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情,訴不盡的思念,回不去的故土——高端食材,灰撲臉(11)

作者:龍泉映月

11 高端食材,灰撲臉

我是農人的孩子,離開故土多年,但始終對馬鈴薯情有獨鐘。

我的家鄉除了昭魯壩子外,其它都是二半山區和高寒山區,都是盛産優質馬鈴薯的好地方。

鄉情,訴不盡的思念,回不去的故土——高端食材,灰撲臉(11)

二半山區主産洋芋

早春二月,寒意未盡,春耕就開始了。家家戶戶都忙着平地,運肥,種馬鈴薯。

陽春三月,寒意退盡,幾場如酥的春雨過後,在花紅柳綠,莺歌燕舞的春光裡,埋在土裡的馬鈴薯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在陽光中,在春風細雨中不斷生長,把荒涼的褐黃色田野染綠。

六月份,馬鈴薯成熟了,碧綠的枝葉也一天天枯黃,把陽光雨露讓給身邊正在蓬勃生長的玉米。六月,正是農村青黃不接的時節。要是趕上去年是荒年,馬鈴薯可就成了家鄉人的救命糧。此時,它可以幫助人們度過饑荒,完全有理由說它是雪中送炭金不換。

鄉情,訴不盡的思念,回不去的故土——高端食材,灰撲臉(11)

收馬鈴薯

馬鈴薯深埋在地下,它不像桃子、石榴那樣把鮮紅誘人的果實挂在枝頭,讓人遠遠一看就生愛慕之心,必須挖出來才知道。盛夏,農民頂着烈日,揮動鋤頭小心翼翼地把馬鈴薯從泥土裡挖出來,一個個嫩黃色的馬鈴薯猶如剛剛睡醒的泥娃娃,歡笑着,跳躍着蹦出泥土。農民笑盈盈地把它們拾進筐裡,或挑回家,或用牛車拉回家。此時的農村,成了馬鈴薯的世界,地裡,躺着待拾的馬鈴薯;路邊的牛車上,裝着待運的馬鈴薯;農家的小院裡,堆着小山似的馬鈴薯;鄉村公路上,一輛輛滿載馬鈴薯的大卡車駛向昆明或四川。

家鄉的馬鈴薯外面不好看,滿身泥土,凸凹不平。但它因價格便宜,味道好,食用友善,吃法多樣深受人們的喜愛。家鄉人世世代代吃馬鈴薯,年複一年,形成了家鄉特有的馬鈴薯美食文化。馬鈴薯烤、煮、炸、烤、涼拌皆可。農村和城市的吃法各有特點。農村人吃得粗犷實惠,原始古樸,可式一日三餐的主食;城市人吃得高雅精緻,富有創意,多制作成風味菜品。

馬鈴薯收獲的季節,農家人早出晚歸,沒時間做飯,大多是洗一簍馬鈴薯,刮去皮,把白生生的馬鈴薯倒在鍋裡煮熟,盛在籃子裡,看着熱氣騰騰的熟馬鈴薯,聞着飄逸的清香味,外加用昭通醬拌的青辣椒下着,也能飽飽地吃上一餐當早、晚飯。青年人最喜歡吃剛煮透心的馬鈴薯,咬一口,甜中帶清香,粘中帶脆嫩。沒牙的老爺爺、老奶奶最喜歡吃用文火焖透,表面烘幹的馬鈴薯,放進嘴裡,又面又香,兩腮一合,立刻就酥爛如泥了。“老奶洋芋”這道菜,可能就是源于這吧。

每當我看到在街上升着褐煤火,搖着鼓風機,買燒馬鈴薯的謀生者,看着火裡黃生生,香噴噴的燒馬鈴薯和一個個津津有味吃着馬鈴薯在大街上走來走去的食客時,就會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

我小時候,暑假常替父親放牛。早晨起來,撿一網袋馬鈴薯背上,約上幾個小夥伴,趕着牛上山。第一件事就是拾柴、升火、燒馬鈴薯。把馬鈴薯放在柴下,點燃火,一陣濃煙過後,把馬鈴薯翻一個身,不大一會兒,馬鈴薯就熟了。一開始時大家你争我搶,生怕别人多吃,肚子飽了,還有許多擺在火旁,就輕輕地刮去外面的皮,放在火邊炕着,炕得黃生生,面呼呼的。夥伴們在山上玩累了,偶爾間又吃一個,等到日落西山,牧童晚歸時,剩下的馬鈴薯全被一掃而光了。

“早上吃的扁打扁,晚上吃的灰撲臉”我們農村人用這句話來打謎語猜。而今,随着家鄉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一向土裡土氣的馬鈴薯,憑着家鄉人的智慧變得日新月異,在各種場合閃亮登場,圍繞着馬鈴薯進行了前所謂有的大開發。為此,“中國馬鈴薯大會”還安排在昭通舉辦。

鄉情,訴不盡的思念,回不去的故土——高端食材,灰撲臉(11)

2018昭通“中國馬鈴薯大會”

“吃洋芋,長子弟”是家鄉人促銷馬鈴薯的口頭禅。餐桌上,以馬鈴薯為原料的菜肴花樣繁多,數不勝收。清淡爽口的洋芋酸菜湯,讓油膩厭食的達官富人食欲大增。麻辣脆嫩的炸洋芋條讓你回味無窮。綠白相間的青椒洋芋絲引你饞涎欲滴。銅鍋洋芋火腿悶飯香味撲鼻。洋芋黃焖雞讓你留戀往返……

鄉情,訴不盡的思念,回不去的故土——高端食材,灰撲臉(11)

銅鍋洋芋火腿悶飯

随着科技的發展,洋芋精加工異軍突起,包裝精美的“噜咪啦”牌洋芋片遠銷他鄉,把風靡一時的西洋薯條給打倒了。洋芋精粉成為上等天然綠色保健滋補品……馬鈴薯食品也堂而煌之地進入了富麗堂煌的現代超市,和各類名品一比高低。昔日的醜小鴨,今天終于成了倍受人們親昧的白天鵝了。

鄉情,訴不盡的思念,回不去的故土——高端食材,灰撲臉(11)

香辣洋芋片

道地的昭通人,三天不吃洋芋,睡覺都睡不香。由此可見昭通人對洋芋的情深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