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檢視了衆多大廠的規劃,這可能是2022遊戲行業最全面的分析了

作者:手遊矩陣

自2021年7月22日最後一批版号發放,遊戲圈再次陷入“無米之炊”的困境。那麼,在目前的情況下,遊戲人們又應該如何規劃2022年呢?在春節期間,手遊矩陣檢視了如騰訊、網易、完美、心動等諸多大廠的計劃,這些内容包括财報會議、内部信、答投資者疑問等等諸多管道。

那麼,再次經曆版号暫停、面臨業務轉型的遊戲廠商們,在對未來的業務規劃中,又有什麼樣的安排?中國遊戲行業又将駛向何方?我們又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态來面對新的一年?

2022才出海,還來得及嗎?

這可能是許多廠商最關心的一個問題。雖然已經經曆過一次版号暫停,但是在那次之後,并不是所有廠商都将眼光放在海外,是以依然有不少廠商并未選擇海外市場,或者說将海外市場看得并不是那麼重。但是2021年再次出現版号暫停的事情,誰也無法保證這就是最後一次,是以從未來考慮,出海已經不再是一個公司的“增長曲線”,而變成了一個必選題。于是,問題就出現了。2022年才出海,還來得及嗎?出海去哪裡?

檢視了衆多大廠的規劃,這可能是2022遊戲行業最全面的分析了

從2021年下半年騰訊、網易、米哈遊等國内廠商在蒙特利爾的人才大戰就可以看出,2022年出海依然還有機會,其實更簡單地說,當一條路被堵死之後,已有砸鍋賣鐵的決心了,為什麼不能往海外走呢?包括吉比特在2022年1月召開的臨時股東會議上,吉比特董事長盧竑岩就表示,“除儲備IP外,隻有面向全球的題材才可以立項,這是強制要求。”可見,走向全球化,遊戲企業勢在必行。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看待接下來的海外市場呢?

在1月初,手遊矩陣曾撰文《2021年出海盤點:全球化浪潮下,國産手遊領先優勢進一步拉開》,其中有資料提到,中國出海手遊在海外市場的收入達180.13億美元,比2020年增加了25.63億美元,同比增長16.59%。另外,Sensor Tower釋出的《2021中國手遊出海年度盤點》中,2021年共42款中國手遊在海外市場的收入超過1億美元,在2020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5款。這些資料可以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在後疫情時代,中國遊戲廠商在海外的收入依然保持着穩定的增長。在近幾年中國遊戲廠商持續地針對海外市場進行産品的開發、本地化的營運以及對海外市場的深度挖掘,不少廠商對自己熟知的海外市場都有着非常豐富的經驗,如果中國遊戲廠商能夠将全球各個地區的發行經驗彙總,那麼中國廠商要一個要做的便是繼續推廣智能手機,因為這會在全球市場帶來進一步的人口紅利的增長。

如今,除了港澳台地區外,東南亞市場可能是中國遊戲廠商普遍選擇的第一站,畢竟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與中國文化最為接近,難度相對較小。其次便是亞洲市場,特别是日韓市場,國内早期的遊戲類型、玩法風格都參考這兩個市場,是以随着中國遊戲産品在美術、内容、題材和玩法上的一步步摸索與突破,國産遊戲也早已殺入這兩個市場了。最後便是風格最為多元化,也最具挑戰的歐美市場。除了這些成熟市場外,還有不少新興市場也值得關注,比如俄羅斯、土耳其,據Sensor Tower報告顯示,近年來土耳其手遊市場收入快速增長,到2021年已成為中國出海手遊的第七大市場。截至2021年11月,土耳其App Store和Google Play手遊總收入超過5500萬美元,是2019年同期的2.5倍,相當于巴西和智利的收入總和。甚至有人表示,中國手遊在這些新興市場的表現可以稱為“降維打擊”,同樣,還有更多的新興市場值得我們關注,比如更多的東歐市場以及持續增長的歐美市場。

是以,在2022年,我們預判,除了更多的廠商有出海的需求外,國内也将會更多面對海外市場的發行商,是以各位在選擇的時候,需要仔細甄别,這個地區适不适合我的産品?我的産品需要怎麼樣進行本地化?

轉型的話,出路在哪裡?

