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創闆首份年報出爐,下周還有5家;業内:高成長仍是科創闆最鮮明的标簽之一

作者:證券時報e公司

科創闆首份年報出爐。

2月16日晚間,方邦股份(688020)披露年報,2021年公司實作營業收入2.86億元,同比下降0.76%;歸母淨利潤3783.31萬元,同比下降68.27%。這與之前公司在1月披露的業績預告情況(預計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66.45%-71.48%)基本相符。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梳理,下周預計還有5家科創闆公司披露年報,其中晶豐明源、金博股份、華峰測控前期均已披露業績預增公告,淨利潤增長均在100%以上。

事實上,此前已有多家科創闆公司通過業績快報或業績預告的形式,提前揭開了經營概況。經記者統計,截至2月16日晚間,有24家科創闆公司釋出了2021年業績快報,其中淨利潤為正且同比正增長的公司有20家,占業績快報總家的83.33%;業績下滑企業3家,虧損企業1家。并且,有190家科創闆公司已釋出2021年業績預告,其中淨利潤為正且同比預增的公司有124家,同比扭虧為盈的有9家,兩者合計133家,占已公布預告公司總數的70%;剩餘業績預告公司中,業績為正但同比預減公司有16家,續虧企業有23家,首虧企業12家。

下周有5家科創闆

公司披露年報

回看方邦股份本次年報,公司主營業務為高端電子材料的研發、生産及銷售。對于業績下滑原因,主要系:銅箔業務産能利用和良率等各方面尚處于爬坡階段,報告期内銅箔業務毛利處于虧損狀态,導緻公司整體毛利率下降;因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公司2021年産生股份支付費用較2020年增加約1005萬元;研發費用同比增加、折舊費用增加等。

即便面臨業績下滑,但公司未放慢擴張的步伐。去年11月,方邦股份披露定增預案,拟向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蘇陟發行股票,募資不超3億元,用于電阻薄膜生産基地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推進電阻薄膜的研發和測試認證工作,力争實作銷售收入。”亦被列入公司2022年經營計劃中。

展望行業趨勢,方邦股份在年報中判斷,全球PCB産值、技術路線 整體呈上升趨勢,增大了對公司電磁屏蔽膜、撓性覆銅闆、超薄銅箔以及電阻薄膜等産品的市場需求。總體來看,電子專用材料市場增長前景可觀,大陸高端電子專用材料自給率仍較低,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下周預計還有5家科創闆公司披露年報,其中晶豐明源、金博股份、華峰測控前期均已披露業績預增公告,淨利潤增長均在100%以上。據披露,晶豐明源受益于公司産品LED照明驅動晶片所處行業下遊需求旺盛,預計歸母淨利潤增長高達858%至887%,在已做出業績預告的公司中,業績增幅位列第三。

經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統計,截至2月16日晚間,2021年業績同比預增幅度(取最大變動幅度值)靠前的公司主要來自生物醫藥、半導體、新能源電池等幾個熱門賽道,排名前十的分别為熱景生物(1996.97%)、東芯股份(1307.87%)、晶豐明源(887%)、晶晨股份(631.49%)、九号公司(553.3%)、長遠锂科(537.58%)、諾禾緻源(523.99%)、大全能源(455.86%)、東微半導(453%)、容百科技(331.79%),其中,東微半導于2月10日登陸科創闆。

位居預增榜首的熱景生物主要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研發、生産和銷售,該公司預計2021年實作歸母淨利潤20億元至23.5億元,同比增長1684.65%至1996.97%。熱景生物認為,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原因有:2020年受新冠疫情以及國内新冠抗體檢測試劑獲證較晚影響,公司經營業績相對較小,導緻對比基數較小。其次,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較早獲得德國聯邦藥品和醫療器械研究所(BfArM)用于居家自由檢測的認證,導緻上半年公司的外貿訂單爆發式增長等。

緊随其後的東芯股份、晶豐明源及晶晨股份均來自半導體設計領域。其中,去年12月登陸科創闆的東芯股份是中國大陸少數可以同時提供NAND、NOR、DRAM等存儲晶片完整解決方案的公司;公司預計2021年度實作歸母淨利潤為2.45億元至2.75億元,同比增加1154.28%至1307.87%。

業内:高成長仍是科創闆

最鮮明的标簽之一

位于預增榜第6、10位的長遠锂科、容百科技則屬于新能源電池領域;長遠锂科主要從事高效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産和銷售。公司預計2021年歸屬母淨利潤為6.8億元-7億元,同比增長519.37%到537.58%;業績增長原因主要為新能源汽車需求旺盛,銷量大幅增長,動力電池裝機量激增,下遊客戶對公司産品需求量快速增長;受益于下遊需求高速增長,公司産品供不應求,産線滿負荷運作,産能使用率顯著提升,規模化生産下實作降本增效,産品機關制造成本下降,毛利提升等。

在七成公司頻頻報喜之際,也有多家公司雖處熱門賽道,但經營情況不佳。例如,億華通不僅預告業績續虧,且業績降幅較大。具體來看,億華通主要從事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研發及産業化;該公司預計2021年實作歸母淨利潤為-1.4億元到-1.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同比減少521.57%到743.56%;原因為受到客戶申龍客車母公司東旭光電債務危機影響,2021年公司進一步将申龍客車應收款項的壞賬計提比例提升至90%;同時,公司進一步将中植汽車壞賬計提比例提升至90%;公司部分型号規格的存貨已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或适配公司新産品,公司對此計提了部分存貨跌價損失。

此外,也有博睿資料、震有科技等或出現上市以來首虧。在預告“首虧”的科創闆公司中,恒譽環保是較為特殊的一家。該公司不僅預計2021年實作歸屬母淨利潤為-860萬元到-1030萬元;并且,根據《上交所科創闆股票上市規則》,2021年度财務資料觸及“營業收入+淨利潤”的财務類退市組合名額,公司同步釋出了《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

不過,在資本市場人士看來,目前科創闆業績報喜公司七成,出現“帶星”僅為個案,從全球資本市場走過的曆程看,企業上市後出現發展分化是普遍現象,作為新興市場的科創闆也并不例外。

同時,上述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分析稱,業績高速成長仍是科創闆公司最為鮮明的标簽之一,隻是與高增長相伴的經營風險投資者也不容忽視。一方面,從企業生命周期看,科創闆多數公司成立時間不長、總體規模偏小,多處于快速成長階段,業績增長符合企業發展規律。另一方面,企業的發展又與外部環境密不可分,複雜多變的宏觀環境疊加新冠疫情、貿易摩擦等不确定性因素,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相較于成熟期企業面對的生存壓力和發展難題則更為突出。縱觀國際企業發展史,科技巨頭無不是在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中淬煉而成,科創闆中一些輕舟小船也需要經曆大風大浪的考驗與曆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