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康三滴血,揭秘“酒”字那三點水的奧秘

作者:杜康說

相傳在遠古時期,“酒”字并沒有那三點水的,寫作“酉”。這“酒”字的來龍去脈,一直要追溯到遠古時代杜康造酒開始說起…杜康是何許人呢?

杜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說文解字》記載杜康始作秫(高粱)酒。據民間傳說和曆史資料記載,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國君,夏後氏相的兒子(另說黃帝時期人、東周人、漢代人)。因杜康善釀酒,後世将杜康尊為酒神,制酒業則奉杜康為祖師爺。孔穎達疏引漢應劭《世本》:“杜康造酒,”後世因以“杜康”借指酒。

杜康三滴血,揭秘“酒”字那三點水的奧秘

據說杜康造酒時,釀出來的酒雖然味道甘醇,香味卻達不到杜康想要的效果,杜康苦思冥想嘗試了無數次,均以失敗告終,這難免令他有些心灰意冷。就在他準備放棄不再釀酒的時候,有位白胡子老頭突然闖入杜康的夢中指點:若想造出那又香又醇的人間美酒,你必須在三天内集齊三個人的三滴鮮血,并在最後一天的酉時加入酒裡做酒的引子,如此才能釀出那又香又醇的人間美酒...說罷,老人便向遠處飄去,消失了...

醒來的杜康對夢境裡的白胡子老頭對他說過的話記憶猶新,處在兵荒馬亂時代的杜康,村裡人因戰亂早已遷到遠方,隻有杜康為了釀酒而留了下來,要在三天内集齊三個人的血做釀酒的引子,那是異常的困難...

杜康三滴血,揭秘“酒”字那三點水的奧秘

時間容不得他猶豫了,他立刻拿出自已平時吃飯的碗,來到村口的一棵大樹下等待,希望有人經過,可是從上午到下午...眼看着天漸漸黑了,第一天杜康在焦急的等待中度過了。第二天杜康照樣來到村口的大樹下等待,就在快要到中午的時候,終于等到了一個剛考中秀才的書生經過,他趕忙跑了過去,真誠地跟書生說明了自已的困難,書生很爽快的答應并留給了杜康第一滴血。

第三天杜康早早地來到村口,看到昨天自己站的大樹下躺了一個瘋子,很是邋遢,杜康就在離大樹遠些的地方等着,一直等到下午,終于等到一位凱旋歸來的将軍經過,喜出望外的杜康連忙跑上前去,向将軍講述了事情的經過,将軍很豪爽的答應了杜康的請求,這時候的杜康好不容易集到了第二滴血....

但還差最後一滴,眼看着太陽快要下山,酉時快到了,如果再不能集齊第三滴血,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費。這時候的杜康看到樹下的瘋子翻了個身,他靈機一動,立馬跑到瘋子身邊,但任憑杜康怎麼說好話,瘋子就是不給最後的那一滴血,不僅如此,那瘋子還撿起地上的樹枝做利刃刺向杜康,杜康靈活地躲過瘋子的襲擊,瘋子卻一頭撞到大樹上,額頭上的鮮血順着樹幹流了下來。杜康機智的把瘋子引到别的地方後,立即傳回到大樹那裡,取到了第三滴血。杜康激動地跑回家,把集齊的這三滴血倒入缸裡。

杜康三滴血,揭秘“酒”字那三點水的奧秘

不一會兒奇迹出現了,酒缸裡飄出一股淡淡的輕霧,頓時香氣四溢,十裡飄香。這正是杜康理想中的味道啊,後來杜康為了紀念這種令人迷戀的飲料,把原來的"酉"加上三點水,也就是我們今天的"酒"字。

自此以後,飲酒的人有了三種境界;

一開始像書生::舉杯高雅,斯斯文文。

然後就像将軍::酒過三旬,熱情豪放。

到最後像瘋子::來者不拒,不知自處。

看完了這則故事,結合你平時飲酒的狀态,對号入座,看看你自己經常到達哪種境界呢?​​​

杜康三滴血,揭秘“酒”字那三點水的奧秘