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在如今的ITX機箱市場裡面,主機闆與顯示卡背靠背的A4結構,被玩家們廣泛認可為目前ITX機箱的最優解,而這種結構最早為大家所認識的,是來自于德國品牌DAN Cases,在2016年推出的A4-SFX機箱,它隻有7.2L的體積,卻可以完整支援295mm長度的雙槽顯示卡,在那個時候已算是真正做到了性能與體積兼顧,讓ITX玩家們無不為之欣喜和買買買。

其實自推出以來,A4-SFX一直有在不斷改進優化,到2020年已經出到V4.1版,但整體上還是保持第一版的架構,而大家都知道,近年來新一代CPU和GPU的發熱量大增,A4-SFX的散熱支援早已經無法滿足了,是以DAN Cases也推出順應市場需求,在去年釋出了支援安裝280mm水冷的C4-SFX,而現在DAN Cases又提供了多一個忠于“原味”的選擇:A4-H2O。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不同于C4-SFX是完全另一個系列的機箱,A4-H2O從名字就不能知道,它是屬于A4-SFX改進而來的,用中文表達大家就更容易了解了,字面意思可以看作是支援水冷AIO版的A4-SFX,而從紙面規格來看,它的體積增大到11L左右,這多出來的空間,主要是在頂部最大支援安裝240mm的水冷排,其它則保持了支援安裝三槽全長顯示卡,以及SFX/SFX-L電源等等。

而特别值得一提的,由于DAN Cases的機型過去隻在海外銷售,我們國内ITX玩家們想入手就隻能通過海淘,而這次A4-H2O因為有聯力的合作設計,并負責代工制造(A4-SFX其實也是聯力代工的)和銷售,是以我們得以首次有管道買到國行版的DAN Cases機箱。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外在

A4-H2O的外觀設計與原版A4-SFX有着很大的差別,基本可以看作是全新設計了,最明顯的地方就是A4-H2O不再采用原版的頂部與前面闆一體式設計,上下沒有了那比較精妙的兩道圓弧邊,而新機箱的正面隻是一塊普通的鋁制面闆,采用快拆的卡扣固定,這個部分能拆卸還是很有必要,在後面會繼續講到。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當然A4-H2O也不乏有精妙的地方,它的左右兩側鋁制面闆各在前端挖出了一道梯形區域,在左邊是為了給機箱前置I/O面闆留白,而右邊就隻是為了對稱,由于機箱内框是黑色,是以左右面闆這樣的設計,放在銀色版本上面會有點反差觀感,但如果是黑色版,就相對太樸實了點。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另外左右面闆看上去一個樣,但其實并不通用,因為内側的卡扣是不一樣的,而且它們均為網孔面闆,就沒有提供玻璃側透面闆可選了。同樣可以快拆的還有機箱的頂部面闆,也有着大面積網孔,不過也和左右面闆一樣,都沒有設定防塵網。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至此不難看出,A4-H2O的外部設計其實是比較簡單的,基本上就是由4塊鋁面闆覆寫起來,但得益于聯力的代工制造,整個機箱的産品品質以及細節的精細度,都做到了很高的水準,相比電商上一些玩家自制或者獨幕喜劇牌的同類ITX機箱,A4-H2O還是要顯得高品質很多。

内部

在把左右、頂部和前面闆拆卸掉後,就能看到A4-H2O的内部整體架構了,主體自然是左右分倉結構,不過它與原版A4-SFX以及其它A4結構有所不同,在原版A4-SFX機箱裡面,主機闆其實是倒置放在機箱右邊,顯示卡在左邊則是正常方向安裝,而A4-H2O則剛好相反,它的主機闆是正常方向,而顯示卡是上下倒置的。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其實作為機箱最大賣點的240水冷安裝位,A4-H2O的頂部也可以看作是個分倉,而最上面的風扇架可以拆卸下來,這對于水冷排的安裝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内部空間實在太擁擠了,當然如果你不需要安裝水冷的話,在這裡加兩把120mm風扇也是可以給來很好的風冷散熱環境。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另外DAN Cases還為電源位單獨做了個安裝支架,應該是了加強固定和一定的裝飾作用,而在電源倉底部,還留有一個2.5英寸SSD安裝位,這也是機箱唯一一個硬碟位,由于如今新款ITX主機闆都有2-3個M.2 SSD插槽了,這其實影響很小。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裝機體驗