因為版号的暫停,使得不少團隊撐不下去,面臨解散或者轉型。轉型的話,看着方向很多,比如2022年将會是一個電競大年,能不能轉型電競方面?又比如元宇宙、NFT的一系列新概念的出現,是不是能夠往這個方向做考慮?想法有很多,我們無法一一去猜測大家的想法,隻能從我們收集到大佬們的發言中,盡可能去解釋一下他們認為的未來方向。

先來說說完美、心動等各個大廠沸沸揚揚的裁員事件,以遊戲為主業的完美、心動等大廠的大規模人員調整的确透露出了目前國内遊戲行業的一些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因為版号的暫停使得一些非主力項目被砍,這種情況其實也不僅僅發生在完美和心動身上,而後,這兩家也都發出了一些聲音,大意是将會把精簡後的人員集中在自己更為擅長以及市場需求更大的方向,這也非常符合正常企業的戰略規劃——開源節流。節流的事情做完了,那麼開源的方向在哪裡呢?

比如電競産業,做産品的想法肯定不切實際,拿不到版号不說,更多的是在暢銷榜前列有着電競屬性的産品沒有一個是善茬,是以想要以産品對壘,并不是一個好的想法。不過在産品之外,比如電競的産業鍊上,似乎在未來是一個有着很大的空間的市場。一方面,騰訊四款常年在暢銷榜前10的産品《王者榮耀》《和平精英》《英雄聯盟手遊》以及《金鏟鏟之戰》,都有着非常強的電競屬性,是以注定未來市場一定會對電競賽事有着強烈的需求;另一方面,沙特阿拉伯投資公司以15億美元收購知名國際電子競技賽事ESL,這也對于電競産業鍊有着非常深遠的影響,是以,未來在賽事、執行、内容制作和傳播以及更為廣泛的生态結構上,電競的确是一個值得轉型的方向,隻是需要清楚,什麼是适合自己的和自己擅長的。

檢視了衆多大廠的規劃,這可能是2022遊戲行業最全面的分析了

而元宇宙、NFT這類新概念,在資本市場對這方面的興趣不小,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上還為時尚早,比如被遊戲行業炒得火熱的元宇宙,但是我們發現在2021年的年會裡面,僅僅隻有兩家公司表示舉辦元宇宙年會,可見這項應用連數百人的規模尚未成型(因為沒有一家舉辦元宇宙年會的企業釋出了後續視訊)。而NFT則是冰火兩重天,比如育碧一心想做NFT,卻被玩家噴上了天,而沐瞳海外發售《無盡對決》NFT盲盒,兩分鐘就售罄。雖然大部分遊戲開發者質疑批評NFT數字藏品或加密貨币,但是這個趨勢并沒有被阻止,是以未來即便是不做這個方向,也需要對NFT有一定的了解。

2022年,遊戲行業的資金流向

最後,就是到了2022年,資本市場還會繼續看好遊戲市場嗎?先說一組資料,根據手遊矩陣統計騰訊在2021年的投資數量來看,研發型企業是騰訊投資的主力方向,根據去年資料來看,騰訊全年在遊戲類領域的投資數量近百例,除此之外,位元組跳動也在去年投資了不少研發型企業。其中,還有B站、中手遊等多家上市公司對遊戲研發型企業繼續投資布局,而在這些被投資的研發型企業裡面,有不少企業在投資階段并沒有上線的産品,這些尚未有産品的公司很大部分是過去有着成功産品經驗,或者自己本身就是知名制作人,是以這類企業即便是目前暫時沒有産品,也會被不少遊戲公司追着投資。

檢視了衆多大廠的規劃,這可能是2022遊戲行業最全面的分析了

除了本身就有遊戲業務的公司外,根據手遊矩陣了解,在2022年1月底的時候,也曾有過非遊戲領域的網際網路公司對遊戲市場感興趣,而且這家公司的高管曾有過非常成功的遊戲經驗,不同的是,他們的投資标的有着非常明确的選擇,比如需要有相對知名的産品,能夠形成IP規劃的最佳,其次是對企業的營收有一定的要求。

其實在2022年開年來看,雖然位元組跳動的戰投部門進行了調整,但是遊戲行業的投資依然在持續進行,包括鷹角投資上海星線、騰訊投資波蘭開發商Exit Plan等,都發生在2022年,特别是以鷹角為例,在2021年期間,鷹角投資了多個領域的不同公司,而這種投資風向主要是針對鷹角旗下的現有産品和未來規劃的進一步布局,是以對于有着拳頭産品的企業,例如米哈遊、莉莉絲、疊紙等企業,他們在未來的投資興趣可能會更大,而且他們投資的領域也不僅僅是遊戲領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什麼時候,優質的内容公司都是投資方的第一選擇,是以有能力沉澱下來做内容的遊戲企業,請繼續在這條道路上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