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管好裁判,是打造好聯賽的根基大事

管好裁判,是打造好聯賽的根基大事

記者程善報道雖然新賽季的聯賽開賽日期還沒最終确定,但賽事的組織籌備工作仍在有序地推進中,當中就包括裁判工作。

任何一個賽季,裁判的選派和管理都是聯賽營運重中之重的工作,能夠被選派到中超執法的裁判員,又是精英中的精英。盡管這些精英裁判也經常被罵是“黑哨”,但事實上,他們是經過多年教育訓練、層層選拔之後才能夠站到裁判行業的頂層。

對于聯賽管理層而言,既要不斷加強對裁判的業務學習,樹立裁判權威,同時又不能縱容裁判犯錯,這是提供好比賽、打造好聯賽的根基大事。

管好裁判,是打造好聯賽的根基大事

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頂級職業聯賽的裁判員。一名好的裁判,至少要具備以下三條基本素質——好的身體素質、對規則的熟練掌握、好的心理素質。這三項的重要性是一樣的,缺一不可,但在具體執法中,這三項有一個邏輯上的遞進關系,那就是,如果沒有充沛的體能保證執法時全場積極的奔跑,會使得判罰距離過遠,看不清楚事發經過而引起錯漏判,繼而又影響自己的心态尤其是自信,抗壓能力降低又會進一步加大出現錯漏判的可能。是以,評判一個裁判的判罰是不是準确,第一點就要看他跑動的積極性以及做出判罰時距離事發地點的距離與角度,這一切都需要有一個基本的體能做保證。

管好裁判,是打造好聯賽的根基大事

有一家研究機構在2020年對中國男女足的22名國際級裁判以及國際級助理裁判進行過調查問卷,其中有12名裁判提及,有過因為體能問題出現錯漏判的情況發生。

記者查找到了2019賽季的國際級裁判執法跑動資料資料,與中超聯賽各隊平均跑動距離進行對比後發現,裁判在每場比賽的跑動距離要高于整個中超各隊的平均跑動距離,因為比賽中裁判必須經常性地折返跑動以及沖刺來抵達犯規事發地點。

管好裁判,是打造好聯賽的根基大事

從這個表格中所呈現出的資料是,國際級主裁判場均跑動距離,一般活球狀态下的跑動要占據80%以上。在裁判管理機構的統計資料冊上,裁判的判罰距離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評估名額。

這說明足球裁判這項工作很難被一般人勝任,也可以說,從各個集體項目的裁決難度來說,足球裁判從體能消耗層面來說是最大的,是以足球界出現的各種争議判罰往往也是最多的。

管好裁判,是打造好聯賽的根基大事

記者曾經采訪過一名國家級裁判員,他是目前裁判隊伍中唯一一個有職業球員經曆後轉型為裁判的。這名裁判在采訪中說過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大部分職業球員對于裁判規則連一半都掌握不到,好球員能夠接近50%,大多數球員在30%-50%之間,很多職業球員以為的錯漏判,或者球迷以為的誤判,往往是大家對于裁判規則的了解出現偏差、自身所處的主觀角度不統一所導緻的。“外界看判罰可能就看某一個點,比如說就看針對于自己球隊的一些判罰是不是有利,但業内評判會看綜合,以及裁判整場比賽對于尺度掌握的統一性、比賽的流暢性等多個依據。”

很多人都看過國際足聯和中國足協有關判罰标準的具體規則,但這些還是無法保證每個人能夠做到流暢執法,更别談做個好裁判了。甚至在現實中,有一些裁判的判罰會被誤解。就拿上賽季最後兩輪的超甲附加賽來說,執法大連人和成都蓉城第一場的李海新曾經引發巨大争議。一名退役的國際級助理裁判曾經這樣評價李海新:“他不功利,是以壓力都在自己身上了,但中國足球需要這樣的裁判。”

什麼叫做吹得功利?比較功利的吹法可以了解為首先保證自己不出事,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做一個“碎哨”,隻要雙方有身體接觸馬上吹停,不用考慮太多所謂的進攻有利原則,整個比賽程序可能會非常難看,這對于雙方球隊而言也可能是損失,但對于像李海新這種風格的裁判來說,就會把執法風險降低很多,因為“碎哨”會很大程度地減少連續犯規動作的發生,也就降低了吹罰的難度,而降低吹罰難度,就等于降低了錯漏判出現的機率。

