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年前那些先驅們(林蔚)

作者:被化名為黃波

今天介紹早期黨員,湖南區委秘書長兼軍委書記林蔚烈士。

百年前那些先驅們(林蔚)

林蔚,字家沂,号喬生,湖南省湘潭縣銀田寺下沙沖包家灣人,生于1898年10月26日。父親林紹徐,清末落第秀才;母親趙氏,是一個純良儉樸的農家婦女。林蔚在兄弟中最小,居第六。他幼年時,先後就讀于烈馬山唐碧江老師和銀田下洲上譚鏡初老師處。1911年,入銀 田寺公立初等國小堂,兩年後,又進湘潭縣公立西路高等國小攻讀。他在校謙恭好學,勤奮認真,廣大同學愛和他接近,相處甚笃。但也有不少纨绮子弟,常邀他去打牌尋樂,他恥與為伍,總是推說功課未完,婉言謝絕。 因而,有的笑他愚,有的責他傲,有的叫他“林聖人”。校長肖吉常則斷言:“此生日後,必為人中豪傑”。1916年,林蔚以全優成績考入長沙明德中學。後來,經同學介紹,他結識了當時在一師讀書的毛澤東,同時認識了蔡和森、李富春等有膽有識的熱血青年,和他們一道,如饑似渴地閱讀《新青年》等進步書刊,積極投入湖南反帝反封建的學生運動,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寒暑假期間,他集約好友王和悅、伍運民等人,議論時局,決心以天下為己任,互相鞭策;同時在鎮上宣傳愛國救民的道理,啟發群衆的覺悟。1918年,林蔚得知毛澤東派蔡和森赴北京與教育總長蔡元培聯系湖南學生赴法勤工儉學的問題,便積極參與。同年8月間,他們結伴來到北京, 在北京大學留法預備班(進階班)補習法語。1919年3月10日,林蔚與傅昌钰、歐陽欽等43位湘籍學生抵達上海,準備出國。3月15日,由環球中國學生會舉行歡送會。會上,吳玉章鼓勵大家:“蓋欲去者,要有堅強的覺悟,庶不緻中途廢阻。” 3月17日,他們乘日輪因蟠丸出發。抵巴黎後,林蔚入蒙達尼公學練習法文四個月,又進聖得殿若工廠做工,并聘法文教師作工餘輔導。1920年,林蔚參加了由李維漢發起成立的工學勵進會。林蔚通過勤工,對資本主義社會剝削制度逐漸有了一些親身感受。 特别使他難忘的是1920年五一國際勞動節。那天,他在巴黎親眼看到的不是民主自由的氣氛,而是武裝警察對示威遊行勞工的鎮壓。這使他認識到: “在資本家的工廠裡勤工,無異于為資本家提供了更多的廉價勞動力;在資本主義國家裡儉學,也不過是妄想。”這年8月,工學勵進會改名為工學世界社。9月間,由蔡和森出席 導,工學世界社的社員與在蒙達尼的新民學會會員聚會,共同研讨,決定以後的行動要統一在“改造中國與世界”這個道路上來。林蔚後來參加由蔡和森、李維漢等發起的各種政治鬥争,每次他都站在鬥争的前列。1921年2月28日,林蔚與蔡和森、李維漢、張昆弟、向警予等發動四百多勤工儉學學生,向北洋軍閥政府駐法國公使陳箓提出:“要生存權, 要求學權,要勞動權。”這次鬥争被法國警察武力驅散,林蔚等二十多個談判代表被拘留數小時。它給林蔚在心靈上以深刻的影響。1921年9月,由新民學會與工學世界社聯合工讀生中的不同力量, 共同組建勤工儉學學生代表大會,并進占裡昂中法大學。在這場鬥争中,林蔚等十多人負責聯絡。由于吳稚晖串通公使陳箓勾結法國政府,出動大批武裝警察包圍中法大學,蔡和森、羅學瓒、張昆弟、陳毅、李立三等一百零四人被捕,關押達28天後,被強行遣送回國。1921年,周恩來等人在法國組建共産主義青年小組,随後與蔡和森組織起來的社會主義青年團合并為共産主義青年團,由周恩來負責。1922年6月召開旅歐共産主義青年團代表大會以後,團員轉為共産黨員,林蔚亦在其列。當時,大家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但缺乏學習資料,林蔚就從法文版本中把馬克思有關論述翻譯出來,編了兩本學習材料,内容主要有《政治經濟學》與《唯物史觀》,受到同志們的贊揚。林蔚一方面勤工儉學,另一方面做黨的工作。他勤奮刻苦,深沉含蓄, 對同學熱情,對勞工和善,是以勞工和同學都信賴他。為了團結華工, 他利用節假日,到各地去講演,揭穿北洋軍閥政府出賣華工的罪行,激發華工為争取自由而鬥争。從1923年起,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得到大量賠款,法國經濟有複蘇現象,工廠開工,學校複課,勤工與求學在法國各地又能得到安插。林蔚與彭驟、易鼎三人,進入法國裡昂大學,學習文科。1924年1月,孫中山在廣州舉行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國共合作,形成統一戰線。旅歐中共總支部即按黨中央訓示,由周恩來安排林蔚與尹寬(尹後為山東省委書記)會同國民黨左派,籌備成立國民黨旅歐總支部,下屬比、德兩國的兩個分支。同時,中共黨員可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以擴大左派勢力。在巴黎由李璜、曾琦所組織的青年黨,竭力破壞革命統一戰線,林蔚根據黨的需要,奮起撰文,進行反擊,揭露他們的陰謀。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病逝。林蔚為國民革命前途擔憂,向國民黨提出五條建議,以“敬告國民黨”:要繼續革命,打倒軍閥,打倒國際帝國主義;要聯絡友邦蘇俄,聯絡被壓迫民族;要努力宣傳,發動組織群衆力量;要注意工農群衆,他們是最大多數、最受痛苦的群眾,隻有工農階級,才是徹底的、真正的革命階級;要嚴肅紀律,清除那些不守中山遺訓,不為國民革命奮鬥,隻圖升官發财的國民黨員。他最後還指出:這是國民革命告成的不二方法;不然,國民黨便是中山的叛賊,中山的罪人,這是負有曆史使命而欲繼中山之志,以完成其未竟之功者應特别注意的。五卅運動的消息傳到法國時,共産黨旅歐總支部立即行動,聲援上海勞工和學生的鬥争。當時,趙世炎、周恩來、李富春、徐特立、蔡暢諸人均已回國。隻有林蔚、肖樸生等參加,由于青年黨書記何魯之向法國警察告密,遂使林蔚、宋錫均、雷定昆等二十人在6月24日被捕下獄。後來, 法國政府懾于世界輿論,不得不在10月17日将林蔚等宣布無罪釋放。林蔚出獄後,更加堅定了反帝的決心,增強同敵人鬥争的勇氣。自此以後, 法國政府對旅法中國共産黨人更加緊了迫害,中共旅歐總支部不得不完全轉入“地下”。不久,黨組織決定派林蔚赴莫斯科軍事學院學習。

