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索沃戰争:失控飛彈擊落f117戰機,為何美軍卻轟炸我國大使館?

作者:WarOH協虎

一些上年紀的球迷可能還會記得,在20年前的韓日世界杯上,一個歐洲教練“米盧”曾帶領國足殺入世界杯小組賽。

當年的球迷覺得那是國足崛起的開始,沒想到2002年成了國足的巅峰。

而這個神奇的米盧教練,來自一個如今在地圖上早已消失的國家:南斯拉夫聯盟。

科索沃戰争:失控飛彈擊落f117戰機,為何美軍卻轟炸我國大使館?

南斯拉夫,就是今天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塞爾維亞和周圍的一些小國,20世紀初他們同屬于南斯拉夫王國。

而巴爾幹地區曆來是歐洲的邊緣,也是多民族交融的大染缸,在20世紀南斯拉夫王國結束後,鐵托在這裡建立了“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把七八個民族結合在一起。

該聯邦于1992年解體,變成了五六個小國,而較大的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了南斯拉夫聯盟。

但在90年代末期,因為南聯盟的科索沃省鬧獨立,西方勢力幹預南聯盟内政,爆發了科索沃戰争。

也正在這次戰争裡,發生了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美國飛彈“誤炸”事件,史稱“五八事件”,這是中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一道傷痕。

那麼,南聯盟是個什麼樣的國家,而“科索沃”又在哪裡呢?美國為首的北約為什麼要摻和一個彈丸小國的内戰?

“五八事件”至今迷霧重重,美國的飛彈精度以厘米計算,為什麼會誤炸我大使館呢?

科索沃戰争:失控飛彈擊落f117戰機,為何美軍卻轟炸我國大使館?

一、歐洲最糾結的地區:南斯拉夫

打開歐洲地圖,西歐、東歐、北歐的局勢非常明朗,各大國國土廣闊,邊界清晰。

但是到了南歐,尤其是巴爾幹半島,一團小國家擠在一起,還有軍事分界線、國境線、争議邊境、國中國糾纏不清,着實讓人頭大。

這些亂糟糟的國家包括馬其頓、科索沃、塞爾維亞、黑山、波黑、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阿爾巴尼亞,他們都屬于南斯拉夫民族,曾經有個共同的祖國叫“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

可在1992年,社會主義南斯拉夫解體,南斯拉夫各民族紛紛宣布獨立建國。

斯洛文尼亞、馬其頓、克羅地亞率先獨立,剩下的國家以塞爾維亞為主體組成“南斯拉夫聯盟”,簡稱南聯盟,但南聯盟也離心離德,各民族還在争取獨立。

科索沃戰争:失控飛彈擊落f117戰機,為何美軍卻轟炸我國大使館?

南斯拉夫的這些民族不僅是名字不同而已,他們人種、語言和宗教也不一樣,10多個民族分别有東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信仰,互相都看不順眼。

這些“兄弟民族”在社會主義時代互相交融,民族呈現雜居狀态,當各族宣布獨立後,自己國土内的異族卻成為眼中釘,肉中刺。

幾乎每個獨立的南斯拉夫國家,内部都爆發過血腥的内戰。

就在1992年,眼看三國獨立,南聯盟的“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也宣布獨立,南聯盟政府不同意,波黑便爆發了内戰。

在波黑戰争中,各族之間發生種族屠殺,先是穆斯林屠殺塞族,後來是塞族軍隊屠殺穆斯林平民,在當時震動世界。

最後在1995年,北約強勢介入波黑内戰,波黑地區的種族清洗才結束,波黑宣告獨立。

科索沃戰争:失控飛彈擊落f117戰機,為何美軍卻轟炸我國大使館?