管好裁判,是打造好聯賽的根基大事

就以那場超甲附加賽舉例。李海新在比賽開局時保持了成都蓉城的進攻有利原則,沒有給犯規的大連人隊後衛黃牌,下半場,陶強龍與蓉城隊後衛在禁區外就拉扯,如果李海新當即吹蓉城犯規,雙方的拉扯就不會進入到禁區,也不會有疑似點球漏判的争議出現。如果那樣吹罰的話,就等于李海新沒有對等使用進攻有利原則下的犯規先不吹掉的原則,當時陶強龍在禁區外被拉扯時尚處于進攻有利,一旦他進入禁區形成打門的話,進球機率會比在禁區外被吹停、開出任意球要有利得多。

單獨看李海新在下半場的這個判罰就讓外界産生了誤解,如果李海新是“碎哨”,吹得功利一點,在犯規始發地就吹停,判罰一個禁區外定位球,就不會存在疑似點球的争議了,但是,考慮到上半場李海新給過蓉城隊進攻有利,下半場如果不給大連人這個進攻有利,他的判罰尺度就不統一了——這種追求尺度統一的原則,并不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的,包括比賽一方的大連人隊,這就發生了後續的一些沖動行為。

但尺度統一不是掌握規則的唯一标準,規則的運用還需要經驗和智慧保證其合理性。一名退役的國家級裁判這樣告訴記者:“經驗很重要,經驗能夠給合理運用規則提供必要保障。我曾經這樣告訴自己的學生,在你吹罰甲乙兩隊比賽時,如果發生沖突,你要首先注意王五,無論他是不是犯規當事人,都要注意控制好他的言行。當時學生問我,張三和李四不是兩隊脾氣比較火爆的嗎?王五沒什麼場上暴力的劣迹啊。我說王五其實是真正危險的,因為他的表達經常能夠刺激到雙方球員,随便讓他靠近就可能把小事變大事,我就吃過虧。是以,一旦他靠近,你先警告或者直接給他一張黃牌讓他遠離事發地點,隻有這樣你才能正常處理糾紛,否則一旦他加入,場面會很難控制。”

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些裁判在處理危機時失控,導緻場面火爆,這裡面有沒有“王五”起的作用并不好說——發現、控制“王五”,就很考驗裁判的經驗和智慧。

管好裁判,是打造好聯賽的根基大事

沒有足夠的抗壓能力,是很難從事競技體育項目的,也做不好足球裁判。想要做一個好的中超裁判,就必須練就強大的心理素質,才能保證在身體疲憊、外界幹擾大的情況下,依然做出準确、公正的判罰。

降低誤判率,是減小執法壓力的重要一環,這就要求裁判除熟練掌握判罰規則以外,還要做好充分的賽前預案。

在一場比賽中,有一名主裁判,兩名助裁,一名第四官員,中超還有VAR主裁和VAR助裁,還有比賽監督。很多時候,比賽監督會起到對裁判“備戰”的提醒作用。“我經常提醒年輕裁判們,如果說一場比賽,你們想要吹好,就要對場上形勢有事先充足的預案準備,尤其是一些比較敏感或者關鍵的場次,對場上可能發生的情況準備得越充分,最後處理起就越從容。如果場上的每一種情況對一名裁判來說都是突發狀況,都要臨時去想怎麼運用規則的話,那麼這場比賽就很可能吹得支離破碎或者出大事。”有一名比賽監督對記者說。

管好裁判,是打造好聯賽的根基大事

這是否就是傳說中的“帶着任務和名額吹比賽”呢?“肯定不是,我說的這種預案準備,是一旦某方先進球,或者被反超、扳平、少一人等多種可能發生的話,對于雙方心态和打法的影響,進而對裁判正常判罰時應對心态和方式的轉變。比如說一些德比大戰,一些涉及升降級或者争冠比賽,這其中犯規和沖突可能發生的形式和引爆點就各有不同。引導這些比賽的吹罰尺度和方式也要随着這些賽事的特點而事先有考慮。”比賽監督告訴記者。

比如說:德比大戰時可能火藥味十足,雙方動作都很大,那麼就要對一些沖撞和身體接觸吹罰得相對嚴一些,進而防止情緒失控将犯規不斷更新,引發比賽管理的更大風險;對于争冠比賽,要在保護球員安全的情況下盡量引導流暢度,讓球員享受比賽,觀衆享受過程;升降級比賽則要考慮一些形勢逆轉、對抗更新、連續犯規頻率增加後,給判罰帶來的難度。

無論是體能保障,還是對規則的掌握,以及賽前預案準備,其實都需要充分的時間,但是在過去的這個賽季裡,賽事緊密,留給裁判們準備的時間是比較有限的,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裁判們已經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整個聯賽的順利推進。

管好裁判,是打造好聯賽的根基大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