林蔚在莫斯科學習了半年,于1926年5月奉命回到上海後,黨中央配置設定他回長沙任中共湖南區委秘書長兼軍委書記。這時正值北伐軍勝利進入湖南,湖南廣大工農群衆,紛紛行動起來,廢除舊工會成立新工會,廢除舊農會成立新農會,長沙一片歡騰,革命形勢空前高漲。林蔚到任後,夜以繼日,不辭辛勞地為推動革命高潮的到來努力工作。湖南區委為了适應革命形勢的發展,提高黨員幹部的素質,開辦了湖南省工農革命幹部訓練班,林蔚常去講課。用淺近生動的事實解說深奧的道理,被群衆譽為唯物史觀專家。林蔚還從家鄉把他的五哥林谷生推薦到訓練班來,擔任事務專幹。以後林谷生即在長沙參加革命,擔負聯絡工作。1927年2月,湖南地主保産黨頭子劉嶽峙和國民黨省市黨部中的右派王風喈、李毓光等人,組織“左社”,反對和破壞農民運動。林蔚根據湖南區委的意見,撰寫了《何物左社》一文,直截了當地指出:所謂“左社”,是少數不良分子、無聊政客、失意官僚在國民黨内的秘密組織,是湖南的“西山會議派”,是湖南各縣“保産派”“鞏富黨”的大同盟。他在批判了 “左社”的反革命綱領後指出:今者貧困農民與土豪劣紳的沖突,就是民主勢力與封建勢力的鬥争。他還說:目前農民問題,是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革命不革命,或左右派之測驗,即以贊否農民運動為尺度,劉嶽峙公然反對農村中階級鬥争,要農民忍饑挨餓,注全力于農業生産,專為地主增加剩餘價值,并由國民黨管轄各級農協會,以供他們禦用,劉之所謂“地痞”“流氓”,自然是指最革命的貧農階級。劉嶽峙所謂“沖突” “糾紛”,當然是指農民最急進的革命行動。由此可見,劉嶽峙是何等反動。