波黑獨立之後,南聯盟就剩下塞爾維亞和黑山,但是北約分裂南斯拉夫各國的目标還未達到,在三年後,塞爾維亞國内的“科索沃自治區”又開始鬧獨立。

科索沃位于南聯盟最南部,緊鄰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該自治區幾乎全部是阿爾巴尼亞人和穆斯林,塞爾維亞族不到8%。

在社會主義時代,旁邊的阿爾巴尼亞國就撺掇科索沃獨立,被鐵托壓了下來,現在南斯拉夫已經四分五裂,科索沃的獨立勢力再次發展起來。

但南聯盟已經被分裂和戰争折騰得夠嗆,科索沃的獨立是整個南聯盟不可接受的。

1998年,科索沃危機日益加重,獨立分子“科索沃解放軍”像在波黑戰争一樣攻擊平民,南聯盟政府不得不派軍進入科索沃平亂,科索沃危機上升為戰争。

北約抓住機會,又聲稱南聯盟在科索沃搞種族清洗,于是在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再次介入科索沃戰争。

科索沃戰争:失控飛彈擊落f117戰機,為何美軍卻轟炸我國大使館?

二、科索沃戰争:科技代差帶來的軍事碾壓

科索沃這個地區非常小,在地圖上都得用放大鏡才能找到,而且這裡地處内陸,地理價值也微乎其微,更沒什麼礦藏,按理來說是個“三不管”區域。

但是對于90年代的北約來說,這科索沃危機是個分裂南聯盟,削弱塞爾維亞的機會,還能借機敲打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

于是,當科索沃在1998年開始戰争時,北約決定同時參戰,法國和德國想直接派地面部隊參戰,但是美國卻拒絕了這一建議。

美國從現代戰争的技術層面出發,認為僅靠空軍就能解決科索沃戰争。

科索沃戰争:失控飛彈擊落f117戰機,為何美軍卻轟炸我國大使館?

科索沃戰争在大陸被稱為“空襲南聯盟”,因為這場戰争全部由空襲組成,北約最終沒有派人進入南聯盟國土。

北約的主要武器是部署在南歐和西歐的1100多架各型戰機,馬其頓、阿爾巴尼亞開放國内機場給北約使用。

其中,空襲主力有F15、F16戰鬥機,F117、B2、B1B轟炸機,以及歐洲的狂風戰機。

第一階段的空襲于3月24日開始,主要目标是科索沃境内的南聯盟軍隊。後來因為科索沃的南聯盟軍隊堅持抵抗,4月以後,北約開始空襲南聯盟全國,南聯盟國内的軍事目标均遭到精确制導炸彈和飛彈的打擊。

科索沃戰争:失控飛彈擊落f117戰機,為何美軍卻轟炸我國大使館?

開戰之初,南斯拉夫聯盟空軍和防空部隊也做出了抵抗,但南聯盟的軍隊還是蘇聯時代的老底子,戰鬥力偏差。

當時,南聯盟空軍大量裝備米格戰機,大部分是已經老舊不堪的二代戰機,唯一的主力是20架米格29戰機,但在美國的F16面前也沒什麼優勢。

最終,南聯盟軍隊就像當年的伊拉克軍隊一樣,還沒見到美軍的影子,飛彈和炸彈就落到了頭上。

科索沃戰争:失控飛彈擊落f117戰機,為何美軍卻轟炸我國大使館?

在空襲的兩個半月裡,北約投下了24000枚炸彈,包括制導炸彈、集束炸彈、鑽地彈,以及打擊裝甲目标的貧鈾彈。空襲造成南聯盟近8000人傷亡,全國50多座橋梁被炸斷,鐵路線、公路線中斷,全國機場基本癱瘓。

南聯盟軍隊最後放棄地面抵抗,将所有軍事力量轉入地下,在地面上擺上模型讓北約轟炸,以儲存實力。

南聯盟軍隊靠少量米格戰機和蘇制薩姆系列防空飛彈反擊北約,造成的傷害微乎其微。戰後,南斯拉夫卻宣布擊落北約戰機70多架,直升機7架,還攔截了200枚以上的飛彈。

科索沃戰争:失控飛彈擊落f117戰機,為何美軍卻轟炸我國大使館?

但是北約并不承認南聯盟的戰績,北約自己公布在空襲中損失兩架飛機,分别是一架F16戰機和架F117隐形轟炸機,還有兩架直升機因為故障墜毀。

在這些戰損裡,F117隐形轟炸機被擊落成為全世界的談資,據說它是被薩姆3這種老舊的防空飛彈擊落的,而北約聲稱是“失去控制的薩姆防空飛彈撞到了飛機上”。

而F117的殘骸當時去向成謎,直到今天,網絡軍迷還在為這架飛機的去向而争論。

三、五八事件的迷霧與真相

在科索沃戰争裡,還有一件事引起了世界關注: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5發美軍飛彈擊中,造成三人死亡,當時網際網路上盛傳此次襲擊跟F117殘骸有關系。

科索沃戰争:失控飛彈擊落f117戰機,為何美軍卻轟炸我國大使館?