到實際裝機體驗上,這種超緊湊機箱對于任何玩家,都不出意外地像是張飛做針線活,其實DAN Cases已經盡可能讓裝機變得容易一些些了,外面闆全部可拆,簡化需要用螺絲固定,能留大空間走線的位置都盡量給足,還有在說明上面也有畫清楚了比較詳細的裝機步驟,是以裝機前仔細閱讀一遍是很有必要的,真不是不用讀。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而需要注意的是,A4-H2O對裝機硬體的相容性,也是要考慮一下的,特别是240水冷的選擇,主要是冷頭的高度不能高于55mm,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主流品牌的240 AIO都是在相容清單上,至于冷排的長度和厚度就相對寬松很多了,這部分還是有比較充裕空間來放置的,隻是水管不要太長或太硬,因為要穿過電源倉走到主機闆這邊,這是這個機箱的裝機難點之一。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再就是顯示卡這邊,超過300mm長度的全長安裝支援是A4機箱的一大賣點,而這次DAN Cases還很聰明地在A4-H2O前部留白了,友善安裝顯示卡時的前後騰位。不過雖然這個機箱提供了三槽PCI,但實際還是建議安裝2.5-2.75槽的顯示卡就好,避免一些特别大的散熱器會頂到側面闆,另外PCI-E插槽的位置還有不小的調整範圍,是以在對顯示卡的相容性上,A4-H2O已是無法挑剔了。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散熱測試

雖然A4-H2O的最大賣點是可以安裝到240水冷,但這樣小體積的機箱,大家還是不能對它在散熱方面有太高要求,其實我們這裡裝機測試已經是很過分了,給它塞進了最新的12代酷睿i7-12700K平台,加上RTX 3080顯示卡,這應該算是A4-H2O裝機的頂配了。

毫無意外的是,要是拿來跑雙烤測試的話,這套配置下的A4-H2O肯定是poor guy了,主要是想壓制滿載190W的i7-12700K,可不是這個11L的小家夥能應付的,但我們也不想弄個弱很多的酷睿i5,跑個好看的溫度給大夥看着樂,是以這裡的散熱測試就選擇放到實際使用下的場景。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在内容創作任務上,Blende渲染3D場景15分鐘後,GPU的溫度保持在75°C左右,而由于CPU負載較低,是以CPU溫度不到60°C,但在CPU和GPU都會更高負載的遊戲上,玩《戰神》打BOSS戰,CPU溫度平均在78°C,GPU則是76度左右,這樣的溫度情況,應該對于大多數玩家都能接受了。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總結

最近兩年的ITX市場其實已經挺熱鬧了,大大小獨幕喜劇牌都重新重視起做小機箱,玩家們的選擇可不少,但作為A4機箱的原始設計者,DAN Cases仍在A4-H2O上給到足夠多的吸引力,它有着簡單明了的外觀設計,聯力的高品質代工加持,而内部巧妙的布局,讓11L機身體積能塞入240 AIO和全長高端顯示卡,已經幾乎用盡了空間,并保持還OK的散熱表現,再加上“追本溯源”的品牌信仰等等,ITX玩家們很難拒絕這樣一個小強(字面意思)機箱。

DAN Cases A4-H2O機箱評測:11升的水冷小強

不過它的缺點也是很明顯,内部空間的狹窄,即使DAN Cases有作一些優化,但整個裝機過程還是相對複雜的,玩家從裝機配件的選擇,到裝機時的每個硬體安裝步驟,都要做好功課,事先規劃好,不然很容易一步錯步步錯,當然對于喜歡折騰的ITX玩家來說,這個缺點可能反而會是樂趣所在。

目前國行版本A4-H2O的售價為1049元(黑色/銀色同價),标配有PCI-E 4.0延長線,其實單從成本效益來說,可能很多人會更喜歡聯力自家的Q58,但如果你對硬體性能和散熱要求不那麼高,反而需要更小一些體積機箱的話,那麼A4-H2O就會更符合口味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