表現來看是一個正面的因素。

文 |《巴倫周刊》中文版撰稿人 郭力群

編輯 | 彭韌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提供或賴以作為投資、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