該事件事發于歐洲時間1999年5月7日晚,中原標準時間8日早上5點,美國的一架B2隐形轟炸機飛到南聯盟首都貝爾格萊德,向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發射了5發飛彈,造成大使館三名記者直接死亡,十幾人受傷。

中國政府在8日當天強烈抗議美國轟炸我大使館的野蠻行為,要求整治兇手,國内各大城市也發生了反美遊行。

但北約在當天卻釋出了一個很迷惑的通告,稱這次事件屬于“誤炸”,因為中國大使館和100多米外的一棟建築太像了,空軍在地圖上畫錯了目标。

當時大陸要求聯合國調查此次行為,聯合國居然接受了美國“誤炸”的結果,隻對此次事件表達了哀悼。

事後,北約表示願意對此次事件進行經濟賠償,包括不動産整修和人員傷亡的撫恤,但是并未處罰空軍相關人員。

科索沃戰争:失控飛彈擊落f117戰機,為何美軍卻轟炸我國大使館?

但衆所周知,北約當時的飛彈已經非常精确,而且大使館這樣重要的地理目标是特殊标記的,美國的“誤炸”說法其實是在挑戰各國的智商。

也就在幾年後,網際網路上開始流傳謠言:“塞族政府将F117的殘骸搬到了中國大使館,中國人正在拆解轉運,美國在沒有地面部隊的情況下才出此下策,炸掉了大使館。”

這一謠言在網上流傳很久,後來塞爾維亞人承認,F117殘骸是在自己手裡,并沒有外流,才讓謠言不攻自破。

後來,塞爾維亞人還用F117的殘骸做成紀念品,贈送給國内的功勳飛行員。

科索沃戰争:失控飛彈擊落f117戰機,為何美軍卻轟炸我國大使館?

既然沒有飛機殘骸,為什麼美國還要轟炸大陸大使館呢?

21世紀以後,一些北約官員透露,美國當時可能認為南聯盟總統——“戰犯”米洛舍維奇在中國大使館躲藏,遂發射飛彈想将其斬首。這一消息曾傳入中國後,随即被當時的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否認。
還有媒體爆料,當時南聯盟在中國大使館周圍架設了臨時通訊站,美國是“循聲而來”,這一解釋也可能是當年“誤炸”的原因。

直到今天,這兩種解釋已經被大多數人接受。

科索沃戰争最後,在1999年6月,聯合國安理會開始讨論科索沃問題,北約主導科索沃停戰,讓科索沃事實上獨立,南聯盟撤出該地區。

科索沃戰争:失控飛彈擊落f117戰機,為何美軍卻轟炸我國大使館?

當時5個常任理事國加上10個理事國,15個國家裡14國同意決議,隻有中國投了棄權票表示抗議。

這一票棄權曾在當時飽受非議,有人認為作為常任理事國,中國反對這個決議就無法通過,投“棄權”有點示弱。

但是放在當時那個國際環境裡,中國的國力和軍力還沒有強大起來,中國如果投反對票,反而會讓自己和歐美對立。而且當時北約的行動是越過聯合國的,美國并不把安理會放在眼裡,中國的反對票并不重要。

其實哪怕是在現代世界,國際關系也是遵循叢林法則,美國在90年代獨孤求敗,正處在國力和軍力的巅峰時期,任何國家無法與其正面對抗。今天看來,中國那一票“棄權”着實有些悲壯。

國與國之間的對話,就是實力的對話,南聯盟“五八事件”已經過去20多年,現在的中國已經今非昔比,國力和軍力即将和美國并駕齊驅。

放眼未來的世界,美國的飛彈,應該再也不敢不長眼了。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難圓的霸主夢——科索沃戰争》,納川、王豐秋

2、《北約在科索沃戰争中的對敵防空壓制作戰》,成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