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作者:行攝者心之蘭

早晨6:00起床,收拾洗漱完下樓吃早餐,早餐後離出發還有一點時間,我走出旅館來到鄉間漫步。

昨晚在公路邊看到了瑰麗的晚霞,今早出來就想着是不是可以看到日出,果不其然,在旅館的另一邊,紅彤彤的朝霞映紅了半邊天。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可這美麗的朝霞景象隻給了很短的時間,還沒等到太陽出來,陰雲就湧上了東方,周圍的田園立刻暗了下來。昨天到時隻顧得搶時間看晚霞了,今早起來才看到,這旅館周邊除了草地還是草地,原來這裡就是個牧場。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這裡就是純正的英國鄉村。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目光所及之處,除了這家旅館,别無他家。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從旅館的招牌上看到,這家紅翅膀汽車旅館,住宿費是39.95英鎊,這樣的價位應該算是很便宜的了。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今天行程的安排還比較緊張,早餐後我們直接驅車去往牛津。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劍橋到牛津的路程是156公裡,我們昨晚住的地方正好處于中間,是以路途也就一個多小時時間。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昨晚住的地方比較偏僻,但這條去牛津的路途上還是有不少村鎮的,這也讓我了解了昨天拍晚霞時公路上來往車輛多的原因。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牛津與劍橋一樣,并非隻是一所學校,而是一座城。牛津市從公元7世紀已有人在那裡居住,到公元912年,它已成為英格蘭的一個要地。“津”意為渡口,泰晤士河和柴威爾河在此會合,當時河水不深,用牛拉車即可涉水而過,牛津由此得名。現在兩地河流依然,原來的橋和牛車涉水過河的痕迹早已消失,但牛津橋卻越來越多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來訪者和遊客。牛津城是英國皇族和學者的搖籃,現在牛津已經成為了熙熙攘攘的世界城市。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牛津距離倫敦大概兩個小時的車程,向來是倫敦西行路線上的重點,早在1096年,就已有人在牛津講學。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是許多人前來造訪牛津的最主要原因,這個大學城在過去八百多年中,為全世界造育出許多傑出人士。牛津大學是英語國家中最古老的大學。在12世紀之前,英國是沒有大學的,人們都是去法國和其它歐陸國家求學。1167年,當時的英格蘭國王同法蘭西國王發生争吵,英王一氣之下,把寄讀于巴黎大學的英國學者召回,禁止他們再去巴黎大學。另一說法是,法王一氣之下,把英國學者從巴黎大學趕回英國。不管如何,這些學者從巴黎回國,聚集于牛津,從事經院哲學的教學與研究。于是人們開始把牛津作為一個“總學”,這實際上就是牛津大學的前身。學者們之是以會聚集在牛津,是由于當時亨利二世把他的一個宮殿建在牛津,學者們為取得國王的保護,就來到了這裡。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12世紀末,牛津被稱為“師生大學”。1201年,它有了第一位校長。1213年,該校從羅馬教皇的使節那裡得到第一張特許狀。西元13世紀中期之後各個學院陸續成立,開始了牛津大學的璀璨歲月。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牛津市,是英國最具學術氣質的城市,與劍橋一樣,這裡沒有圍牆和校門,30多個曆史悠久的學院散布于城市各個角落。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構成牛津大學的學院有許多是在13至16世紀之間創立,基督教會學院是1525年渥西樞機主教建立,作為教育訓練主教的教會學院。湯姆方園裡的大廈上半部是列恩在1682年建造,為本市最大型大廈。1648年湯姆大鐘挂上時,學院共有101名學生,是以在晚上9:05分(牛津的時間比格林威治慢5分鐘)大鐘敲101下,提醒學生注意宵禁(1963年起不再實施)。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盡管現在的牛津還是那個古老的大學城,但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的商業企業,特别是高科技企業使牛津這座古老的城市煥發了青春的活力。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在牛津城漫步,分不清哪裡是校園,哪裡是街區,就像走在一座古老的城堡王國中,你會感到曆史在這裡停止了腳步,一排排接踵而來的中世紀建築,向你講述着牛津城古老的曆史。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走在牛津,就像穿行在英格蘭曆史的長廊中。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這座殉道者紀念碑就伫立在牛津的停車場附近,紀念碑呈現哥特式建築風格,上面有三個人物,是血腥瑪麗時代宗教改革運動的殉道者。據說瑪麗的父親為了能與她的母親離婚而在英格蘭大力推行基督教新教,因為天主教信徒是不能離婚的。他死後王位由他的女兒瑪麗繼承,為了報複自己的父親,瑪麗大肆迫害新教的教職人員,史上稱她為“血腥瑪麗”。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
浮光掠影看英愛(40)——英國牛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