湖南工農運動的蓬勃發展,引起了反動派的恐懼和仇恨。繼蔣介石背叛革命制造四一二大屠殺後,國民黨第三十五軍軍長何健,指使在長沙的許克祥、張國威、陶柳等反動軍官,制造了血腥的馬日事變。事變之前, 湖南省委(黨的五大後,區委改稱省委)早有覺察,省委書記夏曦在5月20日召開緊急會議制訂了應變計劃,并決定省委成員隐蔽下來,堅持鬥争,有的要轉移,以儲存革命實力;決定建立臨時省委,在緊急事變發生時,如夏曦不在,以郭亮為臨委書記;郭亮不在,以林蔚代理臨委書記。這次緊急會議還決定工農武裝由王則鳴統一上司,必要時,隊伍拉到株洲、醴陵一帶。21日,夏曦、郭亮、薛世綸均已離開;當晚,林蔚和曾三宿在戰子橋省委機關。十一時許,許克祥的反動軍隊開始行動,向離省委不遠的省農協會進行襲擊,屠殺共産黨人和革命群衆,白色恐怖頓時籠罩長沙全城。林蔚臨危不懼,堅強鎮定,他安排曾三、謝覺哉分别回益陽、甯鄉;自己堅守崗位,繼續與何資琛、夏明翰等留在長沙市内。他以臨委代理書記身份,指揮工作,積極地與柳直荀聯系,決定由柳等帶領部分糾察隊員,分赴湘潭、株洲,組織工農義勇軍,并在湘潭姜畲設立工農軍總指揮部, 迅速集結農軍,作出反攻長沙的部署。後來,由于武漢方面通知省臨委, 已派譚平山等人來湘處理馬日事變問題,才中途撤軍。八七會議後,毛澤東回湘擔任省委書記,林蔚仍任省委秘書長兼組織部長。為了能更好地接待來省委彙報工作的同志,他特意從家鄉動員他的三哥林擇生(林青)帶着剛滿14歲的侄子林泉,到長沙市北門外睛佳巷, 開了一家新安旅館。過往的“客人”都是林蔚介紹去的,他們都是各地向省委彙報工作的同志。這時省委正秘密地進行艱苦的鬥争,林蔚把黨的宣傳資料寄放在劉昂家裡,自己化名熊撥生,以充當婦女部部長熊季光的哥哥作為掩護。10月間,黨中央派羅亦農、王一飛來長沙改組湖南省委,王一飛任書記,林蔚、何資琛、滕代遠為委員,鄭傑為省委候補委員兼婦女部部長。不久,林蔚與在長期革命鬥争中同甘苦,共患難,因而建立了深厚感情的鄭傑結了婚。新省委為了反擊敵人,積極組織“灰日(12月10日)暴動”,後因洩密,未能實作。這以後,滕代遠在長沙郊區不能露面,轉到湘東參加武裝鬥争;王一飛被捕;鄭傑的身份也已暴露必須隐蔽,林蔚的工作更加繁重。 他很關心王一飛,曾多次派人去監獄打聽消息。王一飛唯恐連累别人,暴露組織,總是交代來人不要去看他。林蔚要送床棉被給他禦寒,王一飛堅決不要,甯願受凍。延到農曆除夕,在滿城的爆竹聲中,王一飛慘遭殺害于長沙教育會坪。

當時,情況十分危急,湖南省委與黨中央又失去聯系,經費來源無着,林蔚堅持鬥争到處借錢以供黨内急需。有一次,他在乾和豐冶鍋廠隻借到五元錢,也如數分給同志們維持生活。後來林蔚與何資琛商議,派遣鄭傑、何資琛去上海,向黨中央請示彙報,并要求派一名省委書記來湖南,以加強上司。林蔚自己按照長江局書記羅亦農關于“要各地積極鞏固工農運 動,建立蘇維埃地方政權”的訓示精神,到醴陵開展工作。他與早在那裡工作的省委委員滕代遠、省委軍事部長陳恭等人研究,改組醴陵縣委,由林蔚任書記,滕代遠、陳恭、易足三為委員,分别去南二區、南三區、南四區和西一區、北二區等處,成立蘇維埃政府,從土豪劣紳手中奪回田地,配置設定給無地、少地的貧苦農民。就在歡慶土改勝利的時候,敵軍羅定一個 團和地主武裝挨戶團三千多人,瘋狂地向西南幾個區進行大規模的“清鄉”。林蔚于1928年3月12日在開完縣委擴大會議後,和陳恭去西林,在楊家嘴途中與敵人相遇。他們在老百姓的掩護下,幾次突圍,終因敵軍人多勢衆,窮追不舍,林蔚的腳中彈受傷,行動不得。他見敵人還在追捕無辜農民,立刻支撐着身子,向敵人喊話:“我就是共産黨員,你們不要追捕老百姓了!”敵人聞聲向他撲來。同時,陳恭也被敵人逮捕。反動頭子葉文科認出陳恭,就寫了個紙條給他,示意要他叛變自首。陳恭一見,把它撕得粉碎,丢到敵人面前,說:“要殺就殺,要共産黨員投降是萬萬做不到的”。敵人采取誘降手段無效,就用酷刑,亦徒然無用。第二天,林蔚和陳恭在醴陵狀元洲英勇就義。在臨刑前,他們面不改色,泰然自若,并高呼: “打不垮的工農政府!” “殺不盡的共産黨員!”“中國共産黨萬歲!”

1950年,毛澤東在親筆給林蔚的哥哥林谷生的信上寫道:林蔚同志死事極可痛惜。将來自應與全國各地死難同志一同有所紀念。

百年前那些先驅們(林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