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命的光彩與力量:美育自覺之路

美育在塑造審美人格、鼓勵道德思辨、引導多元價值評價、開拓多種生活方式、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激發更高層次的審美自由與創造活力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在新時代,充分結合本國實際,立足民族文化美學與時代生活的特點,将文化的多樣性發展與全球視野下的美育自覺之路相結合,能夠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大的可能性,為創造力的迸發和建設創新型社會提供更有利的環境。

天真之氣是創造力的生命

何謂“天真之氣”?《莊子·漁父》曰:“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是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未受禮俗影響的本性被稱為“天真”。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詩中“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的“天真”亦指心地單純、樸實無僞。天真之氣,是一種樸素而自由的天性,與生命之初的那種未經雕琢的純一和無限的可能性相關。

生命的光彩與力量:美育自覺之路

南宋 馬遠 《西園雅集圖》(局部) 美國納爾遜·艾京斯藝術博物館藏

通過涵養天真之氣,我們能夠儲存生命的火種和創造的活力。這是因為創造源于人的生命中那種對未知的渴望,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展現,是與衆不同的創新意識和生命個性的鮮明反映。黑格爾說創造展現了真正的主客觀的統一。創造不同于主觀任意性,它是創造者對客體對象的深刻了解和審美把握。創造者通過運用規律,将個性展現在創造物之中,創造出讓人感到新穎又能被人了解和運用的作品或發明。可以說,天真之氣就是個體生命與創造活力的同一性的必要的底色。

直覺是創造力的靈魂

現代思維科學的研究認為,科學和藝術的認識與直覺有關。愛因斯坦就曾這樣描述直覺:“藝術品的了解應該采用直覺的感受,而這種直覺與科學直覺是一緻的。”《辭海》對“直覺”一詞的解釋是:一般指不經過邏輯推理就直接認識真理的能力。

一直以來,對直覺有衆多不同的看法。如17至18世紀,西歐的唯理論者把直覺看作是理智的一種活動,或認為通過它即能發現作為推理起點的無可懷疑而清晰明白的概念(笛卡爾),或認為它是高于推理知識的理智能力,通過它才能使人認識到無限的實體或自然界的本質(斯賓諾莎),或主張它是認識自明的理性真理的一種能力。現代西方哲學家如柏格森等則認為直覺是一種先天的隻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體驗能力。他們把哲學和理智對立起來,強調人的直覺和動物的本能類似,運用直覺即可直接掌握宇宙的精神實質。現代思維科學研究認為,直覺是長期思考以後的突然澄清或創造性思維的集中展現,也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

生命的光彩與力量:美育自覺之路

魏晉 顧恺之 《洛神賦圖》(宋摹本)(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美育與直覺密切相關。美育的過程是情感解放的過程,可以解放無意識,能夠使人得到适當釋放和文化提升,進而減輕對深層心理活動的壓抑與束縛,使之不斷受到激發。而創造活動的自發性正源于深層心理沖動的自由湧現,它在本質上是非喚起性的,不能靠意識的控制或努力來達到,是以隻能靠直覺的力量,而美育正是解放天性與促進直覺迸發的最好手段。

美育的這種特點決定了在科學創造中以美引真的可能性,展現了人類精神的高度一緻性,也是美育、智育協同發展的基礎。放眼全球,很多國家已認識到培養創造力的重要性,把培養創造力作為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加以推進,以推動本國科學的迅速發展。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認為,學校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掌握這種天賦,應當做更多的工作去發現、從最早年級起便開始發展學生的直覺天賦”。可以說,美育在創造力方面的貢獻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

本文節選自《美育》2021年第6期

《生命的光彩與力量:美育自覺之路》

生命的光彩與力量:美育自覺之路

《美育》2021年第6期

生命的光彩與力量:美育自覺之路

《美育》

生命的光彩與力量:美育自覺之路

《美的常識》

#美育##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