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異軍突起的567瓷 文、圖:《中華古玩》雜志記者劉 超

異軍突起的567瓷 文、圖:《中華古玩》雜志記者劉 超

日前,記者聞悉,2022年春暖花開時,千年瓷都景德鎮将舉辦一個大型的瓷器展覽,屆時,将會展出一批精美的“567瓷”。

然而,說到“567瓷”,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什麼叫“567瓷”?所謂“567瓷器”簡單地說,就是景德鎮各大瓷廠在20世紀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生産的各類瓷器。那時在瓷都景德鎮,有建國、紅星、宇宙、為民、藝術、人民、紅旗、光明、東風、景興、新華、紅光、雕塑、曙光等14家國營大型瓷廠,加上設在景德鎮的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當時,這些企業生産的瓷器,均被劃分到“567瓷”裡面。時過境遷,當年這些精心制作的瓷器如今被稱為“國瓷”而名聞遐迩,在收藏和拍賣市場上倍受青睐。記者以為:567瓷之是以會異軍突起,是因為該系列瓷器具有無可比拟的五大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它是從國家層面提出後燒制的瓷器。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宣告成立,不久,時任政務院副總理兼中央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的郭沫若提出了組織建國瓷生産的建議,旨在搶救、挖掘和恢複全國各地的名窯名瓷,弘揚祖國的民族文化。他的意見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采納和支援。

異軍突起的567瓷 文、圖:《中華古玩》雜志記者劉 超

第二個特點是:為了燒制好建國瓷,集中了景德鎮十四大國營瓷廠的技術力量和人力資源,全力以赴燒制出新中國成立後高品質的“建國瓷”。這其中的第一個國營瓷廠,就是著名的“建國瓷廠”,它的前身是清代禦窯廠和江西瓷業總公司,是以說“567瓷”有着無可比拟的先天優勢,在專業人才、技術水準、科研創新上,都達到了全國瓷器生産的最高水準。

第三個特點是:能工巧匠們的匠心制作,景德鎮瓷器具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四大特色。同時兼具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的特點,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财富。20世紀50年代國營瓷廠成立時,集合了很多民國時期的老工匠,用彩和畫法也都是民國風格。國營廠不僅不缺人才,資金也很充裕,還成立了設計組、質檢組、流水線,有這樣的條件做基礎,燒出來的瓷器自然不差。建國瓷的制作,是新中國的創舉,也是陶瓷事業新生命的開始。

異軍突起的567瓷 文、圖:《中華古玩》雜志記者劉 超

第四個特點:有着鮮明的時代特色。“567瓷器”特色分明。無論是建國初期,還是文革時期,生産的陶瓷都非常有特點,有着鮮明的時代性。如文革瓷上出現的紅衛兵、紅旗、主席語錄、鬥私批修等題材都讓我們能追溯到那段曆史。尤其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景德鎮各大瓷廠又做了一批品質上乘的外銷瓷,其工藝之精湛,畫工之精美,造型之精心(設計),達到了景德鎮曆朝曆代制瓷的高度。是以,可以這樣說,“567瓷和80年代外銷瓷”是大陸陶瓷史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至于我們都在研究和收藏這些具有鮮明時代烙印的瓷器。

第五個特點是:這批瓷器的數量很大,“567瓷”器年代近,上年歲的人都使用過,見了都很親切。而且,“567瓷”衆多的遺存也能夠滿足大家的收藏需求,未來前景光明。并且,在“567瓷”中有不少精品。因為,“567瓷”器不是粗瓷的代名詞,有的“567”瓷無論制作工藝還是畫工,不亞于明清時期的官窯瓷。是以,“567瓷”擁有特定的曆史背景和文化意識形态,集傳承、創新、突破為一體,其價值不可小觑。

“567瓷”的命名與其出現時代有關,在瓷器文明史上,将中國陶瓷制造推向了又一個曆史繁榮的颠峰,是中國瓷器史的一個裡程碑。

2014年3月22日,在上海虹橋古玩城舉辦的《第三屆新中國陶瓷(567)研讨會》上,有關藏家曾拿出部分藏品進行展示,受到與會者的歡迎和贊美。

清三代官窯幾百年後價值開始瘋漲,而當代國瓷“567瓷”隻過了幾十年,身價至少瘋漲了幾萬倍。2015年中古陶春季拍賣會上開設了“窯開新官”專場,瓷器專場中55件“567”廠瓷全部成功拍出。當時,瓷器專場現場競争激烈,衆多來源清晰、著錄明确、流傳有序的“567”廠瓷精品,引起了現場買家的競相叫價。

異軍突起的567瓷 文、圖:《中華古玩》雜志記者劉 超

60年代的“共憶峥嵘歲月 喜看農村新貌粉彩瓷闆”

此外,中貿聖佳2019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一塊60年代的“共憶峥嵘歲月 喜看農村新貌粉彩瓷闆”也以356萬元成交,顯示了567瓷異軍突起的強勁的收藏價值。

2022年2月16日于滬上紫霞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